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辣椒怎麼種植

  洋辣椒春、夏、秋季均可栽培,但以春播為主。那麼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洋辣椒種植方法,希望對您有用。

  洋辣椒種植方法

  1.栽培設施 一般採用保溫效能較好的日光溫室進行,外蓋1層草苫,內部距棚膜30釐米用地膜掛"天幕",地面鋪地膜,後牆張掛反光幕,以增強室內光照。在冬季最冷的月份,溫室內一般夜溫應維持12~15℃,白天氣溫應達25~30℃,日平均溫度13~20℃。遇災害性天氣,需進行臨時加溫,以保證溫室最低氣溫不低於8℃,滿足黃秋葵生長髮育的需求。

  2.選用品種 以中早熟矮生型黃秋葵品種較適宜保護地栽培。

  3.播種、育苗 播種期以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為宜。播前種子用溫水浸種24小時,然後於25~28℃條件下保溼催芽。芽長0.5釐米時,播於營養缽中,每缽播2粒,覆土1釐米,播種後保持白天溫度25~30℃,夜間15~20℃,一般4~5天即可出苗。幼苗出土後降溫,白天22~25℃、夜溫13~15℃。第二片真葉時間苗,每缽留壯苗歪株。

  4.整地 冬季栽培黃秋葵要施足基肥,一般每公頃施腐熟的雞糞或人糞尿60000千克。深翻細耙,按50釐米行距開溝,溝內撒施複合肥750千克。然後做成15釐米高馬鞍形小高畦,在壟上覆蓋地膜。

  5.定植 當幼苗達到3~4片真葉。日曆苗齡30~40天時即可定植。定植前1周降溫煉苗。定植時選晴好天氣,按株距30~35釐米打孔定植。定植後封嚴定植穴,每公頃保苗60000株左右,定植後立即於膜下暗溝澆透水一次。

  6.田間管理

  ***1***溫度管理 定植後閉棚增溫促進緩苗,白天溫度保持28~32℃、夜溫18~20℃。緩苗後降溫,白天25~28℃,夜間15~18℃。溫度調節主要靠及時揭蓋草苫和放風調節。結果後保持白天溫度25~30℃,夜溫13~15℃,當夜間最低溫度低於8℃時,在溫室內設火爐架煙筒加溫。當5月下旬夜溫穩定在15℃時進行晝夜通風。陰雨雪天要在中午適時揭苫,爭取較多光照,外界溫度過低時要晚揭早蓋。

  ***2***肥水管理 黃秋葵定植後至第一朵花開放一般不追肥澆水,結莢後開始追肥澆水。但此時正值嚴冬,澆水追肥次數應少,以免降低地溫。澆水要在晴天上午進行,在膜下澆小水,澆水後閉棚升溫,提高地溫,並隨水追複合肥300千克/公頃。以後每隔15天澆水追肥一次,以保持土壤溼潤為度。3月初氣溫上升後每隔5~7天澆水一次,每次澆水都應結合追肥。

  ***3***整枝 摘葉在密植條件下,及時除去植株下部側枝。栽植密度較小時,可保留基部1~2個側枝,使其與主莖同時結莢。在生長中後期,收穫嫩莢後保留莢下1~2片葉,其餘下部葉片全部摘除。植株高達1.2~1.5米時摘心。

  ***4***激素保花 冬季溫度低時,可用番茄靈50~60毫克/升液塗抹柱頭,提高坐果率到95%。結莢盛期每隔15天噴一次600~800倍液的高美施或其他葉面肥。

  7.採收 黃秋葵從播種至採收第一嫩莢一般需60~80天,花謝後4~7天,果莢長7~10釐米時為收穫適期。12月至翌年2月,因溫度較低,植株生長較饅,一般每3~4天採收一次,可於元旦、春節供應市場。結莢盛期***3月初後***每隔1~2天採收一次,至晚霜結束。採收時應用剪刀剪斷梗部,避免劈傷植株。

  ***七***病蟲害防治

  病害 主要是病毒病。此病由蚜蟲傳播,放應及時防治蚜蟲。植株發病初期,可用病毒A500~800倍液或83-增抗劑100倍液葉面噴霧防治,每隔5~7天一次,連噴3~4次。

  蟲害 主要是蚜蟲和螞蟻,可選用50%抗蚜威或闢蚜霧可溼性粉劑2000~2500倍液;或40%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霧防治。

  ***八***貯藏與加工

  1.短期貯藏 保鮮黃秋葵在0~5℃冷庫中,可貯藏7天。而室溫下僅能貯藏2~3天。炎夏季節溫度較高,水分蒸發快,果面易革質老化。所以,應清晨採收,剪齊果柄,將嫩果裝入保鮮袋或塑料盒中,再小心放入紙箱或木箱內,迅速送入0~5℃冷庫預冷待運。預冷最佳時間為18~24小時。

  2.加工及食用方法 黃秋葵食用方法多樣,既可涼拌,又可熱炒、油炸,還可湯食。主要利用方式有如下幾種:

  ***1***涼拌 輕輕切除果蒂,置於沸水中2~3分鐘,撈出,涼水速衝,切成細絲,加入各種佐料調製。

  ***2***炒食 去蒂後放入沸水中30秒左右,撈出控水,切成厚1釐米的片備用。取瘦豬肉切片,放油鍋中爆炒,隨即加入黃秋葵片,旺火速炒,加入調料,起鍋裝盤即可。

  ***3***油炸 取麵粉適量,加雞蛋1個,水調至糊狀,調料適當。將去蒂後的黃秋葵粘裹麵糊,下油鍋炸至乳黃色起鍋裝盤,蘸調料食用即可 。

  洋辣椒種植要點

  1.栽培季節。在長江流域和華南地區,黃秋葵春、夏、秋季均可栽培,但以春播為主。3—4月播種,5—9月收穫;5-6月播種,7一10月收穫;7月播種,9-11月收穫。早播應採用大棚、小拱棚或地膜覆蓋栽培,正季以露地栽培為主。

  2.品種選擇。在長江流域和華南地區,宜選用“臺灣五福”、“早生五角”、“綠五星”等品種,一般每667米產量為2500-3000千克。

  3.整地作畦***開廂***。施底肥。前茬作物收穫後,及時深翻炕土10—15天,耙平作畦,一般以1.3米***4尺***開廂;廂溝深25-30釐米;每667米2穴施入腐熟人畜糞水2000千克、複合肥30千克作底肥,肥料與土壤應充分混合,3-5天后播種或定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