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護理寶寶臍帶

  新生兒肚臍掉了以後怎麼護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大家喜歡!

  寶寶臍帶護理的原則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留置在寶寶肚臍上的臍帶殘端,瞭解它什麼時候會脫落,又該遵循什麼原則來照顧好寶寶這個重要的“紐帶”。

  胎兒出生後,臍帶被紮結、切斷,留下呈藍白色的殘端。幾小時後,殘端就變成棕白色。以後逐漸乾枯、變細,並且成為黑色。正常情況下大部分新生兒臍帶脫落的時間,會依寶寶情況而有所不同,一般在出生後1~2週會脫落。臍帶初掉時創面發紅,稍溼潤,幾天後就完全癒合了。以後由於身體內部臍血管的收縮,面板被牽扯、凹陷而成臍窩,也就是俗稱的“肚臍眼”。

  媽媽們只要要遵循臍帶護理的三大原則,就可以輕鬆照顧寶寶了。

  1.要保持乾燥。在寶寶臍帶脫落前應保持乾燥,尤其洗澡時不慎將臍帶根部弄溼,應先以乾淨小棉棒擦拭乾淨,再執行臍帶護理。

  2.要避免摩擦。 紙尿褲 大小要適當,千萬不要使尿褲的腰際剛好在臍帶根部,這樣在寶寶活動時易摩擦到臍帶根部,導致破皮發紅,甚至出血。

  3.要避免悶熱。絕對不能用面霜、乳液及油類塗抹臍帶根部,以免臍帶不易乾燥甚至導致感染。

  

  瞭解臍帶護理原則後,媽媽們就要做好對寶寶的臍帶護理。這個護理工作要分成兩個階段,簡單來說,就是臍帶未脫落前和脫落後兩個變化的階段。

  第一階段:臍帶未脫落之前

  臍帶被切斷後便形成了創面,這是細菌侵入新生兒體內的一個重要門戶,輕者可造成臍炎,重者往往導致敗血症和死亡,所以臍帶的消毒護理十分重要。一般在寶寶出生後24小時,就應將包紮的紗布開啟,不再包紮,以促進臍帶殘端的乾燥與脫落。處理臍帶時,洗乾淨雙手後捏起臍帶,輕輕提起,用75%的消毒酒精棉棒,圍繞臍帶的根部進行消毒,將分泌物及血跡全部擦掉,每日1~2次,以保持臍根部清潔。同時,還必須勤換 尿布 ,避免尿便汙染臍部。

  在臍帶未脫落以前,需保持區域性清潔乾燥,特別是尿布不要蓋到臍部,以免排尿後溼到臍部創面。要經常檢查包紮的紗布外面有無滲血,如果出現滲血,則需要重新結紮止血,若無滲血,只要每天用75%的酒精棉籤輕拭臍帶根部,即可等待其自然脫落。

  寶寶臍帶貼的使用方法

  第二階段:臍帶脫落之後

  臍帶脫落後臍窩內常常會有少量滲出液,此時可用75%酒精棉籤卷清臍窩,然後蓋上消毒紗布。剛脫落臍帶的新生嬰兒建議用擦浴,不要弄溼肚臍。嬰兒不要下水,媽媽把紗布擰的半乾往嬰兒身上輕擦。創面完全癒合後就可水浴,但也不是直接把嬰兒放進水裡,而是在浴盆上擱一張浴床,讓寶寶睡在上面洗。到5、6個月嬰兒能坐了,就可以把寶寶直接放在水裡洗了。 ...

  肚臍出血、流水、發紅怎麼辦

  在寶寶成功脫臍前,總有些寶寶會遭遇到一些小問題,如出血、流水、發紅。媽媽們可要注意了。

  新生兒肚臍出血——媽媽首先要觀察寶寶的臍周是否有紅腫,如果只是單純有點滲血的話,問題不大。有的時候可能是因為衣物或者是被子的摩擦,把肚臍剛剛結的血痂碰破,導致臍部出血。這個時候爸媽要好好護理寶寶的肚臍。給寶寶穿的衣服和被子一定要柔軟。

  新生兒肚臍流水——正常新生兒臍帶脫落後,臍窩稍顯溼潤或有少許分泌物,用酒精或鹽水清潔後,一週內便乾燥。經過上述處理後,臍部仍流水不止,就屬於異常現象,應到醫院就診以便及時處理。

  新生兒臍帶發紅——在臍帶殘端脫落的過程中,肚臍四面經常會出現稍微的發紅,這是臍帶殘端脫落過程中的正常現象,不用擔心。但如果肚臍和四面面板變得很紅,而且用手摸起來感覺皮膚髮熱,那很可能是肚臍出現了感染,要及時帶寶寶去看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