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音樂作品
中秋節的月亮是非常的圓,你知道嗎?下面小編就告訴你,一起看看吧!
歌曲:你看你看月亮的臉
歌手:孟庭葦
《你看你看月亮的臉》是孟庭葦出道後的第三張個人專輯中的一首主打歌。該歌曲所在的專輯在臺灣銷售超過50萬張,亞洲地區銷售總數字超過500萬張。創下當時臺灣歌手專輯銷量之最;這首歌也成為了孟庭葦歌唱生涯的轉折點,憑藉這首歌她也得到了“月亮公主”的雅號。不得不說,在小編年齡只有個位數的時候就已經會唱這首經典的老歌了,雖然當時不懂歌詞裡唱了些什麼,但就是這種說不上來的朦朧的旋律令筆者至今都無法忘懷!
歌曲:月光傳說
歌手:DALI
提到月亮自然少不了大名鼎鼎、替月行道、愛與正義的化身水冰月啦。這是80後少男少女必看的卡通片沒有之一,雖然現在反觀每一集都是牛鬼蛇神出沒最後被制服的老套劇情,但是其中的主題曲卻是經典中的經典。每當《月光傳說》響起,小編眼前就出現美少女變身的感人畫面,有多少宅男每次看動畫片就是為了等女神水冰月變身的,默默過來點贊吧。
中秋祭月介紹
祭月,是我國古代重要祭禮之一。早在周朝,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禮記》中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描述了我國古代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
隨著時間的推移,原先為朝廷及上層貴族所奉行的祭月禮儀,也逐漸流傳到民間。禮儀式的皇家祭神行為變成了大眾化的功利性民俗活動,並逐漸形成了一種風俗沿續下來。同時,祭月的日子,也由秋分日移到了離秋分最近的滿月日----中秋。
宋代起秋祭月習俗開始成為求月神賜福,男人求功名利祿,女人則求貌美如仙。宋代金盈之《新編醉翁談》卷四“八月”中記載:“中秋,京師賞月之會,異於他郡。傾城人家子女,不以貧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飾之登樓或在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則願早步蟾官,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娥,顏如皓月。”
明清時期,中秋祭月形成了一套相對固定的祭拜儀式。明代劉侗、於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記述了明朝北京的中秋風俗:“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之,如蓮花。紙肆市月光紙,繪滿月像,趺坐蓮花者,月光遍照菩薩也。華下月輪桂殿,有兔杵而人立,搗藥臼中。紙小者三寸,大者丈,致工者金碧繽紛。家設月光位於月所出方,向月而拜,則焚月光紙,撤所供,散之家人必遍。月餅月果,戚屬饋相報,餅有徑二尺者。女歸寧,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團圓節也。”描述的是中秋節夜世人面月出方位設祭案,案呈月餅月果等圓形供品,對月拜祭。而後焚燬月光紙,分食祭祀供品。
祭月活動在民國期間仍然風行,只是四九年後才因形勢的變化而逐漸消失,所以現代人中秋節只知吃月餅而不知祭月。然而,近幾年來又重新開始出現由官方或民間組織的祭月活動。
中國素以“禮儀之邦”而著稱。孔夫子有“不學禮,無以立”的庭訓。祭祀禮儀是一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排在我國傳統“五禮”首位的吉禮,就是祭祀天地神靈之禮。
所以說,祭月活動重新受到重視應該說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因為祭祀禮儀是文化傳播的主要載體,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每年清明節祭祀黃帝陵、端午節祭祀屈原、中秋節祭月以及孔子誕辰日***八月二十七日***的祭孔大典等活動,將會成為中華民族傳承千年中華文明的主要禮儀。
中秋節燈謎
明月一鉤雲腳下,殘花兩瓣馬蹄前***打一字***謎底:熊
又是一年中秋月***打一歷史名詞***謎底:八一五光復
中秋過後又重陽***打一鄭板橋詩句***謎底:一節復一節
寂寞嫦娥舒廣袖***打一舞蹈術語***謎底:單人舞
中秋別後重團圓***打一影片名***謎底:第二次握手
中秋月餅***打一電腦名詞***謎底:軟盤
舉頭望明月***打一中藥名***謎底:當歸
中秋清輝照百家***三字新詞***謎底:愛民月
月到中秋***數字***謎底:0
中秋之夜開香檳***三字民俗***謎底:團圓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