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的中醫治療方法有哪些

  高血壓病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體健康,影響生活質量的疾病。那?不如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中醫治療高血壓的方法吧!

  高血壓的中醫治療方法

  1、肝腎陰虛,水不涵木

  症狀:頭昏,耳鳴,視物模糊,腰腿痠軟,舌質紅或絳,苔少,脈細或細弦。

  本證可見於高血壓病I~Ⅱ期,眼底動脈硬化I~Ⅱ級。

  治法:滋養肝腎,平肝清火。

  方劑:杞菊地黃丸***《醫級》***加減。

  藥物:枸杞子、菊花、熟地、丹皮、制首烏、黑芝麻、葛根、女貞子、珍珠母等。

  2、肝鬱化火,火邪上炎

  症狀:頭痛頭脹,面紅目赤,口苦咽乾,急躁易怒,胸中煩熱,小便短赤,大便祕結,舌質紅,苔黃,脈弦數有力。

  本證可見於高血壓病I~Ⅱ期,亦可見於高血壓病危象和急進型高血壓。

  治法:清肝瀉火,養陰通利。

  方劑:龍膽瀉肝湯***《醫方集解》***加減。

  藥物:龍膽草、山梔、黃芩、菊花、生地、白芍、黑芝麻、澤瀉、車前子、生大黃等。

  3、陰虛肝旺,內風時動

  症狀:頭目時常眩暈,目脹耳鳴,心中煩熱,情緒激動,舌質紅,苔薄白,脈弦長有力。

  本證可見於高血壓病Ⅱ期,眼底動脈硬化Ⅱ級。

  治法:滋陰潛陽,鎮肝熄風。

  方劑:鎮肝熄風湯***《醫學衷中參西錄》***加減。

  藥物:懷牛膝、龜甲、元參、白芍、牡蠣、石決明、黃芩、鉤藤、柏子仁等。

  4、痰溼鬱阻,肝風內動

  症狀:眩暈頭重且痛,胸悶泛惡,心悸,痰多,舌質淡紅,苔白膩,或黃膩,脈弦或滑。

  本證可見於高血壓病Ⅱ期,眼底動脈硬化Ⅱ級,血脂偏高。

  治法:健脾除溼,化痰熄風。

  方劑:半夏白朮天麻湯***《醫學心悟》***加減。

  藥物:陳皮、半夏、白朮、天麻、茯苓、澤瀉、鉤藤、桑葚子、山楂、黃芩、竹茹、決明子等。

  5、衝任不調,上盛下虛

  症狀:頭部烘熱,升火出汗,腰痠失眠,煩躁不安,浮腫,月經不凋,舌質淡紅,苔薄膩,脈細弦或細數。

  本證多見於高血壓病合併婦女更年期綜合徵。

  治法:調理衝任,補腎瀉火。

  方劑:二仙湯***上海曙光醫院***加減。

  藥物:仙靈脾、當歸、知母、黃柏、白芍、枸杞子、益母草、車前子、葛根、牡蠣、石決明等。

  高血壓的日常護理

  1、飲食要清淡

  要多吃蔬菜和易消化食物,少吃富含脂肪的食物,特別是動物脂肪和內臟,以防止發胖和促進動脈粥樣硬化。對於老年人,在烹調方面不宜採用油炸方式,因這類食品會增加脂肪含量。

  2、心情要舒暢

  “笑一笑,老變少”。實踐證明,心情開朗、樂觀的人較長壽。應經常保持愉快的心情,並培養樂觀、開朗、幽默的性格,相反,如果你終日處於興奮、緊張或憂傷之中,對雞毛蒜皮小事耿耿於懷,會導致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血液粘度增加,使原已升高的血壓繼續上升,誘發高血壓危象、腦血管破裂等嚴重併發症。

  3、堅持鍛鍊

  增強體質,不僅可以增加能量消耗,調整身體的能量平衡,防止肥胖,而且可以促進心血管功能,增強心肌收縮力,降低血管緊張度,使冠狀動脈擴張,高血壓下降,也可使血甘油三酯及血液粘稠度下降。這些對預防冠心病及高血壓病都十分有利。

  4、經常測血壓

  每天最好早晚各量一次血壓,以便根據血壓適當調整藥物劑量,保持血壓相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