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開車上路的減速方法有哪些

  有時候遇到道路崎嶇或者路上行人或車輛較多的情況為了安全起見我們都會選擇減速行駛,錯誤的減速容易導致汽車熄火。下面是小編分享的新手開車上路減速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新手開車上路減速方法

  一、剎車

  是最直接的減速方法。剎車時,要把穩方向盤,迅速將腳從加速踏板移到制動踏板上,根據需要決定踩下的力度。在雨、雪等溼滑的路面上行駛時,嚴禁使用緊急剎車。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利用發動機的牽引力降低車速,同時採用"點剎和掛入低速擋的方法,使車輛在儘可能短的距離內減速或停車。

  二、減油

  是控制車速的另一種直接方法。一般情況下,車輛在路況較好或空載行駛時,用油門控制車速,依靠行駛時的慣性和發動機的怠速運轉克服前進中輪胎與地面的摩擦力和空氣阻力,使車輛慢慢停穩。需要注意的是鬆踏油門踏板的技術要求,是要求車輛始終保持平順性。有經驗的駕駛員能根據行駛中遇到的情況,提前採用預見性的滑行。

  三、減擋

  當汽車通過繁華路段、危險路段或遇障礙物時,需要以減擋的方法來控制車速。現代汽車為了便於減擋、減少換擋時的齒輪噪聲,在變速箱內大都設定了同步器。同步器能夠保證換擋迅速、齒輪無撞擊。

  其操作規程方法是:當車速降低至適合換入低擋時,迅速抬起離合器踏板,隨即加一腳"空油",再迅速踩下離合器踏板,將變速桿推入所需擋位,然後抬起離合器踏板和踩下加速踏板,保證車輛平穩前進。"兩腳離合器"減擋,關鍵是要判斷準車速,以決定"空油"的大小。另外,手腳要配合好,力求動作輕柔、準確。

  新手開車剎車技巧

  1.急剎車

  在早期的一些車型是沒有配置ABS的,可能在高速行駛下,一腳急剎車就會導致車輪抱死,所以要避免急剎車。當然如今的車輛都配置了ABS技術,遇到緊急情況,不用想還是一腳踩到底。不過為了車主們的安全著想,還是避免這樣的急剎!

  2.轉彎處剎車

  在過彎道時避免邊打方向邊剎車,如果車速很快就可能會導致側滑的發生。所以開車進入彎道時還是避免車速太快,畢竟安全才能回家!

  3.長下坡剎車

  如果在下坡路段一直帶著剎車,就可能因為剎車片過熱出現剎車失靈的問題。所以車主們可以利用檔位來對車速進行控制,避免車速過快,利用發動機制動來控制車速。這個時候最好將腳放在剎車上,必要時急踩剎車,避免危險的發生!

  4.距離遠要輕踩

  當發現前方的障礙物,這個時候距離障礙物離你還有一段距離,這個時候就需要鬆開油門,輕踩剎車。保證車輛能夠平穩的停下來,不會給乘客帶來任何的不適,最重要的還可以做到省油!

  5.雨天剎車

  遇到下雨的天氣,地面就會溼滑,而車輛的制動距離與會增加不少。所以雨天行車最重要的就是控制好車速,避免出現急剎的情況。另外,也要做好提前的預判,防止車輛出現打滑的情況!

  6.停車前踩兩次剎車

  很多人駕車需要停車的時候,那就是一腳剎車猛地踩下去,車內的乘客也是感覺猛的一頓,就會非常難受。正確的做法是先輕緩的剎車,當車速已經降下來了,這個時候再一腳剎車踩下去,這樣就避免了乘客受到大的衝擊!

  7.凹凸路面要如何剎車

  凹凸路面是比較複雜的,所以行駛在這樣的路段儘量避免車速過快,不然就容易導致汽車底盤的損傷。另外,在這樣的路段是需要經常踩剎車的,可是嘗試點剎,不過不要力度過大!

  新手的三種剎車方法

  連續制動法:當你碰上情況時,提前放油門減速,同時把制動器踏板連續緩緩踩下。這種提前減速制動降低了因緊急制動所造成的危害,但是這種方法如果是對開車操作不熟練的話,要慎用。

  先急後穩法:碰到突然情況時,第一腳制動先急踩下去,緊接著緩補第二腳,然後根據發生情況的距離慢慢鬆開制動器踏板,根據車速換入適當擋位,跟上油門恢復正常行駛,即在第一腳剎車後,汽車點頭剛開始回位時再補上第二腳,使其不能迅速回位,而後再慢慢鬆開制動踏板,這樣就降低了由於車速的急劇變化所造成的來回衝擊,使坐在座位上的人不會亂晃。

  蜻蜓點水制動法:這種方法一般是在雨天或泥濘路面使用,它像蜻蜓點水一樣輕輕地一點一點來制動。這種制動法可降低由於車輪被抱死所出現的方向失控。不過有ABS的車輛不需這樣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