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溼患者的飲食要點

  患有類風溼的人大多是三十歲到五十歲之間的人身上,而且女性患有這病的概率高於男性。下面小編帶你瞭解,希望對你有幫助!

  

  戒酒,忌辛辣食物。

  少食用如辣椒、芥末、姜、桂皮、酒等,因為吃這些會傷陰助火,加重症狀。

  風溼病患者應根據病情而忌口。

  一般急性發作期不宜食辛熱之品;胃腸失健、脾胃虛寒者,少食生冷之品;強直性脊柱炎患者不宜食肥肉;痛風患者不宜飲酒、食肉及動物內臟類,不宜喝酸性飲料;糖尿病性關節炎患者不宜過多攝入糖、澱粉等。對某種食物過敏者則不宜再食。但忌口也不能太嚴格,否則會影響營養成分的攝入。

  對於類風溼性疾病,我們應當給予正確的認識。一定要早發現早治療,並選擇正確的治療方式,以免加重病情導致疾病惡化。

  如何積極做好風溼類風溼的護理

  功能的調護:類風溼病患者,必須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功能鍛鍊,目的是通過活動關節,避免出現僵直攣縮,防止肌肉萎縮,恢復關節功能,即所謂“以動防殘”.通過鍛鍊還能促進機體血液迴圈,改善區域性營養狀態,增強體質,促進早日康復。在藥物治療的同時,可以採用傳導熱療法,礦泉療法,運動療法,敷貼療法,燻蒸療法,藥液穴位注射,鍼灸、推拿、按摩療法等輔助療法,以促進功能恢復。

  生活上調護:類風溼病患者最怕風冷、潮溼,因此居住的房屋最好向陽、通風、乾燥,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床鋪要平整,被褥輕暖乾燥,經常洗晒。洗臉洗手宜用溫水,晚上洗腳,熱水以能浸至踝關節以上為好,時間在15分鐘左右,可促進下肢血液流暢。

  姿態調護:類風溼病人的姿勢動態異常,坐、立、站、行走、睡眠等,要儘量保持正常的生理姿態,如站立時應儘量挺胸、收腹和兩手叉腰,避免懶散鬆弛的駝背姿態,睡眠時忌用高枕,臥姿采取以俯臥姿勢為佳等。

  類風溼按摩哪些穴位

  【按摩選穴】

  曲池、合谷、肩井、風池、陽溪、內關、脾俞、腎俞、肝俞、委中、足三裡、陽陵泉、懸鐘、太溪、湧泉等。

  【按摩方法】

  1、充分按揉拿捏病變的關節。

  2、按揉或拿捏曲池、合谷、肩井、風池、陽溪、內關、委中、足三裡、陽陵泉、懸鐘、太溪各10~20次。

  3、按揉脾俞、腎俞、肝俞各100次。

  4、儘量屈伸各病變關節各5~10次。

  5、捻捏手指各關節3~5分鐘。

  6、拔拉各指各1次。

  7、擦湧泉200次。

  按摩每日1次,1個月為1個療程。有脊柱病變的,要滾按脊柱兩側的肌肉5~10分鐘,按壓脊柱3~5遍。治療本病要有恆心,要堅持長期運用按摩治療。患部熱敷有一定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