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種植利潤分析

  香菇的種植有廣闊的前景,那麼香菇種植的利潤有多高?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一:原材料成本:

  ① 木屑 4500斤***0.2元/斤***900元,②麥麩皮400斤 320元,③營養素20袋 90元,④石膏30斤 15元,⑤塑料袋30斤 240元,⑥菌種 80斤 400元,⑦消毒滅菌藥物100元,⑧套袋5元,⑨其他10元。

  合計:2080元。

  二:滅菌及燃料350元,用工500元。

  三:產量及產值:1000袋可產幹菇300-400斤,市場價50-65元/公斤,每千袋產值15000元左右。

  四:時間及週期:可分春栽和秋栽,春栽2-5月制袋,10月份開始出菇;秋栽8月份制袋,12月份開始出菇。

  五:效益分析:15000元—***2080+850元***=12070元。

  香菇種植方法

  ***1***名稱、來源和基本性狀

  ①Cr04***見春栽夏生品種***。

  ②L33***見秋栽早生品種***。

  ③L26,該品種系福建省三明真菌研究所引進篩選,其子實體朵型圓整,中大葉型,菌肉肥厚,菌蓋深褐色或棕褐色,少有鱗片或纖毛,菌柄短而細,產量高,菇質優;出菇溫度10-25℃,最適18-22℃,菌齡70天,適宜接種期1-4月份,出菇期4-12月份。該品種抗逆性強,適應性廣,適宜各菇區栽培應用,中高海拔地區更優,是覆土地栽的優良品種,也用於秋栽,主要適於鮮菇銷售和脫水烘乾。

  CrO2系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採用雜交育種法選育的早熟高產品種,其子實體中葉,朵型圓整,單生或少有樅生,菌肉厚度中等,菌蓋黃褐色至茶褐色,柄短較細,後期菇朵型相對偏小,肉較薄,出菇溫度10-28℃,最適14-20℃,菌齡60天,適宜的接種期1-4月份,出菇期4-12月,適宜地栽,也可作秋栽早生品種使用。其抗逆性強,適應性廣,可在各地栽培應用,適合鮮菇和脫水烘乾銷售,也適於製作罐頭。

  ***2***栽培關鍵技術

  ①配製合理的培養料,一般在培養中加入3%-5%的玉米粉和適量的磷酸二氫鉀、硫酸鎂等,並適當增加麥麩。

  ②選擇好出菇場地,搭建遮蔭度最好的菇棚。場地要求水源充足,日照少,水溫低,排灌方便,沒有白蟻,棚內不應有直射陽光。

  ③覆土前7-10天對畦面及覆蓋用土進行消毒滅菌和殺蟲工作,消毒的方法有撒石灰、噴福馬林及氣霧消毒盒燻蒸等,殺蟲一般用敵敵畏噴霧和燻蒸。

  ④在培菌期視發菌情況需進行1-2次刺孔通孔,總刺孔量為50-60孔。

  ⑤適時脫袋覆土,脫袋覆土期為接種後50-100天***接種早的發菌較慢,發菌要適當長一些***。當菇已有部分轉色,手握菌棒有彈性,瘤狀突起物已變鬆軟,即為脫袋覆土適期,絕對不可以在已經有大量菇蕾發生時再覆土。

  ⑥科學的出菇管理:關鍵是降溫、通風、噴水保溼三項工作,覆土後2―3天蓋膜保溼促轉色,之後就一直不蓋膜。但在整個出菇期都是禁止雨淋菇木,每潮菇結束後,停止噴水一週,後提高畦溝內水位,及時給菇木補水。

  ***3***雜菌和蟲害預防

  雜菌和蟲害預防的重點是脫袋後的木黴,蟲害則為菇蚊、跳蟲、蛞蝓等。預防措施:將有區域性汙染的菇木與好菇木分開覆土,防止傳染,搞好菇棚環境衛生,對畦面及覆蓋用土進行全面的、徹底消毒滅蟲工作,提高菇棚的遮蔭及四周通風性,防止雨淋菇木。發現有雜菌汙染可用清菌素、撲黴靈等進行噴霧或塗刷,蟲害則可用菊酯類農藥對整個菇棚及四周進行噴霧。

  香菇秋季管理技術

  室內發菌。香菇從接種到生理成熟需60多天。接種後,應及時移入發菌室進行培養。菌袋呈"井"字形排放,高8~9層,室溫控制在25℃左右,相對溼度要求70%以下。

  接種後1~6天,菌絲處於恢復和萌發階段,室溫要控制在28℃~30℃之間,此期菌袋不能翻動,不要通風,遮陽造成暗光。7~10天菌絲生長開始吃料,室溫降到26℃~28℃,每天通風2~3次,7天進行第1次翻堆,即將堆好的菌袋上下、內外調換位置,使每個菌袋都能接受同樣條件的管理。翻堆時要輕拿輕放,嚴防封口損壞和感染雜菌,同時結合翻堆認真檢查雜菌汙染情況,若發現有星點雜菌出現,用75%酒精50毫升加25%甲醛30毫升的混合液注射,封閉患處。

  菌袋轉色。轉色早晚及好壞,關係到出菇早晚和產量高低。菌絲生理成熟後,由白色變成紅棕色,並出現黃水珠,繼之呈現香菇原基。轉色期要增加室內散光,加強通風,薄膜要時開時蓋,形成乾乾溼溼的環境,促進轉色。

  室外催菇。香菇為低溫變溫結實菇類。當菌袋轉色成紅棕色菌膜後,菌袋搬到室外陰處,上下用麥草墊蓋好,並灑水保溼,晚上蓋膜,白天揭膜,反覆4~5天,蓋薄膜進行悶菌催菇。

  出菇管理。秋季氣溫逐漸下降,有利於菌絲健壯生長。催菇3天后將出菇的菌袋每天揀1次,放進菇棚床架上,袋距7~10釐米,直到催菇全部結束。菌袋放進床架後,用尖刀在菇蕾四周劃開薄膜,進行蹲菇。一般蹲菇期7~10天內不蓋膜,當幼菇有花生籽大小時,可進行催花。

  香菇秋季管理技術就介紹到這裡,當變溫催蕾後,菇體長到2~3釐米時,可選晴天中午在地表潑水,以加速子實體生長,然後夜間揭開薄膜,讓冷空氣刺激,使菌蓋乾燥,再把薄膜蓋上,利用地溫地溼配合,乾溼交錯,促進菌蓋分裂成花紋形花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