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害羞的表現和原因

  很多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現象,通常被描述為抑鬱、緊張、拘束、不自然、膽怯等內向特徵。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介紹。

  青少年害羞的表現

  其主要表現為:在回答老師提問時戰戰兢兢,口齒不清,目光遊移不定,結結巴巴,幾句話沒說完就滿臉通紅,急切地盼著老師儘快讓其坐下;課堂討論時,總是低著頭,用舉起的課本遮掩住臉部,讓老師無法看清表現,吧不得老師別注意到自己;與老師相遇時急忙繞道而行;在班上發言,常常面紅耳赤,聲音弱小;課件休息或課外活動時,其他同學嬉笑打鬧、生龍活虎,這些同學卻遠遠地坐著,深沉安靜、漠然置之。這類同學中女生為數較多,但也不乏男生。他們由於害羞而不敢說話,不願多與人交往,同時也為自己的害羞而煩惱、痛苦。這種心理如果一旦形成,就會由害羞、內向而導致自卑、害怕,由退縮、失望最終可導致嚴重的心理障礙。

  青少年害羞的原因

  害羞作為一種性格特徵與人的的氣質關係較密切,他是在人的先天因素和後天環境的共同作用下逐漸形成的。首先,害羞心理與一個人的自我意識發展有關,常常發生在現實自我與理想自我產生距離和矛盾時。例如,希望逐漸是無所畏懼的,而事實上連與異性講話都會臉紅;總希望逐漸口齒清楚,而實際上自己卻羞於公開發表自己的觀念。這種過分強調自我,老師擔心別人是否接納自己的心理,極易導致對自己的社交能力,表達能力和自我形象缺乏資訊,從而產生一種對自己強烈不滿的情緒,鄙視自我,產生害怕以致害羞。其次,因自己遭受挫折時不正確的歸因而產生害羞心理。大家在學習生活中總會碰到挫折和失敗,片面地歸因於命運、機遇、壞境、他人客觀因素,而不去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不深入剖析我自,在遭受挫折後往往產生一種自欺心理,封閉自我,掩蓋缺陷,甚至寄希望一些不合實際的假象。這樣,就易產生自卑、恐懼心理,在盲目自漸自愧的同時,有怨天尤人,抱怨他人不理解逐漸,產生“在這裡我根本不適應”的念頭,形成一種嚴重的自我防禦心理,陷入到空虛、迷茫、失落和孤獨的不良心理狀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