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老草的功效與作用

  不老草又名草蓯蓉,生長在海拔1600-2000暗針葉林帶和嶽樺林帶,為東北三寶之一***即人蔘、鹿茸、不老草***。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介紹下不老草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哦。

  不老草的功效和作用

  補腎,強筋。主治陽痿不舉,四肢麻木;腎虛、腎炎、腎寒,膀胱炎;婦女不孕症、血虧,多白帶,尿路出血;便祕、下風溼關節炎。外用洗腳,治小兒久瀉。

  不老草的藥用價值

  用法:泡酒、燉雞、煮湯、泡茶入藥。

  1、四肢麻木,腰膝腿痛,半身不遂。

  2、陽痿不舉,腎虛、腎炎、腎寒,膀胱炎。

  3、婦女不孕症、血虧,多白帶,尿路出血。

  4、便腸燥便祕、下風溼關節炎。

  不老草的基本介紹

  不老草,學名草蓯蓉,蘭科草蓯蓉屬。人們將其視為長生不老的“神草”,所以稱之為“不老草”。多寄生於海拔1450-1800米的陡溝式懸崖峭壁上的

  榿木屬植物的根上,高達0.5米,徑達3釐米,直立,主軸較粗,莖肉質葉子鱗片狀,花冠暗紅紫色,穗狀花序,花較小、筒部膨大呈束狀,葫果卵球形。是長白山珍稀藥用植物。以其特有的藥理作用而名貴於天下。 民間傳說有補腎壯陽、潤腸通便、健體強身、延年益壽,長生不老的奇效,由於其生長方式特殊,分佈範圍狹窄,又是寄生植物,加上逐年亂採濫挖,目前野生草蓯蓉已為數不多了,屬瀕危種類。

  草蓯蓉產於我國東北,國外朝鮮、日本和俄羅斯也有分佈。在我國除長白山區有少量分佈外,草蓯蓉主要集中分佈於大興安嶺北部山區,生長在溪流兩岸和山地凹形坡地集水區的赤楊灌叢或綠苔水蘚和落葉松林下,寄生在榿木屬植物、東北赤楊或水冬瓜赤楊的地表層根部。並主要生長在接近赤楊主根部排水較好的高臺處。

  不老草分佈地區

  草蓯蓉產於我國東北,國外朝鮮、日本和俄羅斯也有分佈。在我國除長白山區有少量分佈外,草蓯蓉主要集中分佈於大興安嶺北部山區,生長在溪流兩岸和山地凹形坡地集水區的赤楊灌叢或綠苔水蘚和落葉松林下,寄生在榿木屬植物、東北赤楊或水冬瓜赤楊的地表層根部。並主要生長在接近赤楊主根部排水較好的高臺處。

  不老草的生長季節

  草蓯蓉出苗期為7月上旬,5天左右即可開花,有的出土後即已開花;7月下旬果實成熟,其種子隨風飄散或經雨水沖刷而流入地下進入土壤根系之中,其植株在地下生活時間約一個月左右。

  不老草怎麼鑑別

  莖肉質,長圓柱形,有時稍扁,略彎曲,長3-15cm,直徑5-15cm,向上漸細,直徑2-5cm,有的切成段,上下直徑相近。表面灰棕色或棕褐色,有縱溝,密被覆瓦狀排列的肉質鱗葉,鱗葉菱形或三角形,寬0.5-1.5cm,厚約2mm,尚可見鱗葉脫落後留下的彎月形葉跡。質堅實,不易折斷。斷面棕色,有淡棕色維管束小點,環列成深波狀或鋸齒狀。木部約佔4/5,有時中空。表面和斷面在光亮處有時可見結晶樣小亮點。氣微,味甜,略苦。

  以條粗壯、密生鱗葉、質柔潤者為佳。

  顯微鑑別

  莖橫切面:表皮為1列扁平細胞,外被角質層。皮層由數十列薄壁細胞組成,排列緊密,近維管束處的細胞具紋孔,散有葉跡維管束。維管束處韌型,常16-22個排列成深波狀或鋸齒狀圓環;韌皮部薄壁細胞排列緊密,有時產分成頹廢狀;形成層不甚明顯;木質部可見非木化纖維。射線明顯。髓部多分形。皮層及髓部薄壁細胞含澱粉粒。

  鱗葉橫切面:上下表皮細胞各1列,扁長方形,外被薄角質層。下皮細胞1列,稍大。葉肉組織均為海綿組織,細胞類圓形,壁薄,含葉綠體,細胞間隙小。維管束5-7,外韌型,切向排列。

  化學鑑定

  ⑴取該品粉末0.5g,加70%乙醇5ml,水浴溫熱10min,濾過。濾液蒸乾,加冰醋酸1ml傾入試管中,沿管壁加硫酸1ml,兩液介面有棕紅色環。***檢查甾類***

  ⑵取該品粉末0.5g,加1%鹽酸溶液5ml,水浴溫熱20min,濾過。濾液加碘化鉍鉀試劑,生成棕紅色沉澱。***檢查生物鹼***

  ⑶薄層色譜取該品粉末1g,加乙醇10ml浸漬2h,濾過。濾液蒸乾,以1ml乙醇溶解,作供試液。另取甘露醇,加乙醇溶使成每毫升含1mg的溶液,作對照品溶液。取上述二溶液各10μm,分別點樣於同一矽膠H薄板上,用正丁醇-冰醋酸乙醇-水***4:1:1:2***展開,展距12cm,取出晾乾後,噴霧10%硝酸鈰銨乙醇溶液顯色。供試液色譜與對照品色譜相應位置上有相同的棕黃色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