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種植管理技術方法介紹

  水稻的種植管理技術是很重要的,會影響到水稻的生長好壞的問題,你知道水稻在種植的時候有什麼關鍵的技術方法嗎?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希望對你有幫助。

  水稻種植管理技術

  一、節水灌溉技術

  水稻生育期灌水應採用節水技術,根據水稻各生育期的需水特性和要求進行灌溉排水,主要分為深水返青、淺水分櫱、深水孕穗抽穗、潛水成熟。返青期由於移栽時秧苗根部受損,吸收水分少,而葉片蒸發量大,秧苗移栽後必須深水返青。以防止生理失水,水深大約在2~3釐米為宜。如果灌水過深,養分分解慢,對分櫱不利;孕穗抽穗期是水稻一生中需水量最多的時期,特別是減數分裂期,對水分反應更加敏感。這時候缺水,會導致穎花退化,造成穗短粒少空殼多,所以,在孕穗抽穗期要維持田間2釐米的水層。

  二、預防低溫冷害措施

  水稻遇到階段性低溫,又遇綿綿細雨。花粉吸水容易破裂,空殼增加,9月上旬若出現早霜,使水稻不能正常灌漿、乳熟。風速過大時,造成水稻器官直接損害而增加了空秕粒,直接影響了水稻的結實率,造成減產。

  預防辦法:

  1.選擇優良抗逆性強的品種,培育壯秧,增施矽肥,增加葉片韌度,促進根系發育,防止葉片下垂,減輕遮敝,創造良好的受光環境。提高抗逆性。

  2.在水稻抽穗期,注意天氣變化。當氣溫低於17℃時,要加深水層15~17釐米,以水保溫,氣溫回升後恢復原水層,以利水稻正常成熟。

  3.在不影響產量的情況下,適當減少氮肥的施用量,增施鉀肥,從促花肥開始,每一個葉齡同期施一次,可以增強稻株吸收鉀肥的能力,減少副作用,穗大增粒重。提高水稻產量。

  三、適期收穫

  收穫時期的早晚,將直接影響稻米外觀品質,食味品質和產量。收穫過早,籽粒尚未充分成熟,秕粒、青粒多,出米率低,米質差;收穫過晚。籽粒養分倒流,產量降低,易受早霜危害,莖稈倒伏,稻殼厚,米質發暗無光澤等,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因此不能適時收穫對產量的影響是很大的。當穗軸上下幹黃,穗上部三分之二的枝梗變黃.穗下部的穀粒定型變硬時是最佳的收穫期。

  水稻抽穗揚花期怎麼管理

  水稻抽穗期遇連續低溫陰雨,應普遍用藥防治稻瘟病,對易感病品種,應在破口期***全田水稻破口10%-50%***和齊穗期***全田水稻80%穗子抽出***,兩次用藥防治。適用藥劑有稻瘟靈、三環唑、咪鮮胺等。其中稻瘟靈、三環唑等藥有極強的內吸傳導性,一般施藥後有2-3小時不下雨,防效就能得到保證。從天氣預報看,近期各地多為雷陣雨天氣,可以根據情況,趁雨隙噴藥。雨後稻葉上有水時,宜適當減少用水量,細噴霧或者用彌霧機噴藥。這樣,高濃度的藥液落到有水的稻葉上,能二次稀釋,均勻分佈到葉面,,避免大量藥液從葉面滴落,影響防效。

  防治稻曲病,一般應在水稻破口前1周左右施藥。據江蘇省農科院等單位多年前的試驗研究,用井岡黴素防治稻曲病,在水稻破口前1周左右用藥效果最好,到破口期再施藥,幾乎沒有防治效果。從近年試驗示範和大面積生產用藥情況看,適用於防治稻曲病的苯甲·丙環唑、戊唑醇等唑類殺菌劑,銅高尚鹼式硫酸銅、琥膠肥酸銅等銅製劑以及咪鮮胺等藥劑,在水稻抽穗期使用,對稻曲病也有一定的防效。水稻破口前1周沒有用藥防治稻曲病的田塊,可以考慮在抽穗期因地制宜地選用上述藥劑防治稻曲病。

  唑類殺菌劑在水稻抽穗期過量使用,特別是在遇低溫陰雨水稻生長受抑制的情況下過量施藥,可能影響水稻抽穗和灌漿結實,施藥時應嚴格掌握用量,不盲目增加用量。咪鮮胺以及銅高尚鹼式硫酸銅等藥,對稻曲病和稻瘟病均有較好的防效,正常使用對水稻的藥害風險小,水稻抽穗期可以優先使用這些藥劑,或者將其與其他藥劑混用或者交替使用。

  怎麼避開高溫影響水稻結實

  避開高溫對水稻結實的影響,要適期播種,避開炎熱高溫。將一季中稻的最佳抽穗揚花期安排在8月中旬,有效地避開7月下旬~8月上旬存在的常發性高溫伏旱天氣。合理篩選應用抗高溫力較強的品種,調整水稻後期追肥,提高施肥中磷鉀比例。當水稻處於抽穗揚花等高溫敏感時期,如35℃以上高溫天氣有可能形成熱害時,可以在田間灌深水,根外噴施3%的過磷酸鈣或0.2%磷酸二氫鉀溶液,增加稻株對高溫的抗性,減輕高溫傷害。如已遇高溫,則加強受災田塊的後期管理,首先堅持淺水溼潤灌溉。防止夾秋旱使災害進一步加劇,後期切忌斷水過早,以收穫前7~10天斷水為宜,其次加強病蟲害的防治。另外,還可蓄養再生稻。根據不同的受災程度,因地制宜蓄養再生稻是一種有效的補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