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出好關節有什麼好習慣

  人人都會發生關節病變,關節一旦有問題,輕則疼痛,重則給行動不便。而對於老人來說,患關節炎的機率比年輕人大得多,具體要怎樣保護關節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歡迎大家閱讀。

  “養護關節”越早越好

  中老年人的關節是最嬌弱的,因為器官正在退化,身體的代謝出現異常,而關節經過多年的磨損,自然就沒有年輕時靈活,這時如果不好發保養,極容易產生病變。

  老人平時只要正常走路,關節是不會出問題的。關節最怕的就是劇烈運動,劇烈運動會損傷骨頭,而老年人恢復性差,關節功能就會慢慢衰退。還有很多其他諸如身體超重、站坐姿勢、活動方式、飲食失調等生活細節,都可能促使關節發生病變。

  “養”出好骨頭習慣1:睡

  正確的睡覺姿勢是保證良好睡眠的前提。很多老人睡眠質量差,可能就是因為睡覺姿勢不對。枕頭不宜過高過軟,避免趴著睡,老人儘量選擇硬板床,而不是軟軟的彈性床,這樣能避免腰椎損傷。

  “養”出好骨頭習慣2:穿

  選一雙合適的鞋比挑個女朋友還難。選鞋子是非常有講究的,鞋子不對直接傷害到腳,而身體所有的重量都在腳上,所以要保護好腳,務必選一雙舒服的鞋。老人鞋子一定要放鞋墊,注意保暖,避免冷到腳。

  “養”出好骨頭習慣3:體重

  毋庸置疑,身體越重,對關節的損傷越大。體重每減輕5公斤,患關節炎風險可降低50%。

  關節退化是正常的,平常可以看到,有些老人年齡大了,走路仍然穩妥,而有些人才40左右,就患上了關節炎。所以老人平時一定要對關節進行保養,減慢它退化的速度。

  “養”出好骨頭習慣4:動

  老人一定要避免過度運動,尤其是患有疾病的老人,身體本來就虛,運動太過劇烈,不僅引發關節問題,也有可能會加重疾病。

  “養”出好骨頭習慣5:坐

  生命在於運動,人任何動作都不能持續太久。久坐對關節是非常不利的。一旦一個動作時間過長,就要關小時起身運動一下,可以扭扭腿、扭扭腰、轉下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