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種植毛蔥

  毛蔥原產日本,1931年由日本引進吉林,所以又名"鬼子蔥"。在黑龍江中北部廣大農民家庭的院裡都能種植這種作物。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種植毛蔥的方法。

  毛蔥的種植:整地與施肥

  種植毛蔥應選擇較平整的地塊,且為土質疏鬆、保水保肥力強、排灌水方便的中性土壤。整地要求土壤深鬆30cm左右,整平耙細,每公頃施入優質腐熟農家肥45t、氮磷鉀複合肥450~750kg作底肥,將肥施入15cm耕層內。

  毛蔥的種植:播種

  4月5~10日播種,採用畦作方式,畦寬12Ocm,其中畦面90cm,兩邊畦埂各15cm,株行距為8cm×15cm或10cm×15cm;採用壟作方式,壟距65cm,株行距為8cm×15cm,每公頃保苗63.0~67.5萬株。

  毛蔥的種植:田間管理

  水分

  毛蔥播種後,如果出苗前土壤墒情好,則不必灌水,以提高地溫,促進生根;如果幹旱嚴重,應根據墒情適時灌水,但灌水量不宜過大。出苗後進入發葉盛期,應適當增加灌水次數,一般隔7~8d灌水一次。

  幼苗長到一定的高度後,鱗莖部分開始膨大,此時應控制灌水量進行蹲苗,蹲苗期7~10d。蹲苗後,毛蔥進入鱗莖膨大期,此時灌水次數應隨之增加,一般隔5~6d灌水一次,灌水時間以早晨為宜。

  鱗莖成熟時,應減少灌水次數,收穫前7~8d,當田間植株開始出現自然倒伏時應停止灌水,以減少鱗莖水分含量,提高鱗莖的耐貯性。在一定時間內,依次進行追肥、灌水相結合的連續作業。

  肥料

  毛蔥根系分佈於土壤表層中,吸收肥水能力較弱,喜溼怕旱。毛蔥生育期間應分期適量追肥,使植株生長茂盛,為形成肥大的鱗莖,提供充足的養分做準備。毛蔥幼苗生長初期每公頃追施硫酸銨150kg、硫酸鉀75kg;進入發葉盛期時每公頃追施硫酸銨225kg,連續施2次;毛蔥鱗莖開始膨大時每公頃追施硫酸銨300kg、硫酸鉀75~150kg,連續施1~2次。

  毛蔥的種植:病蟲害防治

  毛蔥的主要病害有霜黴病、灰黴病、紫斑病,害蟲有蔥薊馬等。

  病蟲害防治應以預防為主,出苗後每隔7~10d噴藥一次,選擇晴朗、無風天進行。霜黴病、灰黴病可用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噴霧防治;紫斑病可用72%農用鏈黴素2000倍液葉面噴灑防治,連防2~3次;蔥薊馬可用30%速克斃乳油800~1000倍液噴霧防治。

  毛蔥的種植:採收

  當田間有2/3植株葉片變黃並開始倒伏,鱗莖外層鱗片變干時,就要進行採收。採收一般於7月上旬雨季到來之前進行,以免毛蔥淋雨,便於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