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後吃什麼好

  俗話說:傷筋動骨一白天。那麼的快?很多有關骨折的人都這樣問,還有骨折後注意事項有什麼?下面小編分享了骨折後最有效恢復的食物,一起來了解吧。

  骨折後最有效恢復的食物

  一般來說,受傷有1至2個星期的患者,飲食需清淡、易吸收和消化,應多給他們食用一些蔬菜、水果、魚湯、蛋類、豆製品等,而且應以清蒸或者燉熬為主,少吃香辣、油膩和煎炸的食物。特別是可以多吃蜂蜜和香蕉等,因為臥床患者大都會出現大便祕結等症狀,這些食物可以幫助排便。

  受傷有2至4個星期的骨折病人,他們的身體不再那麼虛弱,食慾和腸胃功能都有所恢復,那時可適當補充營養,像骨頭湯、魚類、蛋類及動物肝臟等食物比較好,同時也要多吃一些蘿蔔、西紅柿、青椒等,這些食物可滿足骨骼生長需要,促進傷口癒合。

  骨折超過5個星期以後,病人可多吃高營養食物和含鈣、錳、鐵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像動物肝臟、雞蛋、綠色蔬菜、小麥含鐵比較多;海產品、黃豆等含鋅比較多;麥片、蛋黃等含錳較多。同時配以雞湯、魚湯、各類骨頭湯等,可選擇性地加入紅棗、枸杞等。

  再往後的日子裡,除了那些明顯無益的食物,骨折患者不必再忌口。有的危重患者和因骨折引發其他併發症的患者飲食不能一概而論,必須根據病情和醫囑作出合理安排。

  骨折病人的一般飲食原則

  早期***1-2周***

  受傷部位瘀血腫脹,經絡不通,氣血阻滯,此期治療以活血化瘀,行氣消散為主。中醫認為,“瘀不去則骨不能生”、“瘀去新骨生”。可見,消腫散瘀為骨折癒合之首要。飲食配合原則上以為主,如蔬菜、蛋類、豆製品、水果、魚湯、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熱、油膩,尤不可過早施以肥膩滋補之品,如骨頭湯、肥雞、燉水魚等,否則瘀血積滯,難以消散,必致拖延病程,使骨痂生長遲緩,影響日後關節功能的恢復。在此階段,食療可用三七10克,當歸10克,肉鴿1只,共燉熟爛,湯肉並進,每日1次,連續7-10天。

  中期***3-4周***

  瘀腫大部分吸收,此期治療以和營止痛、祛瘀生新、接骨續筋為主。飲食上由清淡補充,以滿足骨痂生長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譜上加以骨頭湯、田七煲雞、動物肝臟之類,以補給更多的維生素a、d,鈣及蛋白質。食療可用當歸10克,骨碎補15克,續斷10克,新鮮豬排或牛排骨250克,燉煮1小時以上,湯肉共進,連用2周。

  後期***5周以上***

  受傷5周以後,骨折部瘀腫基本吸收,已經開始有骨痂生長,此為骨折後期。治療宜補,通過補益肝腎、氣血,以促進更牢固的骨痂生成,以及舒筋活絡,使骨折部的鄰近關節能自由靈活運動,恢復往日的功能。飲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譜可再配以老母雞湯、豬骨湯、羊骨湯、鹿筋湯、燉水魚等,能飲酒者可選用杜仲骨碎補酒、雞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食療可用枸杞子10克,骨碎補15克,續斷10克,苡米50克。將骨碎補與續斷先煎去渣,再入餘2味煮粥進食。每日1次,7天為1療程。每1療程間隔3-5天,可用3-4個療程。

  骨折後注意事項

  骨折創傷後,人體的消耗增加,此時攝入的營養必須要大於消耗,疾病才會有康復的可能。所以飲食總量要保證,飯菜要符合病人胃口,講究色、香、味,胃口差的病人應少量多餐。創傷後機體出現一系列內分泌及代謝改變,合理及時的補充營養能減少感染和併發症的發生,有利於傷口迅速癒合和康復。

  骨折早期飲食宜清淡,多湯水而富於營養,少食油膩、煎炸食物,口味不宜過於辛辣。不必太拘泥於民間種種“發物”之說,但是酒應儘量少飲或不飲,尤其是在打針吃藥時。因為酒精與多種藥物間有相互作用,可能會影響藥效或產生不良反應。茶應少喝,茶中鞣質含量高,能影響鈣、鐵及蛋白吸收;醋、菠菜應少食,因為它們酸化血液導致骨質脫鈣。

  人體所需的五類營養物質,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都要保證攝入。要特別注意增加蛋白攝入量。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有瘦肉、蛋類、乳製品。多食蔬菜、水果,除了提供維生素、礦物質外,還因纖維含量高,可增加腸蠕動,防治臥床期間易發生的便祕,如粗纖維蔬菜芹菜、韭菜等。潤腸作用明顯的還有香蕉、蜂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