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創意兒童畫

  五月初五,中國人特有的節日——端午節,相傳是為紀念屈原而設。這天人們都要吃粽子,這個節日,全國各地的風俗亦同。下面是,歡迎參閱。

  端午節的習俗

  端午節又稱為端陽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呢?

  相傳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自盡殉國。屈原,名平,字原,與楚王同宗。屈原雖忠事楚懷王,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後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最終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屍體。百姓們為了防止魚蝦啃食屈原的身體,紛紛往汩羅江裡扔粽子。以後代代相傳,就有了過端午節包粽子的習俗。

  我們這裡過端午節可熱鬧了。我們在家裡包各式各樣的粽子,還可以觀看賽龍舟比賽。你看,幾十個選手手拿著船槳,在雷鳴般的鼓聲中奮力地划向終點,整個賽場是多麼激烈呀!

  端午節既能吃上美味的粽子,又能看上精彩的龍舟賽,真是快樂無比。

  我喜歡過端午節!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