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尿蛋白高的原因

  對於尿蛋白高的情況越早治療越能很快很好的治療。那麼如果尿蛋白升高,該如何正確降低尿蛋白呢?有哪些呢?下面由小編為大家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1、尿蛋白對腎小球系膜細胞具有毒性作用,患者在進入腎衰竭後,將有大量的血漿蛋白在腎小球系膜區沉積,這些大分子物質在系膜區的沉積可引起系膜細胞損傷、系膜細胞增殖和系膜基質生成增加,從而導致腎小球硬化;

  2、尿蛋白可損害腎小管間質,正常腎小球濾過的少量小分子蛋白質被接近腎小管上皮細胞重吸收,在溶酶體內進行分解。病理狀態下,腎小球通透性增加使大量血漿蛋白漏出到腎小管腔內,而近端腎小管上皮細胞過度重吸收白蛋白導致胞漿內溶酶體活性增高,可致細胞損傷;

  3、大量蛋白尿使腎小管重吸收蛋白質增加,促進氨的生成增加,而腎組織中氨的生成在進行性間質病變中也起到一定作用。除此之外,重吸收和消化大量蛋白質需額外能量,這可造成小管細胞缺氧,氧自由基生成增多,引起小管細胞損傷。

  腎炎

  急性腎炎或慢性腎炎,其一日的尿液蛋白量從少量到數十公克都有。

  腎變病症候群

  一日量尿液會出現三公克以上的多量尿蛋白。症狀嚴重時,尿液滲出的蛋白會使血液中的蛋白濃度降低。另外,也有因糖尿病性腎症、澱粉樣變性病、膠原病等而引起的情形。

  腎硬化症

  隨著本態性高血壓引起的腎硬化症,尿蛋白量會減少,多半在300毫克以下。

  此外,多發性骨髓瘤、全身性紅斑狼瘡、慢性風溼性關節炎、痛風、水腫病等水銀中毒、鉛中毒疾病,也會出現尿蛋白。

  尿蛋白本身具有危害性

  有不少患者,治療時間也不短了,其他症狀都消失了,只有尿蛋白還有加號。他們認為,既然其他症狀都好了,只剩下一個尿蛋白,不疼不癢的,就不用放在心上了。

  實際上,蛋白質的漏出,對腎小球是一種持續性的傷害。如果將蛋白質當成是羊,腎小球當成是籬笆,那腎小管就可以當成是牧羊犬。

  羊在籬笆裡才能安全,偶爾出來一兩隻,牧羊犬也會將其趕回籬笆中。可如果籬笆壞了一個缺口,有一隻羊發現並跳了出來,很快就會有其他羊跟著跳出來。

  所以,最重要的就是將這個缺口儘快修補好。

  尿蛋白如何消除?

  如果你以為堅持服用激素,就可以消除尿蛋白,你就太天真了。有的人天生對激素不敏感,或者由於長期服用激素,產生了耐藥性。這些情況醫生通常會使用環磷醯胺等細胞毒劑,所產生的副作用,更甚於激素。

  怎麼解決呢?從腎損害的阻斷和腎功能的恢復開始。腎臟受損,源於血液汙染,所以治療就應該以清理血液汙染入手。

  有些患者曾經或正在服用中藥,但感覺效果並不好,於是對中藥產生了懷疑,又轉而使用西藥,結果陷入了“激素→腎衰竭→透析→尿毒症”的陷阱。

  這種因噎廢食的態度,在腎病治療中才是最危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