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走路總是摔跤怎麼回事
小孩子普遍在1歲-1歲半期間可以熟悉掌握走路要領。可有些家長髮現,孩子雖然會走路了,甚至到了學齡前階段,卻經常還會容易摔倒,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彆著急,小編現在就為您解答。
一、孩子容易摔倒的原因
1.心理障礙
孩子平時容易摔倒,如果家長並沒有找出當中原因並尋求正確方法解決,而是經常責備孩子,或者是孩子摔倒的行為受到他人的嘲諷,那麼就會讓孩子的心理障礙越來越嚴重,導致孩子在平時走路過程中,更容易出現摔倒的狀況。
2.疾病影響
如果孩子身體患有某些疾病,導致孩子身體虛弱、四肢無力,站立不穩的話,那麼孩子就容易有容易摔倒的情況發生。此外,孩子的腦部發育不正常,也有可能使得孩子行走容易摔倒。
3.協調性不佳
一些孩子身體的協調性不足,從小缺乏運動既能鍛鍊,或者是足部發育異常,那麼都會容易發生摔倒情況。
4.穿鞋不當
孩子穿鞋子必須選擇合適大小的鞋子,如果孩子穿上太大的鞋子,在跑跳行走的過程中,鞋子容易脫落,而且孩子也容易摔倒,要是穿上太小的鞋子,對於孩子的足部發育也會有嚴重影響,因此,必須根據孩子的足部內長來選擇鞋子碼數。此外,孩子穿的鞋子,必須具備有一定的防滑性,適合孩子休閒運動,才不會導致孩子經常穿著鞋子後發生摔倒現象。
二、安全事項和預防措施
1.在晚上睡覺前把寶寶的玩具都收好,這樣晚上大家迷迷糊糊上廁所的時候不會被絆倒。
2.確保地板是乾的,不然潮的話很容易絆倒。
3.最好不要再家裡裝樓梯,一旦寶寶學會爬了,你就很難阻止他們做出爬樓梯這種危險的行為。
4.不要讓孩子在你忙的時候輕易踏出大門,因為外面的樓梯是很危險的。
5.不要讓孩子在洗澡的時候站在浴缸裡,肥皂泡沫什麼的會很容易滑倒。
三、如何提高孩子的運動技能和身體協調性
1.適當進行運動鍛鍊
所謂“勤能補挫”,只要平時堅持讓孩子進行適當的運動鍛鍊,那麼孩子的運動能力就可以相應得到提高,而且通過打球、跳繩、舞蹈、打鼓等鍛鍊方式來提高孩子身體的協調性,具有明顯的作用。
2.對孩子進行心理教育
家長對注重孩子的心理引導教育,平時發現孩子有錯誤的運動行為應該及時糾正,久而久之可以使孩子的運動技能以及身體協調性起到促進作用。
3.不要過度保護孩子
很多家長擔心孩子摔傷撞傷,所以從小就對孩子過度保護,但是孩子都是在跌跌撞撞中長大,越是受到家長的保護,孩子的運動能力就會受到限制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