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運動養生

  已經成為我們的熱點討論的話題了,只有正確的運動才可以起到非常好的養身。下面讓小編給大家介紹運動養生的方法,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

  運動養生的方法

  1、面壁蹲牆

  蹲牆有鬆腰調氣之功效,長期鍛鍊有助於鬆腰和鬆動全身關節,疏通全身的經絡氣血,糾正體內紊亂的氣機,是調整氣血的良方,只要堅持鍛鍊,每日多蹲數次,一定能達到祛病強身的目的。

  姿勢要求面對牆壁,兩腳併攏,周身中正,兩手自然下垂,全身放鬆,內心喜悅***兩腳尖離牆的距離可根據本人的具體情況而定,逐步靠到牆根***,下蹲時體內用力,兩肩前扣、含胸,頭不可後仰,腰向後突,初學者蹲和起都要慢,身體直起後,兩手叉腰,拇指按在背部“京門穴”***第十二軟肋端***,其餘四指按於胯上,行深呼吸一次,然後按姿勢要求再蹲,要逐漸達到一次連續蹲30下,最好日蹲兩次,按照上述姿勢也可在任何一地蹲,還可多次蹲。

  2、散步跑步

  古代多贊成散步,筋舒健四肢,飯後緩行數百步,散其氣與輸其食,則磨胃而易腐化,閒暇散步養神,睡前散步以動求靜,有助於入睡。

  現代人多推崇跑步,跑步對人體是一種正常的生理興奮劑,是一種較好的防疾治病方法。至於跑步以多快的速度最適宜,如何控制速度,研究者認為改善機體功能的跑步應根據情況進行,持續跑步3~4分鐘後,安靜時脈搏次數不應少於跑步時的一半。

  散步與跑步是最簡單易行的運動方法,但無論是散步或是跑步,都貴在堅持,適量,這能達到養生效果。

  3、自我按摩

  自我按摩是指在自己身體上某些部位或穴位運用一定的按摩手法進行按摩的一種方法,適於各層次的人群進行防病治病。有消除疲勞、振奮精神。增強肌力、滑利關節、促進氣血流暢、調節脾胃功能等作用。

  運動的種類有哪些

  1、耐力訓練專案

  適用於健身、改善心、肺及機體代謝功能、恢復體能。如醫療步行、健身跑、騎自行車、游泳、划船、登山、跳繩、跑步平臺、上下樓梯等屬於週期性、節律性反覆的運動及球類運動專案。

  2、力量性訓練專案

  適用於增強肌力、改善關節功能和消除區域性積聚的脂肪,可選用各類專門的肌力訓練裝置進行。

  3、放鬆性訓練專案

  運動保健方法有哪些

  適用於放鬆精神和軀體,以消除疲勞和防治多種身心疾病。可以選用散步、太極拳、放鬆體操、保健操、氣功及按摩等。

  4、矯正治療性專案

  適用於治療某些疾病和傷殘的患者,有針對性的醫療體操及按摩。如呼吸體操,用於治療哮喘、肺氣腫。鍛鍊腹肌的體操用於治療內臟下垂。脊柱矯正體操,用於脊柱側彎的矯治等。

  5、改善關節活動度和靈活性的訓練專案

  適用於關節活動障礙和關節慢性疼痛及維持關節的靈活性。如關節的伸展運動體操、關節鬆動術、各種關節活動訓練器訓練等。

  運動養生禁忌

  1、每天都需要進行短時間的運動

  如今,大部分人都會每天進行一小段時間來進行鍛鍊,一般來說,鍛鍊的方法非常多,比如跳繩和跑步以及游泳等。但是大部分朋友都堅持不下來,還會對之後的鍛鍊起到不良影響。所以,在鍛鍊的過程中,千萬不能夠三心二意,一定要做好平常的運動計劃。

  2、要慢慢增強每天鍛鍊的時間

  在鍛鍊的過程中,千萬不能每天都用差不多的時間,這樣在之後的鍛鍊無法起到更好的效果。所以,在之後鍛鍊的過程中,一定要慢慢的增加一些鍛鍊時間,可以只每天增加十分鐘,但是一定要增加,這樣才能夠看到更加良好的鍛鍊功效。

  3、吃飯之後不能立馬運動

  另外,有很多朋友在吃完飯之後會立即進行運動,這是錯誤的。一般來說,在吃完飯之後一定要適當的進行休息,至少要休息一個小時之後再進行運動,才能夠避免出現肚子不舒服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