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賠償有哪些專案

  在發生交通事故中造成受害者受傷的,傷勢經過相關機構鑑定不構成殘疾者應該就傷後就醫產生的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以及必要的營養費向肇事方索賠。下面是網站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交通事故賠償的專案

  1:交通費 交通費應根據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護人員因就醫或者轉院治療實際發生的費用計算。應當以正式票據為憑,有關憑據應當與就醫地點、時間、人數、次數相符合。

  2:醫療費 醫療費的索賠主要根據醫療機構出具的醫藥費、住院費等收款憑證確定。賠償數額按照雙方協商或者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實際發生的數額確定。器官功能恢復訓練所必要的康復費、適當的整容費以及其他後續治療費,賠償權利人可以待實際發生後另行協商或起訴。根據醫療證明或者鑑定結論確定必然發生的費用,可與已經發生的醫療費一併予以賠償。如果對方對治療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異議的,應當相應地舉證證明。

  3:護理費 護理費根據護理人員的收入狀況和護理人數、期限確定。

  4:誤工費 誤工費一般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誤工時間根據受害人接受治療的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

  5: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 住宿費一般是指受害者及其親屬到外地處理交通事故或就醫時發生的住宿費用,應以正式票據為憑。

  6:營養費 傷者根據病情需要加強營養的應給營養費。數額應根據傷殘情況,參照醫療機構的意見確定。

  交通事故責任鑑定

  一、構成條件

  ***1***交通事故中的當事人,必須有一方使用車輛***車輛包括機動車和非機動車***,而對另一方當事人的範圍並無要求。另一方可以是與交通活動相關的機動車輛的駕駛人員、乘客或者行人等,也可以是不以交通為目的,但其活動或者行為與交通有緊密聯絡的其他人。

  ***2***交通事故發生的地點應當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規定的“道路”範圍內。根據第119條的相關規定,交通事故中界定的“道路”具體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雖在單位管轄範圍但允許社會機動車輛通行的地方,例如廣場、公共停車場等具有一定公眾通行的場所。除此之外的地方發生的車輛事故,不能稱之為交通事故,但交警部門接到當事人的報案後,應當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7條規定,對該事故作出事故認定,並製作交通事故認定書,事故雙方的賠償標準也可參照交通事故相關法律法規及解釋規定的標準進行賠償。

  ***3***若事故屬於交通事故,則必須有一方的車輛是正處於行進狀態,否則不屬於交通事故的範疇。***4***事故當事人對於事故的發生在主觀上處於過失***包括:疏忽大意或者過於自信***、至少有一方在開車或者行人行進過程中存在過錯行為、造成一定的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後果,否則不構成交通事故

  二、交通事故責任分幾種?如何劃分?

  交通事故責任分為全部責任、主要責任、同等責任、次要責任.

  1、一方當事人的違章行為造成交通事故的,有違章行為的一方應當負全部責任,其他方不負交通事故責任。

  2、兩方當事人的違章行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違章行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大的一方負主要責任,另一方負次要責任;違章行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基本相當的,兩方負同等責任。

  3、三方以上當事人的違章行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根據各自的違章行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大小劃分責任。

  三、哪幾種情況負全部責任?

  1、當事人逃逸或故意破壞、偽造現場、毀滅證據,使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的,應當負全部責任。

  2、當事人一方有條件報案而未報案或者未及時報案,使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的,應當負全部責任。

  3、當事人各方有條件報案而均未報案或者未及時報案,使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的,應當負同等責任。但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行人發生交通事故的,機動車一方應當負主要責任,非機動車、行人一方負次要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