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是健身的正確方法

  很多人都熱愛健身,健身也有多多的好處,但是健身也要掌握正確的方法,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

  健身的正確方法

  1.必要的熱身

  要知道,這可不是梳一下辮子、喝杯水的時間,這是在開始運動前的必要過程。當肌肉越鬆弛時,它們也更容易被駕馭和擴充套件,做這些運動將使你減少受傷機會,因此,花上5分鐘的時間,讓你的身體完全地活動開,有稍稍出汗的感覺是最好的。你需要明白這一步是你健身鍛鍊的良好開端。

  2.極為必要的伸展運動

  生活中總有一些事情做來十分容易,但是,在健身練習之後的伸展運動並不是這樣簡單。當你鍛鍊一處肌肉的時候,它會變得緊繃而縮短,伸展運動就是幫助你放鬆肌肉,從而防止第二天的肌肉痠痛。需要注意的是:做這個動作的最好時間是在你完成熱身運動之後,同時,持續每個動作20-30秒,這將有助於肌肉鬆弛,使你獲得一個更有意義的伸展運動。

  3.不要超負荷的舉重

  在你過了30歲之後,你就會驚歎歲月不饒人,但是即使這樣,你也別直接衝到健身房,然後拿起啞鈴開始無止境的鍛鍊自己的身體。

  你需要慢慢地開始,並循序漸進地增加運動量,健身教練會告誡你:慢慢來是鍛鍊的關鍵。因為你可能想象不到運動之後的24-48小時之內,將會感到怎樣的痛苦,因此開始的時候需要慎重一點。另外,如果你盲目地試圖舉起超過身體負荷的重量,就有可能導致肌肉拉傷、扭傷,甚至傷及背部。這麼看來選擇3-6磅的重量會比較適合,通常重複動作15-20次,如果你希望更快地獲得堅實的肌肉,也可以選擇稍重些的重量但只要重複8-12次就可以了。記住不要急於求成,有節制地完成你的練習,才會達到好的效果。

  4.不要過激運動

  既然健身的目的是為以後一直堅持下去,那麼你就不要期望一下就拿到“金牌”因此,當你發覺自己的心跳如此之快,以至不能一口氣說完一句話時,就意味著你的運動過激了,許多教練認為這就是大多數人半途而廢的首要原因。因為一旦他們感到運動帶給他們的不適時,他們就很難再堅持下去了。

  另外,如果你認為自己的體質不佳,你可以選擇一些較輕鬆的鍛鍊動作去完成。不想到健身房去的人,可以選擇適宜的有氧操錄影帶,學習如何入門和提高動作的協調性,也是不錯的方法。不管怎樣,只要你不過分給自己壓力,並持之以恆,你就會從中受益。

  5.逐步增加運動強度

  運動強度逐步的增加是一個健身的好方法,但是高強度的運動不適合在開始健身就常識,這也是對於哪些長久練習的人來說的。

  可能會出現以下的情況:在達到某種程度後你通常進入一個停滯的狀態,而大部分人可能會認為“我並沒看到身體的任何變化”——於是他們會加快步伐,給自己製造更大的挑戰:加大運動量,以期達到使身體有所改變的效果。然而,此時你的迫切心情卻讓你步入了誤區。你最好逐步地提高運動的持續時間和程度。你可以從20分鐘延長到30分鐘,把你用的5磅重量的啞鈴改換為8磅的。只是你不必一次性地同時做到,時間和強度取其中之一就好了。過一段時間之後,你最終會驚喜地發現:你的肌肉又開始充滿了新的活力。

  6.動作頻率不要太急

  當你正擠出時間完成你的鍛鍊計劃時,你可能會冒險地加快動作頻率,並且不顧身體的反應而堅持練習。尤其像舉重之類的鍛鍊,如果你做得太快,劇烈的動作會使你的肌肉超出負荷,從而容易受到傷害,因此,這裡有一個簡單的規則:2秒舉起,4秒放下,是你總該保持的有節奏的動作起落,要知道,你做得越慢,收到的效果會越好。

  7.動作要規範

  不規範的動作會給關節、肌肉、韌帶帶來意外的損傷。比如,練槓鈴深蹲時,若含胸弓腰,不但影響訓練質量,且會造成腰椎損傷。因此,動作規範是預防運動損傷的重要因素。

  8.狀態不佳時降低運動量或停止鍛鍊

  人體的運動機能有高峰期和低谷期,身體狀態不佳時就要降低運動量,或休息一兩天,以作調整。千萬不要勉強去做,受傷往往是在狀態不佳或精力不濟時造成的。

  9.情緒低落時更換健身方式或場所

  情緒低落時更換健身方式或健身場所對情緒的調節能起積極作用。忌諱“身隨而心違”和心帶雜念的訓練。

  10.大負重時請夥伴或教練保護幫助

  大負重或完成難度大的動作時,要請健身夥伴或教練保護幫助,做到有備無患。

  11.注意力集中,加強自我保護

  注意力集中既可提高訓練質量,又能防止意外受傷。鍛鍊過程中身體出現不適徵兆如疼痛時,應適當降低運動量,或停止鍛鍊,加強自我保護。

  12.保證休息

  健身鍛鍊後身體透支,肌肉細胞大量損傷,需要充分的休息,以促進肌體恢復和肌肉生長。休息包括充足的睡眠和其他有利身心健康的娛樂活動。休息不好不但影響肌體的恢復,而且易造成訓練過度和運動損傷。

  13.合理的飲食

  它是促進身體快速恢復,消除肌肉痠痛的重要因素之一。食物的搭配要均衡多樣,切忌偏食。夏天出汗多時應適量補充淡鹽水或運動飲料。要注意保持食物的酸鹼平衡,蛋白質過高會使酸性物質增多,降低鹼儲備,不利於肌體恢復。

  14.水分的必要補充

  切記,當你正在進行運動時,身體會因流汗而迅速喪失水分,而這些液體必須及時補充,否則的話,隨時間的推移,你的身體就會出現脫水的現象,也會感到口渴難捱。所以,在運動的從始至終過程中都不要忘記給身體補充水分。一般來講,人體每天需要8杯的水分,而當開始做運動時,則需要得更多。此外,充足的水分有助於減少飢餓感,可縮減你的攝食慾望。

  15.檢查運動器械,配戴不同護具

  檢查器械是否安全是防止運動意外損傷的重要措施,切不可大意。再就是要注意運動著裝,適時配戴護腰、護腕、手套等護具。此外,根據自身的身體狀態、年齡、性別選擇安全有效的專案也很重要。

  16.不要依賴登山器

  有時你會感到身體很疲累,你運動的效果也不像你想象的那麼好了,而此時你卻仍然希望通過鍛鍊獲得再大一些的收益,於是,你就在登山器上玩命地“奔跑”,直到身體不能負擔為止。你需要知道,這種“被動式”的運動——依靠登山器來強迫自己完成任務,只會對你的身體產生危害,而達不到鍛鍊的目的。此時的登山器只是一個幫助你的關節機械地活動的工具,而不是你鍛鍊的幫手。因此,你該清醒地為自己選擇一個合理的運動強度和正確的方法,而不是什麼讓你的身體處於被動狀態的“被動法”,這一點很重要。

  17.運動後的必要“冷卻”

  如同健身之前,你的身體需要時間“預熱”一樣,你的身體在鍛鍊之後,也需要時間恢復平靜,讓心率重歸正常。你可以緩緩地放慢你的動作,直到心跳還原至每分鐘120下或更少。當你感到自己的心跳趨於緩和,呼吸也逐漸平穩時,你就完成了最後的“冷卻”工作。

  健身的主要效果評價

  1、主觀感覺

  如果運動負荷安排適宜,則鍛鍊者的主觀感覺應該是精神飽滿,體力充沛,倍感舒服,渴望運動。

  2、排汗量

  當運動負荷適宜時,人體可有微汗或中等程度的出汗。如果負荷過大,機體過於疲勞,則鍛鍊者會滿頭大汗,渾身溼透。當然,排汗的多少還要視氣溫、氣壓、風速以及飲水而定。

  3、情緒

  情緒是人身體健康的“晴雨表”,同時也是衡量人體承擔負荷情況的一種主觀指標。一般來說,人體具有運動的需要,當這種需要得到滿足時,人就會產生愉快的情緒體驗。

  4、食慾

  人體在從事體育鍛煉過程中,其能量消耗是很大的。一般來說,如果運動後生理反應正常,健康狀況良好,人的食慾是很旺盛的,食量也會加。

  5、睡眠狀況

  如果身體鍛鍊負荷適宜,一般應睡眠良好,睡得很沉,較少做夢,覺醒後感到精力充沛,處於良好的工作和應激狀態。

  6、工作效率和生活能力

  如果健身負荷適宜,在工作和生活中就會精力旺盛,思想集中,思維敏捷,記憶清晰,求知旺盛,適應能力強,有信心,生活能力強。

  以上是定性的判斷。客觀定量的判定指標有:

  7、形態指標

  成人以後形態指標的測試主要有:

  圍度指標:臂圍、腿圍、胸圍、腰圍、臀圍。正常人一般情況下,上述圍度越大,說明肥胖程度越顯著。

  充實度指標:如身體質量指數BMI體重kg/身高m2 ,18.5~23為正常,大於此值為超重、肥胖。還有身高標準體重對照表、克託萊指數等。

  體成分指標:如測量臂、背、腹、腿等部位的皮褶厚度。測量身體體脂百分率,男大於20%、女大於30%,為體脂超限。

  8、呼吸、迴圈功能指標

  心血管指標主要有:血壓100~140 / 60~90mmHg為正常、心率、心電圖、血紅蛋白、血脂、膽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等。

  肺功能指標主要有:肺活量、最大肺通氣量、胸圍差、憋氣、屏氣時間等。 測量晨脈能反映機體的疲勞、機能狀態。如果晨脈保持穩定或逐步下降,是鍛鍊的良好表現;如果晨脈比以前多了5 次/ 分以上,是疲勞、機能下降的表現。

  心血管運動試驗:心功指數的測試。運動方式:30秒30次起蹲1次/1秒。心功指數=P1 P2 P3-200/ 10 。其中 P1:為安靜時的脈搏,P2:為運動後即刻15秒脈搏×4,P3:為運動後一分鐘後15秒脈搏×4。評價:該指數越小,說明心血管功能越好。

  9、素質指標

  通常以鍛鍊次數、持續時間、運動距離等作為測試指標。

  健身的專業術語

  1、 部位

  指的是在一次練習中要訓練的肌肉部位。對初學的人來說,部位的概念比較粗略、籠統。如胸肌、背肌、二頭肌等的整體。而對專業運動員來說,部位的概念含義要

  更細緻、精確。例如胸大肌的上緣、下緣、中束、外緣、內緣、下外角、下內角等。

  2、 動作

  說的是訓練某一肌群時,採用幾個練習動作。對初學者來說,每個部位每次做1-2個練習動作就足夠了。而對運動員來說,有時某個部位的訓練動作可多至6-8個。

  3、 組數

  在健美訓練中,每個動作的組數從1、2組到7、8組,甚至十幾組不等。視訓練階段、目的、水平而定。一般來說,初學者每個動作做1-4組,中高水平的運動員及健美愛好者做4-6組/動作。

  4、 次數

  指的是某組練習做至力竭時所能完成的重複數量。也叫有效次數一般4次以下為少次數,主要用於提高力量。5—15次為中等次數,可用於增大肌肉體積和圍度。16次以上為多次數,多用於提高肌肉的分離度、精細度和減脂等。

  5、 重量

  說的是訓練時所使用的重量根據動作的不同,它與肌肉實際受到的阻力負荷通常是不相同的。若以最大重量全力可舉起一次的重量為參照,則最大重量的85%以上為大重量;65%-80%為中等重量;65%以下的重量為小重量。以中、大重量進行訓練,可以增長力量和肌肉圍度。用中、小重量訓練則可以提高肌肉的清晰度、分離度和精細度並可減去一部分脂肪。

  6、 組間隔

  這是一個較少被重視,卻又十分重要的要素。指的是前一組與後一組練習之間的休息時間。這個時間實際上是一個不定量,不是30秒或是1分鐘。在實際訓練中,應視本人年齡、訓練的肌群大小以及當時的身體狀況而定。一般是以心率來參考。當心率恢復到極限心率220-本人年齡的50-60%時,即可開始下一組訓練。當然是在身體正常的情況下通常短間隔在20-40秒左右,1分鐘左右為中等間隔,1分半中以上為較長的間隔。

  7、 速度

  指做練習動作包括起落全過程的快慢。一般每次動作在1秒鐘以下的爆發性速度為快速,1-2秒左右為中等速度,3秒鐘以上為慢速度。健美訓練一般採用均勻、緩慢的中等速度。做練習時利用慣性的各種悠擺動作,以及自由落體動作都是錯誤的。

  8、 頻度

  練習頻度是說每週進行幾次訓練。根據訓練水平的不同,練習的頻度是不一樣的。通常初學者3次/每週即可,中等水平的練習者每週可練3-4次,高水平的運動員在賽季可天天練,甚至2次/每天。但對於某一肌群來說,訓練頻度不宜過勤,且水平越高,每週訓練次數越少。因實驗表明在一次劇烈的大運動量訓練之後,2-3天身體機能處於下降水平,3-5天恢復到原水平,5-8天才會產生超量恢復!所以很多高水平的優秀運動員都採用每個肌群每週只練一次的方法進行常規訓練。


 

看過的人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