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節氣消暑防暑妙招推薦

  進入小暑節氣後,我們就開始真正的步入夏季了,氣溫是越來越高,很容易中暑,那麼小暑養生該如何祛暑防暑呢?小暑吃什麼?下面由小編為大家介紹小暑節氣消暑妙招,希望能幫到你。

  小暑節氣消暑妙招

  雖然小暑是“天並不是非常熱”的意思,但是小暑期間常會出現一些極端的氣溫。自此絕大部分地區開始進入一年最熱的時期。這時梅雨即將結束,盛夏開始,氣溫升高,並進入伏旱期。同時暴雨也會時常在小暑節氣光顧。

  小暑天裡,氣候炎熱,人易感心煩不安,疲倦乏力。那在這樣一個高溫多溼的節氣裡,我們應注意用些怎樣的消暑方法來進行自我保健呢?

  1.應當少外出以避暑氣。民間度過伏天的辦法,就是吃清涼消暑的水果,比如西瓜、沙拉。

  2.晚睡早起,情志愉快不怒氣,適當活動,使體內陽氣向外宣洩,適宜活動如去海底世界游泳、用音樂盒給周圍的玩家播放悅耳的音樂等。

  3.改變飲食不節、飲食不潔、飲食偏嗜的不良習慣,一切都應以適量為宜、以清淡芳香為主。綠豆粥和玉米是不錯的消暑佳品。

  暑節氣祛暑戰勝高溫吃什麼好

  小暑時節,氣候炎熱起來,人們食慾降低、胃口不佳、腸胃不適,有民諺稱“小暑大暑,有米也懶煮”,意指天氣太熱了,人變得散漫,連三餐都懶得準備。其實,恰恰相反,醫學專家表示,酷暑時節,人們應該通過適當的“食療”來改善對熱天的不適感,如西瓜、黃瓜、冬瓜、茄子、綠豆等,這些食物味甘性涼,具有清熱、去暑、解毒的作用。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小暑時節該吃些啥能戰高溫,對付酷暑!西瓜:不但能清熱解毒、除煩止渴,而且能利尿,幫助消化,因此,人們一定要吃些西瓜,特別是從事露天工作或在室內高溫環境下工作的人。西瓜汁中還含有人體所需豐富的營養物質,如蔗糖、葡萄糖、果糖、瓜氨酸、丙酸、丙氨酸、穀氨酸、精氨酸、磷酸、蘋果酸、鹽類,以及胡蘿蔔素、維生素C等。

  一定要吃些西瓜

  綠豆:工作和勞動之餘,喝一碗綠豆湯,自有神清氣爽、煩渴盡去、暑熱全消、心曠神怡之感,這是由於綠豆具有清熱解暑、止渴利尿的功效。

  喝碗綠豆湯

  黃瓜:《本草求真》裡提到黃瓜“氣味甘寒,服此能清熱利水”,因此,炎熱的夏天多吃些黃瓜是有好處的。黃瓜的含水量為96%~98%,為蔬菜中含水量最高的。它含的纖維素非常嬌嫩,這對促進腸道中腐敗食物的排洩和降低膽固醇均有一定作用。冬瓜:有良好的清熱解暑功效。夏季多吃些冬瓜,解渴消暑、利尿。因其利尿,且含鈉極少,所以是慢性腎炎水腫、營養不良性水腫、孕婦水腫的消腫佳品。它含有多種維生素和人體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可調節人體的代謝平衡。

  茄子:《本草綱目》上說“茄子味甘、性寒、無毒。主治寒熱、五臟勞損及瘟病。吃茄子可散血止痛,去痢利尿,消腫寬腸”。《醫林纂要》稱茄子“寬中、散血、止瀉”。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茄子中豐富的維生素P,可增強細胞間的粘著能力,能防治微血管脆裂出血和促進傷口癒合。因此,常吃茄子可防治腦溢血、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病症,對慢性胃炎等也有一定治療作用。

  小暑如何養生

  1、保持心態平和

  小暑時節,天氣炎熱,人們容易煩躁不安,愛犯困,少精神。所以,對應這一時節的特點,在養生健康方面,應該根據季節與五臟的對應關係,養護好心臟。中醫認為,平心靜氣,可以舒緩緊張的情緒,使心情舒暢、氣血和緩;既有助於心臟機能的旺盛,也符合“春夏養陽”的原則。所以,夏季養生以“心靜”為宜,心靜自然涼。

  2、忌烈日下運動

  運動時間儘量調整在清晨或是晚上,小暑時節氣候炎熱,使人容易莫名地感到心情煩躁,食慾下降,做什麼事情都提不起精神,這個時候如果還在大白天曝晒容易引起外邪侵襲和中暑。

  3、飲食宜清淡適量

  小暑時節的多雨、高溫,更使得本來就在夏季屬於高發症的消化道疾病,更加多發頻發。所以,這一時節的飲食,一定要注意飲食衛生,而且飲食要節制,不可貪食、過量;而且飲食以清淡,富有營養為宜。

  4、外出注意防暑

  中暑是夏季的常見病,小暑時節的天氣特點更是容易發生中暑。所以大家外出時一定要做好防暑工作,帶好遮陽傘、遮陽帽等工具,多喝水,並儘量避開午後太陽熱辣時外出。

  5、避免在外露宿

  小暑節氣由於天氣炎熱難以入睡,很多人喜歡在室外露宿。這種習慣不好。因為當人睡著以後。身上的汗腺仍不斷向外分泌汗液,整個肌體處於放鬆狀態,抵抗力下降。而夜間氣溫下降,氣溫與體溫之差逐漸增大,很容易導致腹痛、頭痛、關節不適,引起消化不良和腹瀉。

  6、小暑時節多晒黴

  六月六,晒紅綠”的民諺流傳甚廣。這一天是一年中日照時間最長,陽關輻射最強的日子,鄉村人家多會選擇這一天“晒伏”,把存放在箱櫃裡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陽光的暴晒,好好消毒一番,以去潮去溼,防黴防蛀。鄉間還有“晒水”的習俗,將暴晒熱的水給小孩洗澡,說對面板病有很好的預防效果。

  7、不坐溼板凳

  “冬不坐石,夏不坐木。”小暑時節,氣溫高、溼度大。木頭,尤其是久置露裡的木料,如椅凳等,露打雨淋,含水分較多,表面看上去是乾的,可是經太陽一晒,溫度升高,便會向外散發潮氣。如果在坐久了,能誘發痔瘡、風溼和關節炎等病。所以在小暑節氣不能長時間坐在露天放置的木頭上。

  8、充足的睡眠

  夏季的特點是日照時間長,天亮得早,黑得晚。因此,人們的起居和作息時間應隨之做一些相應的調整,以遲睡早起為宜。定時起睡最好,可保護生物鐘不受影響。一定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安排好作息,保證充足的睡眠,並且要保持午休的習慣。

  9、少吃冷飲

  天熱了,人們就喜歡吃冷飲,冰淇淋、雪糕、冰鎮飲品很受大家的青睞;有的人從外面一回來就沖澡,還喜歡沖涼水澡。但是這些對身體健康非常不利,很容易引發身體不適,或者埋下健康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