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肝火喝什麼茶

  肝火旺並不是很嚴重的疾病,我們可以多喝一些降肝火的茶飲。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肝火旺盛的降火茶,希望大家喜歡!

  肝火旺盛的降火茶

  苦丁茶

  我國中醫指出,苦丁茶性寒涼,具有很好的解熱毒去肝火的功效,適量的飲用可有效的治咽喉炎、便祕,同時還具有降血壓、減肥除膩的功效。

  食療法:將川貝母10克搗碎成末,然後把準備好的兩個梨削皮切塊,加冰糖適量,然後用清水適量燉服。

  喝養肝茶

  在肝火旺怎麼調理的問題上,我們還可以通過喝養肝茶的方法來消除肝火;養肝茶的主要成分有枸杞、絞股藍、茵陳、金銀花、枳殼、紅棗等,它具有清熱解毒,利尿保肝、清肝火、滋補肝腎,疏風明目的功效。飲用的時候最好是每日1-2次,每次取1-2袋放入杯中,用開水沖泡,3-10分鐘後趁熱飲用。

  菊花茶

  如果出現有心煩咽燥、目赤腫痛情況的患者,在日常的生活中可以多喝菊花茶,以此來消除這些症狀。準備50克的菊花放入水中煎水濾汁,同時再放入粳米100克煮粥食之,可幫助我們有效的去肝火、明眼目作用。

  對於肝火旺怎麼調理的問題,專家建議,除了可以通過以上的食療方法來解決之外,同時在日常生活中還要特別的注意控制情緒,像憤怒、憂思等情緒都不能有。

  喝梨水

  如果出現肝火旺的情況,這個時候不妨吃些梨,可以幫助我們達到很好的下火功效。但在吃梨的時候要注意,最好是把梨榨汁飲用,這樣降火的效果會更加的明顯。特別是對於一些經常出現頭痛、頭暈、耳鳴、眼乾、口苦口臭、兩肋脹痛等情況的患者,在日常的飲食中應該多吃些清淡的食物,還可以燉冰糖梨喝。

  肝火旺的症狀

  1、睡眠不好,很多人經常會出現失眠的情況,專家指出這也是肝火旺所導致,由於思慮過度,惱怒會傷肝,因此在春季應該儘量的控制脾氣,以免受到失眠的困擾;

  2、肝火旺會對致身體上部有熱,或上衝性特點,表現為頭暈、面目紅赤、易暴怒、口乾舌燥、口苦、口臭、頭痛、頭暈、眼乾、身體悶熱、舌苔增厚等;

  3、肝火旺而引起婦女月經紊亂,表現為經血量減少、經期延遲或者閉經等月經失常現象;

  4、牙齦腫、痛,面部三角區小範圍脹痛,熬夜或飲食不當最容易出現這種情況;

  5、肝火旺還可以導致孕婦惡阻,孕婦懷孕期間,肝火旺可表現為惡食挑食、眩暈口苦、嘔吐苦水等;

  6、面色赤紅。還有些人群在肝火旺的時候會出現面色紅赤的情況,同時還伴有口乾舌燥、口苦、口臭、頭痛、身體悶熱,舌苔增厚等症狀。

  去肝火的中藥

  1、金銀花

  金銀花自古被譽為清熱解毒的良藥,它性甘寒、氣芳香,是傳統涼茶中的重要成分。金銀花能清熱解毒,有效排除體內毒素,預防和抑制痘痘和暗瘡生長。金銀花能涼血化瘀,促進細胞的新陳代謝,有效祛除各種色斑及黑斑。所以養肝護肝時節金銀花茶也是不錯的飲品之選。

  取少許金銀花,將其幹品放入杯中,用沸水沖泡,晾涼。用冰糖或蜂蜜水調味。

  2、蓮芯

  蓮芯即蓮子心,又稱蓮薏、苦薏、蓮心,最早見於唐末的《食性本草》中,為睡蓮科多年生水生植物蓮成熟種子中的乾燥胚芽。秋季採收蓮子時,將蓮子剝開,取出綠色胚***蓮心***,晒乾。具有清心火,平肝火,止血,固精之功效。

  推薦蓮芯夏枯草飲。蓮芯5克,夏枯草15克,水煎後代茶飲。蓮心能夠清熱除煩,夏枯草具有清肝火、降血壓的作用,可用於高血壓、心煩發熱、眩暈頭痛症。

  3、夏枯草

  夏枯草是廣東民間夏暑天常用於食療的中藥,屬清熱瀉火類藥材。中醫認為,它性寒,味苦辛,具有清火、明目、散結、消腫的功效,常用於目赤腫痛,頭痛眩暈,瘰癘癭瘤,乳癰腫痛,甲狀腺腫大,淋巴結核、高血壓和乳腺增生症等。

  想要清肝火,可取夏枯草12克,桑葉、菊花各10克。將夏枯草、桑葉加入適量的水浸泡半小時後煮半小時,最後加入菊花煮3分鐘,即可代茶飲。可用冰糖或蜂蜜調味。

  4、菊花

  菊花富含維生素A,是保護眼睛健康的重要物質,也是中醫治療各種眼疾的良藥。菊花茶能讓人頭腦清醒、雙目明亮,特別對肝火旺、用眼過度導致的雙眼乾澀有較好的療效。菊花有疏風清熱、清肝明目、養肝降火的作用,能夠緩解口苦、頭痛、咽喉腫痛等症狀。平肝火最好選用杭白菊或者胎菊***即杭白菊未開放的花蕾***。

  我們可以取菊花、金銀花、茉莉花各少許,泡水作茶飲,可清熱解毒,適用於防治風熱感冒、咽喉腫痛、癰瘡等,常服更可降火,有寧神靜思的效用。

  5、蒲公英

  蒲公英是常見物種,而且蒲公英還極具藥用價值。所以到了春天夏天不妨吃點鮮蒲公英降降火,敗肝火。蒲公英性寒,具清熱解毒、消癰散結的功效,在中草藥裡屬清熱解毒類藥物。凡是瘡毒、疔毒等,以新鮮的蒲公英搗爛,外敷患處,或單獨煎水內服,皆有良效。

  蒲公英具有很好的食療功效,尤其是春天的蒲公英,最好選擇在初春的四五月間,蒲公英開花之前採下,那時其清火、消炎、抗癌的功效最佳。現在不少農村還有吃蒲公英的習慣,是一種家常野菜。通常水焯過之後苦味減少,然後用點蒜末、生抽、香醋、香油、鹽拌勻後吃,味道清香,非常祛火。

  6、薄荷

  薄荷有疏洩肝火的作用,幫助紓解因肝火太旺所引起的情緒暴躁問題。用薄荷泡茶喝,有疏風清熱、降低肝火的作用,而且薄荷茶有清涼感,是清熱、解毒、利尿的良藥。值得注意的是,薄荷並不適合產婦及小嬰兒使用,應儘量避免。

  美國科學家還推薦將薄荷茶袋裝於杯中,放入煮沸的水中,過15分鐘,在精油不蒸發時喝下,這樣輔助治療胃不舒服效果更好。

  7、白花蛇舌草

  傳統認為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活血止痛之功。用於闌尾炎,瘡癤腫毒,溼熱黃疸,小便不利等症;外用治瘡癤癰腫,毒蛇咬傷。白花蛇舌草,既能清肺胃肝脾之熱,又可去中焦之溼,又兼有化瘀之能,實一藥而多用,一石三鳥也。

  取泥鰍魚200g***先用鍋煎微黃***、雞骨草50g、白花蛇舌草30g、大棗10枚、清水2000毫升,熬成750毫升,去渣飲湯即可,有護肝、降酶之功效。

  8、桑葉

  桑葉能疏散風熱,清肺潤燥,平肝明目,涼血止血。桑葉不僅可用於風熱引起的目赤羞明,且可清肝火,對肝火上炎的目赤腫痛,可與菊花、決明子、車前子等配合應用。

  肝火過旺可以嘗試用“桑葉菊花粥”來調養:先準備鮮桑葉15克、鮮菊花30克和粳米50克。將桑葉和菊花用300毫升的清水煎煮,濾去汁液後,重新加入300毫升清水煎煮。此後,將第一次煎煮所得的汁液和粳米倒入其中,用小火煮1小時即可服用。每天1次。

  9、龍膽草

  龍膽草為清熱燥溼類中藥,性苦味寒,歸肝、膽經,有清肝膽溼熱、瀉下焦鬱火的功效,始載於《神龍本草經》就列為中品,在我國入藥歷史已十分悠久。

  龍膽草瀉肝降火,竹葉清心除煩,先加水煎煮10克龍膽草、20克竹葉,取汁代水加入100克粳米煮成粥,代早餐服食。適於失眠兼性情急躁易怒、目赤口苦,屬於肝鬱化火者服食。

  10、荷葉

  荷葉茶可以用於降肝火,而荷葉茶還可以用於調節情緒低落、精神壓力大等不良症狀。荷葉味苦辛微澀、性味寒涼,歸心、肝、脾經,具有消暑利溼、散瘀止血的功效,主治暑熱煩渴,頭痛眩暈等,既能清熱解暑,又能升發脾陽,對治療暑熱洩瀉有良效,常與扁豆等配伍應用。

  荷葉屬於寒涼食物,所以體質比較虛的朋友不宜常喝。特別是經期的女性,絕對不適合服用荷葉類的飲料,它會讓經血不暢或者堵塞,嚴重時還會閉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