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最講究茶道的國家

  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靈魂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那麼是哪個國家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日本茶道,是一種具有悠久歷史的古典雅緻的文化修養,也是日本人接待賓客的一種特殊禮儀。日本人飲茶的風俗最早是由中國傳入的,後來廣泛流行於民間。如今日本的茶道人口約達1000萬,將近全國總人口的十分之一。

  茶道不同於一般的喝茶,品茗,而是具有一整套的嚴格程式和規則。茶道品茶很講究場所,一般均在茶室中進行。正規茶室多起有“XX庵”的雅號。茶室面積大小不等。以“四疊半”***約合九平方米***大的茶室居多,小於四疊半的稱“小間”,大於四疊半的稱“廣間”。茶室的構造與陳設,基本上都是中間設有陶製炭爐和茶釜,爐前擺放著茶碗和各種用具,周圍設主、賓席位以及供主人小憩用的床等。

  接待賓客時,待客人入座後,由主持儀式的茶師按規定動作點炭火、煮開水、沖茶或抹茶***用竹製茶匙按一定動作將茶碗中的茶攪成泡沫狀***,然後依次獻給賓客。

  客人按規定須恭敬地雙手接茶,先致謝,爾後三轉茶碗,輕品,慢飲,奉還。

  點茶、煮茶、沖茶、獻茶,是茶道儀式的主要部分,需要專門的技術和訓練。

  茶道品茶分“輪飲”和“單飲”兩種形式。輪飲是客人輪流品嚐一碗茶,單飲是賓客每人單獨一碗茶。飲茶完畢,按照習慣客人要對各種茶具進行鑑賞,讚美一番。最後,客人向主人跪拜告別,主人則熱情相送。

  茶道還講究遵循“四規”,“七則”。四規指“和、敬、清、寂”,乃茶道之精髓。“和、敬”是指主人與客人之間應具備的精神、態度和辭儀。“清、寂”則是要求茶室和飲茶庭園應保持清靜典雅的環境和氣氛。七則指的是:提前備好茶,提前放好炭,茶室應冬暖夏涼,室內插花保持自然美,遵守時間,備好雨具,時刻把客人放在心上等。

  日本茶道的介紹

  茶道,尤其是綠茶,是日本除了喝酒以外,最具特色的消遣。茶在8世紀的時候就從中國傳到了日本,而茶道卻是在12世紀末才被少數人所接受,在14世紀時,茶道才頻繁出現在只有上層人士出席的聚會上。

  日本茶道的前身是“鬥茶”,“鬥茶”最早是以遊藝的形式出現在文人雅士之間。“鬥茶”會的茶室一般為二層建築,當時稱作“茶亭”。客人先在樓下“客殿”等候,待到茶亭主人邀請,再到二樓“臺閣”鬥茶。“臺閣”四面有窗,可眺望戶外景色。室內的屏風上掛著名家的畫,屏風前的桌上鋪著織錦,上面放著香爐、花瓶和燭臺。西廂房內放置一對飾櫃,裡面堆滿奢華的獎品,勝者即可成為獎品的主人。

  “鬥茶”採用“四種十服”方法,參賽者每人飲十服四種抹茶,然後說出茶的“本非”和“水品”,按得分多少決定勝負。茶的“本非”意即本地茶葉和非本地茶葉,“水品”是指沖茶所用水的水質,亦即水的出處。

  15世紀以後,中式茶亭遭廢除,改用舉行歌道和連歌道的會所。“鬥茶”的趣味也逐漸日本化,人們不再注重豪華,而更講究風雅品味。於是出現了貴族趣味的茶儀和大眾化的品茶方法。珠光制定了第一部品茶法,因此被後世稱為“品茶的開山祖”,珠光使品茶從遊藝變成了茶道。

  珠光流茶道歷經幾代人,出現了一位茶道大師千利休,千利休創立了利休流草菴風茶法,一時風靡天下,將茶道發展推上頂峰,千利休被譽為“茶道天下第一人”,成了茶道界的絕對權威。千利休在民間的人望威脅到了當政者的權威,將軍豐臣秀吉籍口平亂,頒佈了士農工商身分法令,以莫須有的罪名勒令千利休切腹自殺。

  千利休死後,其後人承其衣缽,出現了以“表千家”、“裡千家”、“武者小路千家”為代表的數以千計的流派。

  到了16世紀末,日本文人學士中掀起了中國明代開創的煎茶法熱潮。

  煎茶法是以一種固定的方式去享受一杯茶的味道,先將滾水注入茶碗內,然後把茶葉放進去飲用,現代人統稱為煎茶。這種固定的方式卻是受中國佛教的深刻影響後發展而來的,它講究用一種簡單的方式,使心靈得到大自然的淨化。而這種茶道的主旨在於:平靜、優雅和簡樸。

  煎茶法已經在日本民眾的生活藝術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從美學角度看,與欣賞茶道的場所有關,花園與房間相呼應,房間的裝飾襯托著茶具,比如,一卷懸掛的卷軸或一盆插花。日本的建築、園藝、製陶、花道的風格都歸功於茶道,煎茶法的精髓是表現一種與大自然協調地美,簡樸而誠實,這也是日本傳統文化的基礎。而且,茶道的這種禮節深刻影響了日本人的日常禮貌。

  日本茶道講究典雅、禮儀,使用之工具也是精挑細選,品茶時更配以甜品。茶道己超脫了品茶的範圍,日本人視之為一種培養情操的方式。日本茶道源之於中國,可是如今要想一睹中國茶道之風采,恐怕還非去日本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