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鼻龜的飼養方法

  豬鼻龜給人的印象是可愛、憨態可掬,第一眼看到時就想買回家養了。那麼養豬鼻龜難不難?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一、生活習性

  除了產卵以外,常年生活於水中,屬於高度水棲的爬行動物、雜食動物,但幼龜偏肉食性,食量較大,生性好鬥。成年雄龜的尾部比較長,洩殖孔的位置也比較靠後;成年雌龜尾部則較短小。

  二、飼養管理

  由於豬鼻龜是高度水棲的,因此幼龜可以直接養在漁缸裡,但成龜的體長可達50釐米左右,這是每位飼養者在選擇飼養豬鼻龜前應該要預計到的。

  豬鼻龜沒有晒背的習性,也很少上岸,所以若非出於繁殖的需要,漁缸裡可以不鋪設陸地。儘管在原產地,豬鼻龜生活於底部鋪著沙礫和淤泥的水域中,但人工飼養中不鋪底材亦無大礙。使用岩石流木等構建一些供龜藏身的地方,將會有助於龜的情緒穩定。而如果飼養了兩隻以上的龜時,由於該龜的好鬥性,就必須提供藏身處所了。但選材一定要注意外形圓滑,不可帶有稜角,以免劃傷龜的面板,進而造成體表的感染。佈置時也不要造成死角,以免食物殘渣和排洩物堆積,妨礙漁缸的清洗。由於豬鼻龜生性懶惰,很少主動捕食,故而也可混養一些體型中等的魚,以增加觀賞性,但龜的飼養密度一定要儘可能地控制在最低限度。

  對於豬鼻龜這樣一種常年生活在水中的龜類來說,水質的好壞是至關重要的,所以必須配備水過濾裝置,並可安裝紫外燈,抑制水中的細菌和黴菌的生長,以減少面板感染的發生。稍稍偏酸的水質也可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長。至於水溫,則必須保持在26℃~30℃之間。

  有研究表明,豬鼻龜喉嚨部位的乳頭狀突起能夠從進***內的水中吸收氧氣,功能類似鰓。故而筆者推薦在水族箱裡增加氣泵,提高水的含氧量,這會有利於龜在水下進行氣體交換。

  三、食性

  豬鼻龜是十足的雜食動物,而略微偏向於植物食品,因此平時可投喂蔬菜,以及無花果、蘋果和香蕉等水果,間或新增少量的魚蝦等動物性食餌。也可投喂人工合成的魚飼料或龜飼料,並要適當新增鈣質和維生素。健康豬鼻龜的食量很大,幾乎可以從早吃到晚。每次餵食結束後,應用網兜將食物殘渣打撈乾淨,以保持水質的清潔。餵食香蕉等容易使水質變壞的食物時尤應如此。  幼龜則偏向於肉食性,因此可多喂些魚蝦、牛肉、蚯蚓、紅蟲等動物性餌料,以滿足其生長所需。由於豬鼻龜的肢體呈鰭狀,不利於撕扯食物,故投喂前要切成適當的小塊,以便龜的吞食。幼龜一般不喜植食,但有些飼養者認為它們比較喜歡粟米、香蕉、梨等甜度較高的蔬果,另外也可試喂苦草、金魚藻、菊花輪藻等各種水生植物,以利平衡營養。

  四、繁殖

  在原產地,每年7月到10月之間的旱季是豬鼻龜的繁殖季節,成年的雌龜於夜間爬上岸邊的沙丘,然後挖出深約20釐米的洞,每窩產7枚~19枚卵,卵為圓形,形似乒乓球。胚胎髮育成熟後,會在卵內進入休眠狀態,直到雨季洪水來臨或大雨之後,稚龜才會破土而出。人工繁殖豬鼻龜成功的報道極為少見,已經成功孵化豬鼻龜的那些飼養者發現它們呈現出溫度依賴性的性別決定現象,也就是說,性別決定於卵在孵化時的溫度。溫度保持在 27.7℃~30℃時,卵裡孵出的是雄龜***另有作者稱,32℃時雌雄各半,低半度即全為雄性,高半度即全為雌性,條件似乎過於苛刻,不太可信***。其孵化期由60天到70天不等,人工飼養的龜苗生長十分緩慢。

  豬鼻龜的飼養知識

  飲食:雜食,以素食為主。在巴布亞紐幾內亞,豬鼻龜主要吃紅樹類植物的未成熟果實種子。他們也會吃別的果實、花和葉子。甚至他們也吃在水中生活的昆蟲幼體、甲殼類動物、軟體動物、魚。

  飼養溫度:終日生活在水裡,水溫在25-31℃時生活正常,溫度不能低於15℃。對水的ph不是很敏感,ph6.0-7.5,kh硬度中性即可。

  棲息環境:河口、池塘、湖泊、沼澤。這些生活環境中,往往水底都是佈滿細沙、碎石和沉積著大概6英尺厚的淤泥。

  地理分佈:新幾內亞南部,伊裡安查亞南部,澳洲北部。

  珍惜程度:豬鼻龜是《華盛頓瀕危動物保護國際公約》被列在附錄二的限制貿易動物,野生的數量十分有限,但在人工繁殖下則數量龐大。

  飼養環境:飼養容易不能有化學物質滲出。不需要陸地,不需要加熱射燈。但是建議要設定爬蟲專用的UV-B燈管,以便在沒有日照的情況下,龜體骨骼能夠健康生長。

  水質非常重要,好的過濾器材是必須的。生化過濾系統對控制水中亞硝酸根和銨離子的濃度很有好處,溶氧充分的環境中也不會有硫化氫等有害氣體產生。飼養用的水,要經過養水。

  養水:就是我們所說的“困水”水為什麼要“困”呢?因為自來水中有氯。氯是用來消毒的對人基本無害,但是水中的氯酸和次氯酸對龜體容易造成刺激而感染細菌,所以要經過置放一段時間,最好能暴晒太陽,使其中的氯充分揮發掉。養水的時候為確保安全應放入水質***劑綜合水中殘留的重金屬離子和氯並用氣泵打氣。時間為2-3天。紫外線燈管可以殺死水體內的細菌,可以考慮安裝,但必須注意使用的方法,以免連龜體一併殺死。充足的陽光能夠促使水中植物的生長,間接提高水質,不過往往豬鼻龜也喜歡咬水草。豬鼻龜很喜歡挖缸底的碎沙石,表面圓滑的沙礫很適合做底材。不過,太厚的底材可能導致難以清洗並容易導致龜只誤食,所以有些飼養者喜歡沒有底材的飼養缸。

  他們特別容易感染白點病,得病後小龜在短短一個星期內就會死亡。就算在一個表面上很清潔的水體中,也很容易感染。

  有專家發現一個水質好壞判斷方法:當水質不佳時,豬鼻龜的腹甲會開始顯出紅色,在換水後1小時內, 紅色又會漫漫地腿去。也就是說, 白色的腹甲是豬鼻龜健康的標誌之一。

  豬鼻龜需要很大的飼養空間,因為他們完全是水棲的。有研究表明,豬鼻龜喉嚨部位的乳頭狀突起能夠從進***內的水中吸收氧氣,功能類似鰓。所以儘量提高水的含氧量,這會有利於龜在水下進行氣體交換。

  繁殖習性:在原產地,每年7月到10月之間的旱季是豬鼻龜的繁殖季節,成年的雌龜於夜間爬上岸邊的沙丘,然後挖出深約20cm的洞,每窩產7-19枚卵。胚胎髮育成熟後,會在卵內進入休眠狀態,直到雨季洪水來臨或大雨之後,稚龜即會破土而出。人工繁殖豬鼻龜成功的報道極為少見,已經成功孵化豬鼻龜的那些飼養者發現它們呈現出溫度依賴性的性別決定現象,也就是說,性別決定於卵在孵化時的溫度。溫度保持在27.7-30°C時,卵裡孵出的是雄龜***另有作者稱,32°C時雌雄各半,低半度即全為雄性,高半度即全為雌性,條件似乎過於苛刻,不太可信***。其孵化期由60到70天不等。人工飼養的龜苗生長十分緩慢。

  多樣化的食物利於龜體的成長。多晒太陽,補充維生素D3。一般飼養很難提供水生植物作為食物,可以用陸生蔬菜類作為代替,這是他們的主要食物。

  剛拿回家飼養的豬鼻龜多數不會吃在水體上層的食物。當經過一段時間的訓食後,會慢慢習慣的。葡萄、小魚,蝦仁,豬肉,牛肉,麵包蟲,豬肝,西紅柿,黃瓜塊不妨可以作為調劑性的食物,以免龜出現厭食現象。幼體的食物蛋白質不能過高,容易造成畸形生長。

  豬鼻龜最好單獨飼養,他們對同類有強烈的地盤意識,只有少數個體可以群養。豬鼻對其他龜種也有侵犯意識,所以不更進行混養。如果從豬鼻小苗的時候就開始混養,還是有可能的。不過,我們建議豬鼻龜還是單獨飼養比較理想,以免損失慘重。

  其他情況:成體的豬鼻龜比幼體更加活躍。幼體很多時候都是呆在水底。豬鼻龜白天時間多數在休息, 而晚上才是最活躍的時段,所以我們建議在天黑後,燈光光線調暗,此時餵食物最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