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可以種植人蔘嗎

  安徽地處淮河流域,四季分明,冬季溫度低,夏季雨水大,種植人蔘需要搭棚,不然夏季秋季雨水太多。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傢俱體分析一下安徽可不可以種植人蔘。

  安徽人蔘的生長環境

  安徽是可以種植人蔘的,因為安徽的氣候環境滿足了人蔘的生長條件。

  人蔘多生長在具有1月平均溫度-23-5℃,7月平均溫度20-26℃的氣候條件下,耐寒性強,可耐-40℃低溫,生長適宜溫度為15-25℃。一般生長在氣候條件為年積溫2000-3000℃,無霜期125-150天,積雪20-44釐米,年降水500-1000毫米的地方,人蔘喜冷涼溼潤氣候。喜斜射及漫射光,忌強光和高溫。土壤要求為排水良好、疏鬆、肥沃、腐殖質層深厚的棕色森林土或山地灰化棕色森林土,土的pH值5.5-6.2為宜。

  喜寒冷、溼潤氣候,遇強光直射,抗寒力強。種子可陰乾貯藏,種胚有形態後熟和生理後熟特性;前者要求20-10℃變溫,後者需要2-4℃低溫,需時各為3-4個月,沒有完成後熟的種子不能發芽。對土壤要求嚴格,宜在富含有機質,通透性良好的砂質壤土、腐殖質壤土栽培,忌連作。

  冬季安徽人蔘的田間管理

  ***1***上雪和撤雪:入冬以後,一般板棚、簾棚要撤下來或搞開,使冬季降雪落到畦上,起到防寒保溫作用。冬季畦面上雪少時,要人工上雪,特別是不撤棚的參畦,一定要將作業道上的雪撮到畦面上蓋勻,厚度在15釐米以上。

  秋末至封凍或春季化凍時,降到畦面的雪,融化成雪水後,容易滲入畦內,使人蔘感病、爛芽、爛根和破肚子,必須將此雪及時撤下來。不下簾的參棚,當積雪厚度達10釐米以上時,易壓壞參棚,也要及時撤下來。

  ***2***防止桃花水:每年3~4月間,積雪開始融化,常因排水溝挖得不好或堵塞,雪水流不出去,截水地方造成積水浸入畦內,水流地方易沖壞參畦,或從畦面漫過,受害地方人蔘易感病,爛芽、爛根,所以必須做好預防工作。當冰雪融化時,派專人檢查,把存水的地方疏通,引出桃花水。

  ***3***預防緩陽凍:初冬和早春的氣溫變化大,特別是向陽坡和風口地方,白無化凍晚間結凍,一凍一化極易引起參根遭受融凍型凍害,俗稱緩陽凍,對此萬不可掉以輕心,要百備而無一患,因此在上防寒土或防寒物時,一定要符合標準,結合清理排水溝時,往畦面多加些土或蓋一層簾子,防止發生援陽凍害。

  安徽人蔘的服用方法

  隔水蒸,可用多次:將人蔘切成片或小段,放入瓷碗中,加入清水後蓋上蓋子,將瓷碗放入預先加好冷水的鍋內。在鍋下用文火隔水蒸煮1小時左右***注意不要把水燒乾***。待溫後,飲碗中參汁。此法能將人蔘反覆蒸煮3—5次,可在蒸煮蔘湯時加入其他補品,如紅棗、桂圓、冰糖、枸杞、百合等。

  泡茶,簡便不浪費:將人蔘切成薄片,每次取3克左右***約5—10片***,放入保溫杯中,衝入沸水,加蓋半小時左右,代茶飲服。可用此法反覆沖泡,直至參茶無味,最後還可嚼服參渣。這種服法簡便不浪費藥材,適合長期服用。

  煎湯服,起效快:將整根人蔘或人蔘切片後洗淨放入容器中,加入清水,先浸泡30分鐘,再蓋上蓋子,用文火煎熬1小時左右,待參汁變溫後飲用。這樣的藥汁有效成分濃度高,補益作用強、起效快,適用於大病初癒者。但該法較浪費藥材,不宜選用質量好、價格昂貴的人蔘。

  泡藥酒,用參須:將整個人參或切成薄片裝入瓶內,用50—60度白酒浸泡,每日服用,具有祛風散寒、活血通絡等作用。但酒精過敏者或肝病患者不宜服用,用酒浸泡適用於參須等不太貴重的部分。

  切片含,方便:將人蔘切成薄片,每次取2—3片放***中含服,至參片味淡或無味後嚼服嚥下,生津提神、乾涼可口,適用於需要進補強身的健康人群。

  研粉吞,充分利用:將人蔘磨成細粉,每日吞服,或將人蔘研成粉後用開水沖服,用量視體質而定,一般每次服1—1.5克。此法多用於比較名貴的人蔘,如野山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