人為什麼會打嗝

  打嗝,指氣從胃中上逆,喉間頻頻作聲,聲音急而短促。是一個生理上常見的現象,由橫膈膜痙攣收縮引起的。健康人也可發生一過性呃逆,多與飲食有關,特別是飲食過快、過飽,攝入很熱或冷的食物飲料、飲酒等,外界溫度變化和過度吸菸亦可引起。呃逆頻繁或持續24小時以上,稱為難治性呃逆,多發生於某些疾病。

  打嗝是怎麼發生的?

  要弄明白這個問題,首先要認識一下膈肌。膈肌在我們的胸腔和腹腔之間,是一層又像蓋子又像活塞的厚厚的肌肉,它將胸腔和腹腔分隔開。膈肌是主要的呼吸肌,膈肌收縮時,膈頂部下降,胸廓上下徑增大,使肺容積擴大,肺內氣壓下降,外界氣體經呼吸道進入肺,完成吸氣;呼氣時則相反。

  打嗝時,膈肌收縮,空氣快速吸入肺內的同時會厭關閉氣道

  和身體其他器官一樣,膈肌也有神經分佈和血液供應。膈神經由傳入及傳出神經纖維組成,當引起打嗝的誘因刺激傳入大腦以後,大腦就會發出指令,使膈肌出現陣發性和痙攣性收縮,空氣被迅速吸進肺內的同時,會厭關閉,聲門驟然收窄,氣流通過時就會發出“嗝”的聲響。實驗證明,刺激迷走神經或其他腦神經的傳入纖維都可引起膈神經的短暫興奮。

  所以說,打嗝是個正常的生理現象,平時進食或飲水過快、突然吃進刺激性食物、吸入冷空氣、大笑、姿勢改變使肋間肌***也是呼吸肌,位於每兩條肋骨之間***所承受的壓力驟然改變時,都可能會引起打嗝。

  ?

  我們只弄懂了打嗝的原理,一直以來卻沒搞清楚打嗝這個現象存在的原因。

  近年來有一個比較合理的推測——法國的科學家發現,打嗝很可能是來自兩棲類祖先的遺留。他們發現人類的打嗝和某些依然保有鰓的兩棲動物很像,水泵入鰓時,這些動物也要通過擠壓口腔、關閉聲門來阻止水進入肺中。

  加拿大的一個呼吸研究團隊也認為,就如同呼吸、咳嗽以及走路等行為都有神經迴路在運作,我們體內可能也有個製造打嗝的神經迴路,很可能是過去演化階段所遺留下來。比如,蝌蚪發育到一半時,同時具有呼吸空氣的肺,和從水中吸取氧氣的鰓,研究發現在這階段,蝌蚪口部的壓力泵活動幾乎與打嗝是一樣的。

  另外,有超聲檢查發現,兩個月大的,還沒有呼吸運動的胎兒也會在子宮裡打嗝。有理論認為,胎兒的這種呼吸肌收縮是為出生後的呼吸做準備,也有人認為這是為了防止吸入羊水。不過反對意見說,如果要阻止液體進入肺裡,胎兒更應該咳嗽。

  從演化理論來看,研究者們認為,打嗝之所以被保留下來,應該有其作用存在:一個作用可能是引導嬰兒的吸吮,以確保乳汁不會跑進肺裡。另一個可能是控制排氣,好讓氣體從過度飽脹的胃裡排乾淨。

  但這些統統還只是推測,還沒有實驗能夠明確證明。不過我們也可以依此推測,容易打嗝的人並不是“發育不完全”——和長有四顆智齒的人一樣,他們只是保留了更多祖先的特質。小編我又打嗝又長四顆智齒,我是保留先祖特性了呢還是沒保留呢?這問題太深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