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養生小常識

  新春佳節,朋友親人歡聚一堂,大魚大肉、美酒佳餚。可是這樣的生活卻會給我們的健康帶來隱患。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春節期間養生方面的小常識,供大家參考。

  春節期間養生小貼士

  一、高血壓患者忌“鬧”

  節日期間,家人歡聚,親朋好友相會,人多熱鬧,大喜大樂,可使大腦過於興奮,血流加快,小動脈痙攣,血壓升高,甚至誘發腦溢血。

  二、冠心病患者忌“累”

  節日操勞過度,或玩樂放縱無度,心臟負擔加重,可誘發心絞痛或心肌梗塞。

  三、糖尿病患者忌“悲”

  節日裡,糖尿病患者若因思念遠方未歸或已故的親人而過於悲傷,易導致血氣紊亂,使病情惡化。

  四、感冒患者忌“聚”

  五、消化性潰瘍患者忌“熬”

  我國民間有除夕之夜“守歲”的習俗,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如果也同家人一起熬夜,或通宵看電視,或整夜搓麻將,使身體過於疲勞或睡眠不足,易引起疾病發作或加重病情。

  六、胰腺病患者忌“跑”、忌“酒”

  節日裡,美味佳餚豐盛可口,如過量進食會刺激胰腺大量分泌胰液,造成胰管壓力增高,同時又大量飲酒,致使胰管上皮破裂,誘發急性胰腺炎。

  七、膽道疾病患者忌“油”

  節日期間,若大量食用油膩***尤其是動物脂肪***即會加重膽道的負擔,成為急性膽囊復發和加重的“誘火線”。

  八、肝病患者忌“酒”

  肝病患者飲酒,會直接傷害肝細胞,甚至使肝細胞變性或壞死,導致病情進一步惡化。

  九、脈管炎患者忌“煙”

  節日期間,常有親友來家“拜年”,脈管炎患者若為了招待客人而陪之頻頻吸菸,會使血小板粘度和聚集性增加,並能抑制纖維蛋白溶解,使血液處於高凝狀態,從而使病症加劇。

  十、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忌“涼”

  節日期間,如若溫度忽高忽低,容易使人們誘發上感、支氣管炎、肺氣腫等呼吸道疾病,故有上述疾病的患者,應以忌受“涼”的原則,防寒保暖,適當休息,以防病情加重。

  春節期間牙齒保健小常識

  1、過年期間,最容易發作口腔疾病為急性牙髓炎和急性牙周炎,這都是由於過年期間吃喝和熬夜玩樂的頻率增加,身體防禦機能降低,致使口腔或牙齒潛伏的病變發作或復發。因此,年前最好對口腔做個檢查,小問題及早解決。

  2、就過年期間飲食上,應避免辛辣、燙口食物,這樣可以遠離口腔潰瘍。還應少熬夜、吸菸,這樣可以防止牙周炎。春節期間不少人忙於各種應酬,對口腔衛生敷衍了事,使口腔細菌數量急增;大量吸菸、飲酒、通宵熬夜使口腔唾液分泌減少,牙周組織的抵抗力下降,口腔細菌就會乘虛而入,導致牙周炎急性發作。

  3、應避免用牙開瓶蓋咬硬物,小心牙外傷。各類堅果類食品是春節常備的零食,需特別注意避免直接用力啃咬。對於年糕及湯圓等黏性高的食品亦需小心食用。

  4、論過節還是日常都應避免用牙過度和極端冷、熱、麻、辣的飲食傷及牙齒,損壞口腔黏膜,並儘量控制菸酒、少熬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