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豬飼養管理技術是什麼

  為充分發揮生豬遺傳潛力,確保豬肉市場有效供給,促進養殖場戶增收,肉豬飼養管理技術得學習勢在必行。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肉豬飼養管理技術,一起來看看。

  肉豬飼養管理技術

  1、目前我國農村多在仔豬35日齡左右、體重5—7kg時進行去勢,此時體重小,手術較易施行。近年來提倡仔豬生後早期***7日齡左右***去勢,以利手術恢復。

  2、防疫主要預防肉豬的五號病,豬瘟、豬丹毒、豬肺疫等傳染病。目前普遍採用20-55-70日齡免疫程式,具體做法:仔豬出生後20日齡,接種豬瘟疫苗;55日齡重複接種豬瘟疫苗、豬丹毒、豬肺疫和仔豬副傷寒菌苗;70日齡重複接種仔豬副傷寒疫苗。

  3、驅蟲生豬的寄生蟲主要有蛔蟲、薑片蟲、疥蟎和蝨子等內外寄生蟲。通常在60日齡時進行第一次驅蟲,120日齡左右第二次驅蟲。常見的驅蟲藥有左旋咪唑,阿維菌素及中藥複方製劑等。

  4、養好斷奶仔豬剛斷奶後的第一個月,幼豬生理上正處於骨骼、肌肉生長髮育旺盛時期,但胃和大腸的消化機能還不完善。

  此時因斷奶仔豬生活環境發生突然改變,所以應從營養和管理方面採取一些措施,以防止掉乳膘,或形成僵豬。一是飼糧營養水平應採用肉豬早期階段的標準,但要注意飼料變換的過渡。二是進行合理的分群。三是進行採食、排洩、臥睡“三角定位”調教,使其建立條件反射,有助於保持豬圈清潔、乾燥,有利於豬生長。四是每日上下午各一次檢查豬群健康狀況,主要觀察豬的採食、行為動態和糞尿是否正常,發現問題及時採取措施。

  5、適宜的豬群規模和飼養密度在每頭豬佔地面積相同的情況下,肥育期以10-16頭為宜,最多不超過20頭。飼養密度大小因肉豬的體重和豬舍地面結構而不同,通常隨豬體重增大,每欄飼養豬頭數相應減少。

  6、合理調製飼料飼餵肉豬的配***混***合飼料,一般宜生喂,如大麥、玉米、米糠等,生喂營養價值高。豬的配***混***合料調製成的物理狀態,影響豬的肥育效果。顆粒料餵豬,效果很好。喂乾粉料,日增重比喂稀料好。飼餵溼拌料,日增重一般均優於乾粉料。濃粥狀飼料的肥育效果優於稀料。***濃粥狀料料水比 1:7、稀料 料水比1:8***在肉豬的飼養實踐中,飼餵哪一種物理形態的飼料,要根據飼料種類、裝置及飼餵方法而定。若搭配青飼料飼餵,應洗淨後生喂,以青料與配***混***和料分開飼餵效果好。

  8、適宜的飼餵次數我國飼養肉豬普遍日喂3次,現有不少的豬場和農戶已實行日喂2次,這是比較適宜的。每日喂2次的時間安排在清晨和傍晚。

  9、飼餵方式和喂量肉豬的飼餵方式,一般分為自由採食和限量飼餵2種。如果既追求日增重高,又要求胴體瘦肉多,可採用前期自由採食與後期限制***能量***飼餵相結合的飼餵方法。並供給充足而清潔的飲水。

  “一條龍”肥育方法

  10、採用“一條龍”肥育方法 “一條龍”肥育方法又叫一貫肥育法或直線肥育法。此法通常將肉豬整個肥育期按體重分為三個階段,前期20- 35kg,中期35-60kg,後期60-90kg或以上。根據不同階段生長髮育對營養物質需要的特點,採用不同營養水平和飼餵技術。此育肥方法,豬的日增重快,肥育期短,出欄率高和經濟效益好。

  肉豬飼養的環境

  1.溫度和溼度

  肉豬的適宜環境溫度為16~23℃,前期為20~23℃,後期為16~20℃。在此範圍內,豬的增重最快,飼料轉化率最。有試驗表明肉豬在21℃時增重最快,飼料利用率較高。

  環境溫度過低,豬體需要消耗更多能量用於產熱,以維持其體溫,使日增重降低,採食量增多,從而使飼料利用率下降。實踐證明,當溫度降到10℃和5℃時,豬的採食量分別增加10%和20%,而日增重則下降;當肉豬處於下限臨界溫度以下時,每下降1℃,日增重減少11~20克,日耗料增加25~35克。在寒冷環境下,豬的呼吸道、消化道的抗病力降低,常發生氣管炎、支氣管炎、胃腸炎等。因此,在寒冷季節要做好豬的防寒保暖工作,如關好門窗以防止寒風侵襲、保持圈舍乾燥、圈內鋪以乾燥墊草等。

  環境溫度過高,豬為了散發體熱而呼吸頻率加快,新陳代謝受到影響,食慾減退,採食量明顯下降,導致生產力降低。若環境溫度升高至25℃和30℃,則採食量分別減少10%和35%。據報道,在28~35℃的高溫環境下,15~30千克、30~60千克和66~90千克的肉豬的日增重比預期日增重分別降低6.8%、20%和28%;當豬處於上限臨界溫度以上時,每升高1℃,日增重減少約30克,日耗料減少60~70克。因此,夏季要防止豬舍曝晒,保持通風,勤沖洗圈舍和給豬淋浴,多喂涼水和青綠多汁飼料,盡力做好防暑降溫工作。

  在溫度適宜的情況下,豬對溼度的適應力很強,當相對溫度從45%升到70%或95%時,對豬的採食量和增重速度影響不大。但是,在低溫高溼度情況下,可使肉豬日增重減少36%,每千克增重耗料增加10%;在高溫高溼度時,豬的增重更慢,還可能大大提高豬的死亡率。因此,豬舍內相對溼度以50%~70%為宜。

  2.圈養密度和圈舍衛生

  圈養密度越大,豬呼吸排出的水汽量越多,糞尿量越大,舍內溼度也越高;舍內有害氣體、微生物數量增多,空氣衛生狀況惡化;豬的爭鬥次數明顯增多,休息時間減少,從而影響豬的健康、增重和飼料利用率。降低圈養密度雖可提高豬的增重速度和飼料利用率,但圈養密度太小也是不經濟的。另外,當圈養密度相同而每圈養豬頭數不同時,肥育效果也不同,每圈頭數越多,豬的增重越慢,飼料利用率越低。實踐證明,15~60千克的肉豬每頭所需面積為0.6~1.0平方米,60千克以上的肥育豬每頭需0.9~1.2平方米,每圈頭數以10~20頭為宜。在我國的北方,由於平均氣溫低,氣候較乾燥,可適當增加飼養密度;在南方的夏季,由於氣溫較高,溼度大則應適當降低飼養密度。

  圈舍衛生狀況對豬的生長、健康有一定影響。肉豬舍要清潔乾燥、空氣新鮮。應每天清除被汙染的墊草和糞便,在豬躺臥的地方鋪上乾燥的墊草。要定期對豬舍進行消毒。

  3.舍內有害氣體、塵埃與微生物

  由於豬的呼吸、排洩以及排洩物的腐敗分解,不僅使豬舍空氣中的氧氣減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而且產生了氨、硫化氫、甲烷等有害氣體和臭味。高濃度的氨和硫化氫可引起豬的中毒,發生結膜炎、支氣管炎、肺炎等,通常情況下,雖然達不到中毒程度,但對豬的健康和生產力有不良影響。舍內二氧化碳含量過高、氧氣含量相對不足時,會使豬精神萎靡,食慾下降,增重緩慢。為此,豬舍中氨濃度的最高限度為26ppm,硫化氫含量以6.6ppm為限,二氧化碳應以0.15%為限,應改善豬舍通風換氣條件,及時處理糞尿,保持適宜的圈養密度。塵埃可使豬的皮膚髮癢以至發炎、破裂,對鼻腔粘膜有刺激作用;病原微生物附著在灰塵上易於存活,對豬的健康有直接影響。因此,必須注意豬場綠化,保持豬舍通風良好,做好清洗、消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