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種球怎樣培育

  百合種球不容易進行種植,所以我們要進行百合種球的培育這樣才能更好地種植好百合,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百合種球培育方法,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百合種球培育方法

  一、珠芽培育法

  此法適用於產生珠芽的品種,如卷丹品種等。夏季採收成熟的珠芽,9月下旬~10月上旬,按行距12~15cm開4cm深的播種溝,溝內每4~6cm播珠芽1枚,播後覆土3cm左右。地凍前培土覆草蓋膜,以利安全越冬。第2年春季出苗時揭除覆蓋的草和膜,中耕除草,適當追肥澆水,促使秧苗旺盛生長。待到秋季地上部枯萎後挖取小鱗莖,然後按行距30cm、株距9~12cm播種,覆土厚約6cm,按上一年管理方法,再培育1年,秋季可收穫達到標準大小的種球,部分未達標小鱗莖可繼續培育。

  二、小鱗莖培育法

  此法適用於產生小鱗莖的品種,如天香百合品種等。秋季挖取可供食用的大鱗莖時,收集土中的小鱗莖,按珠芽培育法播種,因小鱗莖比珠芽大,故播種距離應比播珠芽稍大一些,經1年培育,大部分小鱗莖可達到種球標準,較小的鱗莖可繼續培育。

  三、鱗片扦插培育法

  秋季或春季從充分成熟的鱗莖上選取發育良好的鱗片,用利刀將鱗片自基部切下,先在500倍苯菌靈溶液中浸30min殺菌,取出晾乾後插播到沙壤土的苗床中。插鱗片時基部向下,入土深度達鱗片的1/2~2/3,片距4~5cm。插後立即遮蔭,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持水量75%,但床土不可過溼,以防鱗片腐爛。一般插後經15~20天,從鱗片下端的切口處長出1~2個胚球,以後生根長葉,適時追肥澆水,促進生長。秋季可形成玉米粒大小的小鱗莖,挖取後照珠芽培育法再播種培育一年能達到種球標準。

  四、芯子培育法

  此法適用於獨頭鱗莖品種。秋季採收百合時進行嚴格選擇,淘汰病合、弱合和肉色異樣的百合,選取發育良好的,剝去鱗莖中外層鱗片用於上市或加工,將剩下拇指粗的百合芯子與根盤作種球,在苗床培育1年,即可達到種球標準。

  五、種子培育法

  此法適用於能開花結實而產生種子的品種,如卷丹、山丹等品種。秋季採得成熟的種子,隨即播入苗床土中。苗床土用中層菜園土4份加充分腐熟細碎的堆肥4份加細沙2份混合拌勻,平鋪於苗床,厚約10cm。種子撒播後蓋細土3cm,再覆草蓋膜。選擇秋季播種方式,種子可在冬季先發根,翌春出苗早且生長快,切記不要拖到第2年春季播種,否則出苗很遲且發芽率低。春季出苗後揭去膜和草,進行間苗,以後勤中耕除草,適時追肥,促進生長。等到秋季採收的鱗莖很小,須繼續培育4~5年方可作為種球。

  百合種球種植方法

  首先,將營養土倒入花盆底部,高度約佔花盆的二分之一,將種球分列排開,放入花盆內,然後覆蓋營養土,土覆蓋的厚度一般以土蓋過種球后,以種球的高度再覆蓋二分之一即可,栽植太深太淺都不可,因種球大小不等沒有具體數值,百合種植在花盆一般種植三顆為好,開花會顯得緊湊且好看。如果方便的也可以用多菌靈侵泡下種球,晾乾後,再種植。

  種植後澆水,百合喜歡溼潤的環境,但是不宜太澇,太澇會導致種球腐爛,一般種植後3-5周就可以發芽了,再出苗前如果不是太旱不用澆水。

  等出苗後,可以適當澆水,澆透即可不能存水,種球出苗後生長速度加快了,一般2-3周可以長到70公分。

  當百合長高到70公分後,開始生長花蕾,準備綻放了,這時如果方便可以適當施肥,百合喜歡有機肥,高鉀高氮的肥料。

  花蕾出現時,也就表示花朵即將開放。此時適量澆水,儘量不要暴晒。

  百合開花後非常漂亮,此時不用精心照料,可以欣賞百合花的優美了。

  百合種球的採挖與貯藏方法

  1.種球採挖 當秋季氣溫開始下降,地上部莖已開始枯死,母球發育到一定程度,則選擇晴天挖取種球。採挖前一定要把地上部已枯死的莖拔取集中燒燬,以減少病原。同時注意採挖時不要損傷鱗片,或去除損傷的鱗片,以減小腐爛。

  2.種球貯藏前的處理 種球在貯藏之前須進行分級、清洗、消毒、包裝等處理。

  ***1***分級 一般地說,百合種球大,則開花數多,種球小則開花數少。因此,種球的分級有利於分別栽植樹,便於管理。採挖後,要把大小種球分開,分級的標準是母球為一組,子球為一組。同時注意以下幾方面:

  若發現鱗片變爛,應及時清除。種球周長在12釐米左右的,可用於切花栽培。已經發芽或長新根的小種球可立即栽培,切忌損傷新根及新芽。對已長新根的大種球,應歸為一組,這組種球不能在-2℃溫度下低溫處理。

  ***2***清洗 已挖取的種球視帶土的多少而決定是否清洗,帶泥土多者可進行清洗,對於砂質壤土中栽植的種球在晴天採挖的,可不必清洗。除去多的泥土,有利於貯藏前的消毒處理,又有利於消除土壤中的病蟲。

  ***3***消毒 為防治病毒病、腐爛病及葉斑病等,要對種球進行消毒處理。消毒處理一般進行1-2次,第一次在種球進冷庫前進行,第二次在種球出冷庫後,種植前進行。如果是長期貯藏,即指8-12個月,則需進行上述二次消毒處理;如果是短期,即8個月以內,也可只進行上述的第一次消毒處理即可。

  ***4***包裝 進行貯藏之前要加以包裝,以便於貯藏時期的管理。包裝物是經嚴格清洗消毒後的塑料***11410,25.00,0.22%***薄膜。塑料薄膜須打孔14-18個,以便通氣。另外,還須使用其有一定含水量的填充物,可選用溼鋸木屑或苔蘚,注意填充物也須嚴格消毒,其含水量以手捏不出水來為準。包裝方法是,先把塑料薄膜放入箱內,然後在箱底放一層填充物,其厚度為5釐米,在填充物上放一層種球,注意同層種球之間必須由填充物相隔開,如此一層填充物一層種球,放滿箱後,將塑料薄膜合攏紮緊。

  3.種球的貯藏 百合種球採挖後,為實現週年開花,則必須進行低溫處理和貯藏。

  百合疫病的防治方法

  一、為害症狀:主要侵害莖、葉、花、鱗片和球根。莖部染病初生水浸狀褐色腐爛,逐漸向上、下擴充套件,加重莖部腐爛,致植株倒折或枯死;葉片染病初生水浸狀小斑,擴充套件成灰綠色大斑;花染病呈軟腐狀;球莖染病出現水浸狀褐斑,擴充套件後腐爛,產生稀疏的白色黴層。

  二、病原菌形態特徵:病原為稱惡疫黴***Phytophthoracactorum***,屬鞭毛菌亞門真菌。菌絲無色、無隔膜、有分枝;孢子囊梗無色,無隔膜,無分枝,寬4-5微米,其上著生一個孢子囊;孢子囊卵圓形,頂生,有短梗,成熟後脫落,頂端具明顯乳突狀突起,大小32-54×19-30微米,萌發後產生50多個遊動孢子;有的孢子囊也可直接萌發產生芽管侵入;藏卵器球形,無色至淺黃色,膜薄,大小28-32微米。病菌生長溫限10-32度,25度生長最快。適應PH3.5-11.5。最適為6。

  三、發病特點:病菌以厚垣孢子或卵孢子隨著病殘體留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條件適宜時,厚垣孢子或卵孢子萌發,侵入後引起發病,病部又產生大量孢子囊,孢子囊萌發後產生遊動孢子或孢子囊直接萌發進行再侵染。天氣潮溼多雨水,尤其是每次大雨後,排水不良,有利該病的發生和蔓延。

  四、防治方法:採用高廂深溝或起壟栽培,發現病株,及早挖除,集中燒燬。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增季鉀肥,提高抗病力。發病初期開始噴灑40%三乙膦酸鋁可溼性粉劑25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64%防毒礬可溼性粉劑500倍液,72%杜邦克露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採收前3天停止用藥。


猜你感興趣:

1.如何種植百合種球

2.百合種球怎麼種植

3.百合花種球的種植方法

4.如何種植食用百合

5.百合花球的種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