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養生吃什麼

  每個人都想有一個健康的生活,又不願運動吃藥補,那麼我們就要在飲食方面下重功夫了。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雨水養生食物

  1. 蔥

  相傳神農氏嘗百草找出蔥後,便作為日常膳食的調料,以調和各種菜餚,故古代稱之為“和事草”。現在,民間也還有“無蔥不炒菜”的說法。蔥不僅可作為調料,而且能防止疫病,可謂佳蔬良藥。蔥中含有的“前列腺素A”有舒張小血管、促進血液迴圈、改善神經系統的功能,有助於防止血壓升高所致的頭暈。其中的揮發性辣素有較強的殺菌能力,能輕微刺激相關腺體的分泌,起到發汗、祛痰、利尿的作用,從而預防春季最常見的呼吸道感染。蔥中的微量元素硒,對預防多種癌症有一定作用。經常吃蔥的人,即使脂多體胖,但膽固醇並不增高,而且體質強壯。儘管蔥的食療功效很多,也須注意不可過量食用,亦不可與蜂蜜同食。

  2. 蘋果

  據說亞當夏娃受魔鬼所化的毒蛇誘惑,偷吃的果實就是蘋果,因此,蘋果又被稱為智慧果。它因極高的醫療價值被科學家稱為“全科醫生”。蘋果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以及纖維和有機酸,是所有的水果中最接近完美的一個,它美容養顏的功效自不必說。蘋果不含膽固醇和鈉,所以是心血管的保護神,是心臟病患者的健康元素。它含鐵豐富,有益補血,可以減輕孕婦懷孕期間的不良反應。蘋果中的膠質能保持血糖的穩定,且對腹瀉和便祕有雙向調節的作用。春天人們經常感到乏力犯困,多吃含鉀豐富的蘋果可以預防春困,同時還可改善呼吸系統和肺的功能,保護肺部免受煙塵等汙染物的影響。

  3. 薺菜

  薺菜原產我國,目前遍佈世界,被營養學家稱為春季菜“八大金剛”之一。《本草綱目》記載:薺菜有“明目、益胃”的功效,能清肝明目、健胃和脾、利尿降壓。薺菜全草均可入藥,其花是止血良藥,種子可以明目祛風,治療眼病和黃疸。南方有“三月三,薺菜當靈丹”之說,說明春季新生的薺菜具有很高的營養保健價值。春天摘些薺菜的嫩莖葉或越冬芽,焯過後涼拌、蘸醬、做湯、做餅、做陷均可,還可以熬成鮮美的薺菜粥,古稱“百歲羹”,即可防病又可延年。可謂“開春第一口”。

  4. 山藥

  山藥,又稱山芋,能健脾益氣、補腎益精,自古被視為物美價廉的補虛佳品。山藥含脂肪較少,幾乎為零,而且所含的粘蛋白能預防心血管系統的脂肪沉積,防止動脈過早發生硬化。山藥中的粘多糖等物質與無機鹽類相結合,可以形成骨質,使軟骨具有一定彈性。現代實驗還發現,山藥內含澱粉酶消化素,能分解蛋白質和糖,有減肥輕身的作用。對於體瘦者,山藥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澱粉等營養,又可增胖。這種具有雙重調節的功能,使得山藥獲得“身材保護使者”之美稱。山藥既可作主糧,又可做蔬菜,可甜可鹹,可湯可炒,可葷可素,吃法多樣。如果與大棗、大米、小米等一起熬粥,更可增強人體免疫力,減少春天發病的機率。

  5. 油麥菜

  油麥菜屬菊科,口感極為鮮嫩、清香,有“鳳尾”之稱。它含有大量維生素和鈣、鐵、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B1B2等營養成分,具有降低膽固醇、治療神經衰弱、清燥潤肺、化痰止咳等功效,是一種低熱量、高營養的蔬菜。食用方法可涼拌,也可蘸料,可炒食也可涮食,味道獨特。如果和嫩豆腐一起熬湯,對胃脘疼痛有一定的食療效果。

  6. 猴頭菇

  猴頭菇是鮮美無比的山珍,菌肉鮮嫩,香醇可口,有“素中葷”之稱。因其含有17中氨基酸和豐富的多糖體,能助消化,故對胃炎、胃癌、食道癌、潰瘍的療效令人矚目。它能抑制癌細胞中遺傳物質的合成,從而可以預防消化道癌症和其他惡性腫瘤。猴頭菇有利於血液迴圈,能夠降低膽固醇、甘油三酯,以調節血脂,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理想食品。因其強大的提高人體免疫力的功能,猴頭菇成為很多高階保健品的原料。如果於夜間睡前食用,可安眠平喘,修復受損組織,增強細胞活力。猴頭菇也是出色的美髮食品,對頭髮的生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雨水養生食譜

  1.天麻補腦湯

  功效:被頭疼困擾的上班族們,不如自己燉一鍋天麻補腦湯,補補超負荷運轉的頭腦吧,因為天麻可是具有祛頭痛、益氣養肝的效用哦!

  材料:魚頭、天麻製法:用清水洗淨2個大魚頭和100克天麻,將魚頭封煎後放一旁。在沙鍋中倒入約8碗清水,先放魚頭,後放入天麻,隔水燉至水沸時改用中至慢火,燉兩至三小時,再放入適量鹽即可。

  提醒:煲是將鍋子直接放於火上燜煮,而燉則是用隔水方式蒸煮為原則;煲湯會使湯水愈煮愈少,食材酥軟,燉湯則是原汁不動,適宜於含天麻一類藥材的湯料。

  2.山藥木耳炒核桃仁

  材料:山藥半根切片,黑木耳30g泡發撕開待用,核桃仁一把,枸杞一把,蔥薑蒜少許。

  做法:水燒開後放入山藥和木耳焯一下,過冷水,保持口感脆爽。熱鍋,放入油、蔥薑蒜爆香,放入山藥、黑木耳炒香,出鍋前放入一把核桃仁即可。

  功效:山藥本身就是一種高營養、低熱量的食品,有補腎的功效。黑木耳具有養顏、纖體、抗癌以及補氣的作用,核桃仁同時也有補腎氣的效果,最適合追求低熱量的MM們了。

  3.烤對蝦

  材料:對蝦500克、蔥、料酒、糖、精鹽、清湯、辣椒油等各適量。

  做法:將對蝦去須、腿和蝦槍,除去砂袋,挑除砂線,切成段。在炒鍋中加油,油燒熱時,投入蝦段和蔥段。炒至蝦變紅色時,加入適量料酒、糖、精鹽和清湯。用文火煨烤,烤至湯汁將盡時,酌加少量椒油即可食用。

  功效:補腎興陽,益氣養胃。可用於腎虛下寒、脾胃虛弱、陽萎不起、早洩、遺精、伙食不思、體虛乏力、面黃肌瘦等症狀。

  4.首烏燉核桃

  材料:首烏50克,核桃100克,蜜棗2粒,瘦肉一塊。

  做法:把瘦肉在熱水裡焯一下,然後放入核桃、首烏、蜜棗,小火燉2個小時即可。

  功效:首烏具有養肝柔肝、補腎烏髮的功效,核桃有益智潤腸的功效,和瘦豬肉一起燉,既美味又合時宜。

  5.枸杞春筍肉絲

  材料:枸杞、春筍、豬瘦肉適量。

  做法:將豬瘦肉洗淨切成絲;春筍切成同樣的絲,炒鍋上火,放花生油燒熱,將肉絲、筍絲同時下鍋炒散,下料酒、白糖、醬油、鹽、味精翻炒攪勻,投入枸杞再翻炒幾下,微沸淋入麻油即成。

  功效:用於腎虛目眩,視覺模糊,體弱乏力等症,冬春兩季食用最佳。

  6.蝦仁韭菜

  材料:蝦仁30克,韭菜250克,雞蛋1個,食鹽、醬油、澱粉、植物油、麻油各適量。

  做法:先將蝦仁洗淨,放入水中發漲,約20分鐘後撈出瀝乾水分待用;韭菜洗乾淨,切3釐米長段備用;雞蛋打破盛入碗內,攪拌均勻,加入澱粉、麻油調成蛋糊,把蝦仁倒入蛋糊中拌勻待用。炒鍋燒熱倒入植物油,待油熱後下蝦仁蛋糊翻炒,蛋糊凝住蝦仁後放入韭菜同炒,待韭菜炒熟,放醬油、食鹽、麻油,攪拌均勻起鍋即可。

  功效:補腎陽、固腎氣、通乳汁。韭菜含用大量粗纖維,能刺激腸壁,增強蠕動,故這道菜宜可作習慣性便祕者之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