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蛋鴨的飼養管理有哪些

  在冬季時,養殖人員就會嚴陣以待,保護蛋鴨。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冬季蛋鴨的飼養管理,一起來看看。

  冬季蛋鴨的飼養管理

  ***一***低溫時節蛋鴨生產效能下降的原因

  1.鴨是適合氣候溫和地區生活的家禽。鴨的祖先是綠頭野鴨或斑嘴野鴨,是具有遷徙行為的候鳥。每當秋季來臨,大量的野鴨要向南方遷徙,而在次年仲春開始又返回北方。家鴨是由野鴨馴化成的,在一定程度上還保留有其野生祖先的特性。我國的地方良種鴨主要集中在江蘇、浙江、福建、安徽、湖北、湖南、四川、貴州、江西等中南部地區。這些省區的自然氣候條件溫和、飼料資源豐富,為鴨的生存、繁衍提供了優越的條件。在北方地區,冬季和早春的氣溫偏低甚至是寒冷,不是適宜於鴨生產的良好環境,不可避免地影響到鴨群的生產效能。

  2.冬季不能滿足鴨喜歡洗浴的生活習性。喜歡在水中洗浴是水禽的天性,鴨在飼養管理過程中如果能夠讓其每天有合適的時間在水中洗浴,這是鴨群健康和高產的重要保障。但是,在冬季和早春時節,外界氣溫低,水溫經常在5℃以下,甚至出現結冰,這種情況下是不適宜讓鴨群下水活動的。因為水溫過低的時候,鴨進入水中會受到冷刺激而影響其健康,同時還會消耗較多的體能,直接影響鴨群的產蛋效能。低溫時節存在這樣的一種矛盾:水溫低,讓鴨群下水影響其健康,不讓其下水則無法滿足其喜水的天性,這都不利於鴨群的高產。

  3.冬季鴨舍內環境條件差。絕大多數的蛋鴨養殖者知道,低溫是不利於蛋鴨生產的,因此在冬季和早春時節為了能夠給鴨群提供一個溫暖的環境條件,許多情況下都是將鴨舍的門窗關閉,減少寒風侵入鴨舍,同時將鴨群自身產生的熱量聚集在鴨舍內。鴨舍內的墊草採用逐周加新方式,即每週在舊墊草的上面鋪一層新墊草,讓鴨群夜間休息的時候能夠臥在比較柔軟的墊草上面,同時墊草在發酵過程中產生的熱量也有助於提供舍溫。這樣做的結果常常是舍溫能夠有所提高,但是鴨舍內有害氣體的含量嚴重超標。鴨群生活在潮溼、空氣汙濁的環境中,其健康和生產效能必將受到嚴重影響。

  ***二***低溫時節鴨群的飼養管理

  針對低溫時節造成蛋鴨群生產效能下降的原因,在飼養管理方面需要採取相應的調節措施,減少低溫所造成的不良影響。

  1.採取防寒保暖措施以保持鴨舍溫度。如溫度在3℃以下時,鴨的產蛋量會大幅度下降。冬季欲使蛋鴨保持較高的產蛋率,棚舍內的溫度以不低於7℃為宜。防止寒風侵襲,冬季可將棚舍四周及屋頂縫隙和孔洞處封嚴,並將鴨舍西、北面的窗戶用草苫進行遮擋,防止冷風直接吹進鴨舍。必要時應該在鴨舍內採取加熱措施以提高舍溫。

  在北方一些地區,有的鴨場忽視了防寒保暖措施,導致舍內溫度過低,出現水盆***或水槽***結冰、拌溼的飼料在盆內結塊、鴨蛋殼凍裂等現象,結果鴨群產蛋率急劇下降而且難以恢復。

  2.調整飼料以提高能量水平。冬季蛋鴨要適當增加玉米等能量飼料的比例,必要時增加油脂的新增量,使飼料代謝能的濃度達12.09~12.49兆焦/千克的水平,還要供給青飼料或補充維生素A、維生素D和維生素E。“喜腥”是鴨的重要食性,缺乏動物性飼料會影響鴨群的產蛋率,而冬季和早春由於氣溫低、水溫低,鴨不能經常到水中覓食,同時水生動物或沉入水底或鑽進泥中,鴨很難覓食到野生的動物性飼料。為了保證

  鴨群的高產,在冬春低溫時節有必要定期額外補飼一些動物性飼料,如使用一些屠宰廠下腳料,煮熟後連肉帶湯拌飼料讓鴨群採食等。

  合理喂飼也是增加冬季蛋鴨產蛋量的重要措施。冬季可以使用乾粉料,如果採用溼拌料時應該用溫水拌料以促進鴨的採食。但是,要注意每次用溫水拌料的量要合適,不能一次拌的太多使鴨在較長時間內吃不完。如果使用井水或自來水拌料則要考慮嚴寒天氣的早晚低溫問題,溼料溫度過低會影響鴨的採食。夜間補飼也十分重要,據試驗,補夜飼的鴨群比不補夜飼的鴨群可多產蛋10%左右。夜間補飼應供足飲水,而且所補飼料的粗蛋白含量不可過高。適當喂飼一些青綠飼料有助於保持鴨的健康和高產,可以在每天中午為鴨群提供一些切碎的青菜、白菜葉、胡蘿蔔纓等。

  3.抓好飲水管理。鴨在採食過程中經常是吃幾口飼料後馬上去飲水,飲幾口水後再回來吃料。這種行為表現主要是因為鴨在採食的時候總是大口吞嚥,而鴨的唾液腺不發達,需要在吞嚥後飲水以幫助食物進入食道中後段。如果飲水不足會嚴重影響鴨的採食量,進而影響鴨群的產蛋效能。

  低溫季節如果水溫過低會降低鴨的飲水量,進而導致採食量的下降。因此,在嚴寒的天氣裡,儘量讓鴨群飲用溫水,以幫助提高採食量。寒冷的時候讓鴨群飲用溫水還有助於減少鴨體熱損失和消化道疾病的發生。降雪後要及時清掃運動場的積雪,防止鴨吃雪和飲雪水。

  4.適當增加飼養密度。冬季適當增加鴨群的飼養密度有利於鴨舍內的保溫。一般的蛋鴨品種在冬季可以將飼養密度保持在6~8只/平方米。

  5.加強墊草管理。在鴨舍內鋪厚墊料,能夠讓鴨在晚上伏臥在柔軟的墊草上休息,有利於腹部的保溫。墊草的厚度以15釐米左右為宜,墊草要鋪均勻,不要有裸露的地面以防止鴨臥在裸露的地面受涼。

  在冬季和早春保持墊料的乾燥是一個很重要的工作,這個時期由於室外溫度低,鴨群外出活動少,採食、飲水、休息和活動主要集中在舍內進行,很容易導致墊草潮溼、泥濘,這對於鴨舍的保溫、空氣質量等都是有害的。因為,墊草潮溼會通過傳導方式吸收鴨體的熱量,使鴨在冬季更感寒冷。同時,墊草潮溼會造成鴨的胸腹部羽毛潮溼泥濘,不利於保溫。潮溼的墊草還會為微生物的繁殖提供條件,微生物通過發酵墊草中***包括混在墊草中的飼料、糞便等***的有機質,產生氨氣、硫化氫氣體等,導致鴨舍內空氣中有害氣體含量的超標。平時要注意及時更換潮溼的墊草,尤其是飲水裝置周圍的墊草,必要的時候應清理潮溼、泥濘的墊草,重鋪新的墊草。墊草的更換要在鴨群到室外活動的時候進行,因為在清理潮溼墊草的過程中會有大量有害氣體釋放到舍內空氣中。如果地面不幹燥,可以先撒一層生石灰粉再鋪新墊草,這些石灰粉能夠吸收地面的水汽,有助於保持墊草乾燥,同時也有消毒作用。

  6.鴨群的舍外活動。適當地進行室外活動對於改善冬季和早春蛋鴨的生產效能是十分必要的。儘管冬季和早春時節氣溫偏低,但並不是每天都是寒冷的。除雨雪、大風和嚴寒天氣不適宜讓鴨群到舍外活動之外,在溫暖、無風的時候應該讓鴨群到運動場活動。一般天氣時早上遲放鴨,傍晚早關鴨,減少舍外活動和下水次數,縮短下水時間,晴暖天時間長些***1h左右***,陰天短些。若室內外溫差太大時,放鴨前應先開啟窗戶,趕鴨只在室內慢慢作轉圈運動數分鐘,再趕鴨只出舍下水。

  7.作好鴨舍的通風換氣管理。防寒保暖是冬季鴨群管理的重點工作,但是在注重保溫的同時,不能忽視鴨舍的通風換氣。當鴨群長期生活在氨氣和硫化氫氣體含量超標的環境中,會刺激其上呼吸道粘膜出現水腫現象,降低對病毒的抵抗力,容易誘發呼吸系統感染;有的個體眼結膜發炎,出現流淚現象,嚴重時會導致失明。這些都會導致鴨群的產蛋量下降。低溫時節對鴨舍進行通風要靈活掌握。氣溫較高的天氣可以在鴨群到運動場活動或放水時,開啟鴨舍的門窗或換氣扇,使鴨舍徹底換氣。氣溫過低或雨雪大風天氣,鴨群不能到運動場活動或放水時,則在中午前後先捲起部分草簾,讓鴨群逐步適應,然後開啟每個窗戶的一半進行通風。冬季鴨群在舍內的時候進行通風,必須在進風口設定風斗或擋板,把冷空氣導向鴨舍的上部,防止冷風直接吹到鴨的身上。

  8.噪鴨。在鴨群不適宜到舍外活動的天氣中,飼養人員每天早上撿蛋結束後在鴨舍內驅趕鴨群緩慢的走動,以促進運動。由於鴨群被驅趕走動時不停地鳴叫而被稱為“噪鴨”。噪鴨不僅可以防寒,還可以防止鴨過於肥胖。

  噪鴨過程中,飼養員驅趕鴨群必須是耐心緩慢地進行,目的是督促鴨群活動,不能使鴨群受驚嚇,否則會造成產蛋量的下降。

  9.鴨群的洗浴管理。儘管冬春季節溫度低不適於鴨群下水活動,但是在水溫超過5℃而且無風的情況下應該讓鴨群到水中進行洗浴。在蛋鴨下水運動前,一定要先讓鴨子在運動場活動半小時後再下水,這樣一方面可以讓鴨群對外界低溫環境有一個適應過程,同時鴨在活動後也可防止鴨子下水後因水涼而抽筋。冬春季節鴨下水活動的時間不宜長,應控制在每次半小時左右。從水中出來後,讓鴨在運動場向陽的地方晾晒羽毛,等羽毛乾燥後再讓其進入鴨舍。

  10.保證足夠的光照時間。由於冬季日短夜長,對於產蛋高峰期安排在冬季的蛋鴨群,應注意用人工光照補充天然光照時間的不足,保證每天16小時的光照時間。一般可在棚舍內離地面2米處,每30平方米左右掛一個60瓦的燈泡,並加上燈罩。開燈補照時間一般在每天晚上的5-9時及次日凌晨的5-7時。

  此外,關燈後在鴨舍內的1個角落處留1~2個燈泡***下面放有料盆和水盆***,一方面有助於保持鴨群的安靜,另一方面也能夠讓有的個體在夜間採食。

  蛋鴨生理特點

  產蛋鴨膽大

  與青年鴨時期相比,開產以後,膽子逐漸大起來,敢接近陌生人。

  食量大,食慾好

  無論是圈養或放牧飼養,產蛋鴨***尤其高產鴨***最勤於覓食,早晨醒得早,出舍後四外覓食,放牧時到處覓食,喂料時最先響應,踴躍搶食,下午收牧或入舍時,雖已吃得很飽了,但還想吃,總是走在最後,戀戀不捨地離開牧區。

  性情溫順,喜歡離群

  開產以後的鴨子,性情變得溫順起來,進鴨舍後就獨個兒伏下,安靜地休息,不亂跑亂叫,放牧出去,喜歡單獨活動。

  飼料要求高

  由於連續產蛋,消耗的營養物質特別多,如每天產一個蛋,蛋重按65g計算,則需要粗蛋白質8.75g***按全蛋含粗蛋白質13.5%計算***、粗脂肪9.43g***按粗脂肪含量佔全蛋的14.5%計算***。此外,還需要大量無機鹽和各種維生素。飼料中營養物質不全面,或缺乏某幾種元素,則產蛋量下降,如蛋數減少,產蛋時間推遲,蛋殼粗糙或鴨體重下降,羽毛鬆亂,食慾不振,反應遲鈍,怕下水等。所以,產蛋鴨要求質量較高的飼料。

  環境安靜,生活有規律

  鴨子產蛋在正常情況下,都在深夜1~2時,此時夜深人靜,沒有任何吵擾,最適合鴨類繁殖後代的特殊要求。如在此時突然停止光照***停電或煤油燈被風吹滅***或有人走近,則要引起騷亂,出現驚群,影響產蛋。除產蛋時間以外的其它時間,操作規程和飼養環境也要儘量保持穩定,不許外人隨便進出鴨舍,避免各種鳥獸動物在舍內竄進竄出。在管理制度上,何時放鴨,何時喂料,何時休息,都按一定次序嚴格執行,如改變喂料餐數,大幅度調整飼料品種,都會影起鴨子生理機能紊亂,造成減產或停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