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湯的火候怎麼控制

  南方人煲湯做法是將食材加足湯水、小火慢燉細熬,其間不加水、不開蓋,不加複雜的調味料,將體積較大的食材煮至軟爛的程度,通過多種食材鮮味相互交融,將食物的精華濃縮在湯裡,從而成為一鍋鮮美的好湯。其代表湯品有蓮藕排骨湯、蘿蔔牛腩湯、黃豆豬蹄湯等。那麼煲湯的火候應該怎麼控制?

  煲湯時,先用大火煮沸,再改用小火持續煲煮,使湯只開鍋、不滾騰。因為大滾大開,會使湯裡肉類原料的蛋白質分子凝結成許多白色顆粒,使得湯汁渾濁不清,也影響口味口感。

  煲湯時間沒有一定限制,要視材料而定,但加熱時間也不宜過長,否則會破壞營養。一般魚湯1小時左右,雞湯、排骨湯3 小時左右足矣。此外由於參類中含有一種人蔘皁苷,如果煮的時間過久就會分解,失去其營養價值,所以煲蔘湯的最佳時間是40分鐘左右。

  用水量一定要蓋過全部材料。建議加水量為每人喝湯分量的2倍,如果一個人喝2碗湯,即要加4碗水,如是3個人喝湯,至少要放l2碗水。煲湯時應儘量把水加足,不要中途加水,因為加入的冷水會使肉類原料遇冷收縮,使蛋白質不易釋放融入湯中,嚴重影響湯水的質量。如果萬不得已也只能加人熱水,但這樣也會沖淡湯水,破壞原湯本身的鮮濃程度。

  煲湯的主要原料一般都是富含蛋白質的動物性原料,宜冷水下鍋。因為如果水沸後再下鍋,蛋白質會驟受高溫而產生熱變性凝固,使其表面的細胞孔隙閉合,細胞內容物就不能充分溶解到湯中了,湯汁也就會缺乏濃郁鮮美的味道。

  煲湯用的食材種類繁多,要依食材的軟硬程度、易熟程度先後放人。藥材可隨冷水一道入鍋,也可煎汁使用;肉類食材要先放;一些不易煮熟爛的食材,如蓮藕、竹筍等,可中途放入易煮的食材,如白菜、冬瓜等,要後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