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少數民族中秋節風俗

  中秋節是我國重大傳統節日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帶著濃厚的地方特色,久而久之在少數民族地區形成了獨特的中秋習俗。你知道嗎?今天小編特意準備了一些資料,希望你能喜歡。

  

  少數民族中秋習俗:雲南傣族盛行“拜月”風俗

  在少數民族中同樣盛行這祭月、拜月的風習。雲南傣族在中秋之夜,盛行“拜月”風俗。傣族傳說,月亮是天皇第三個兒子巖尖變的。巖尖是個英勇剛強的青年,他曾率領傣族人民打敗過敵人,贏得了傣族鄉親的愛戴。後來,他不幸死後,變成了月亮,升向天空,繼續發出柔和的月光,在黑暗中給傣族人民帶來光明。每逢中秋節這天,小夥子一清早就帶上火藥槍上山打火雀、野雞,獵取節日野味。姑娘、媳婦們忙著到湖邊,池塘裡抓魚。他們都忙著準備節日的晚餐。老阿媽則忙著舂糯米,做大小不同的食物,四隻桌角上各放一個糯米圓餅,每個餅上插一炷冷香。待到月亮從山林上空一升起來,就點燃冷香,全家大小開始“拜月”。然後,對空鳴放火藥槍,以示對英雄巖尖的敬意。最後,全家老小歡樂地圍坐在小方桌旁,品嚐食物,談笑賞月,盡興方散。

  少數民族中秋習俗:鄂倫春人“打月亮”

  鄂倫春人祭月時在露天空地放上一盆清水,擺上祭品,然後跪在盆前,向月叩拜;土族人用盆盛清水,將月亮的倒影受到清水盆中,然後,人們不停地用小石子打盆中的月亮,俗稱“打月亮”。

  少數民族中秋習俗:廣西西部壯族請月神代言人

  廣西西部壯族的“祭月請神”活動更典型,每年夏曆八月中旬,有的就在中秋夜,人們在村頭村尾露天處,設一供桌,供放祭品和香爐,桌子右邊樹一高約一尺的樹枝或竹枝,象徵社樹,亦作月神下凡與上天的梯子,這裡儲存了古老的月亮神話因素。整個活動分為:請月神下凡,由一名或兩名婦女作為月神的代言人、神人對歌、月神卜卦算命、歌手唱送神咒歌,送月神迴天四個階段。

  少數民族中秋習俗:蒙古族“追月”

  中秋之夜,蒙古族人愛做“追月”的遊戲。人們跨上駿馬,在銀白色月光下,賓士在草原上。他們朝西放馬賓士,月亮由東方升起,墜落天西方。執著的蒙古騎手,不到月亮西下,“追月”不止。藏族“尋月”。西藏一些地區的藏族同胞歡度中秋的習俗是“尋月”。是日夜晚,男女青年和娃娃們,沿著河流,跟著倒映水中的明月,把周圍河塘中的月影措遍,然後回家團圓吃月餅。

  少數民族中秋習俗:赫哲族“祭月”

  在我國東北的赫哲族聚居地,每逢中秋佳節,人們要採葡萄、祭月。相傳是為了紀念一個聰明、勤勞的赫哲族媳婦。她受不了婆婆的虐待,跑到江邊向月亮求救。最後終於奔到了月亮上。

  少數民族中秋習俗: 德昂族“串月”。

  雲南潞西的德昂族青年男女,每逢中秋月明高掛,分外明亮的時候,山頭塞尾,不時傳來一陣悠揚動聽葫蘆笙,男女青年在一起“串月亮”傾訴衷情。有的還通過“串月亮”送賓榔、送茶訂下婚約。

  少數民族中秋習俗:阿細族“跳月”

  阿細人過中秋的傳統習慣是“跳月”。中秋之夜,從各個村塞聚集到山村中的開闊地,披紗的姑娘跳起來了,肩負大三絃的小夥子跳起來了。然而,尤為撩人的還是那種青年男女表達愛慕之情的對歌,彷彿月亮也聽利為之動情動容。

  少數民族中秋習俗:苗族“鬧月”

  每逢中秋之夜,苗族群眾沐浴著如絲縷的月光,吹奏悠揚的蘆笙,跳起苗家歌舞,青年們在“鬧月”活動中互相尋找意中人,互相表白要像月亮和清水一樣,心地純潔明亮,永結百年之好。

  中秋節簡介

  根據我國的歷法,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西湖遊覽志餘》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quot;。中秋晚上,我國大部分地區還有烙“團圓”的習俗,即烙一種象徵團圓、類似月餅的小餅子,餅內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壓月亮、桂樹、兔子等圖案。祭月之後,由家中長者將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一塊,如有人不在家即為其留下一份,表示閤家團圓。

  中國中秋節的習俗

  文人賞月

  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正式定為中秋節。與唐人不同,宋人賞月更多的是感物傷懷,常以陰晴圓缺,喻人情事態,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飾不住宋人的傷感。但對宋人來說,中秋還有另外一種形態,即中秋是世俗歡愉的節日:“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貴家結飾臺榭,民家爭佔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嬉戲連坐至曉”***《東京夢華錄》***。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營業,玩月遊人,達旦不絕。

  民間拜月

  明清之後,因時代的關係,社會生活中的現實功利因素突出,歲時節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濃厚,以“賞月”為中心的抒情性與神話性的文人傳統減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與世俗的情感、願望構成普通民眾中秋節俗的主要形態。因此,“民間拜月”成為人們渴望團聚、康樂和幸福;以月寄情。

  月光馬兒

  明清時期月神形象發生了重要變化,由早期純道教色彩的以嫦娥為主的月宮圖景演變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薩與搗藥玉兔並在的世俗形象。這個時期,人們供奉繪有月光菩薩的月光紙,也叫“月光馬兒”。富察敦崇的《燕京歲時記》***一九○六年***。記載:“月光馬者,以紙為之,上繪太陰星君,如菩薩像,下繪月宮及搗藥之兔。人立而執杵,藻彩精緻,金碧輝煌,市肆間多賣之者。長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頂有二旗,作紅綠,笆或黃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禮,祭畢與千張、元寶等一併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