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科技節黑板報內容

  科技知識很重要教育是影響中國公民科學素養的主要因素,經濟是公民提高自身科學素養的驅動因素,學好科學知識,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

  科技節黑板報內容:化學家魏可鎂的故事

  有人評說,日本的筑波城,不亞於美國的“矽谷”。魏可鎂進研究所先是安排參觀,參觀各種裝置,瞭解整個環境。他有一種眼花繚亂的感覺,彷彿置身在科幻世界。這種感覺使他興奮,但興奮之後是更加冷靜,因為他是中國訪問學者,他的一舉手,一投足,都反映了中國學者的水平。
 

以科技為主題的黑板報圖片

  在科技領域裡,日本人的眼裡只有美國人,他們瞧不起中國人的。魏可鎂在研究所裡面開始工作時,就敏感地注意到這股味道。他一開始做實驗,那位課長就像跟蹤盯梢似的,經常時不時地出現在他的背後,生怕他弄壞了裝置似的。有一兩次,在學術討論中,他就實驗的做法發表了一些意見,但那位課長不屑地揮揮手,意思是:照他的做,不用多嘴! 大概,這位課長只當魏可鎂是以“訪問學者”的名義公費出國旅遊的。殊不知,站在他面前的這位衣著樸素,外表一點也不顯山露水的中國學者,科研上已卓有成就,在中國被評為“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魏可鎂的成就,在訪問學者的表冊上都明明白白地寫著。大概是日本人不相信這是真的,甚至看都不看。直到一次試驗之後,他們才對魏可鎂刮目相看。 那是非貴重金屬合成含氧化合物的製造方法的研究實驗,魏可鎂覺得研究方案不夠嚴密,他坦誠地提出不要用貴金屬,只要用鈷和鹼金屬,並分析了理由。這是一項還沒有被人突破的高精尖的研究課題,大概是日本人不相信魏可鎂在這個領域裡能涉獵得這麼深,或者是多少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心,於是很不高興地說:“不,您就按我們的方案做吧!”

  魏可鎂只得按原方案進行實驗,但實驗一次又一次地失敗了。主持這個實驗的課長,臉上的表情由不高興轉而有些尷尬。有一天,見他情緒不壞,魏可鎂很委婉地說: “先生,實驗可否調整一下試試?”課長只好繃著老臉下階梯:“好吧,那你就試試吧!”

  此後,從研究方案、催化劑製備、配方確定,以及測試和表徵,日本人都讓魏可鎂獨立自主地處理。實驗一次又一次進行,醇的選擇性一次比一次明顯上升,最後達到48%。課長祝賀他說:“魏先生,成功了!可以取得專利了!”這個研究成果後來取得了日本專利。

  在申報專利的過程中,也鬧了個插曲。日本人不僅把魏可鎂的名字列在後面,而且寫成是他們化學技術研究所的魏可鎂。名字的先後次序可以不計較,但這種寫法不能不計較啊!魏可鎂找他們說理,那位課長解釋說:“你的成績是在我們所裡搞出來的,是我們提供的條件,所以只能這樣寫。”

  魏可鎂理直氣半地說:“我是中國人。你這樣一寫,別人就把我當成日本人了。我要求明確寫清楚,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州大學的魏可鎂。”課長沒有話說,只得掛電話請示領導,請示專利局,終於不得不同意魏可鎂的要求。

  雖然出現了爭執,但從此以後他們對魏可鎂的態度明顯改變,又是送毛毯,又是送大衣,管行政的人員特地到宿舍來察看是否有取暖器。有一次魏可鎂感冒了,他們特地另外送來十幾萬日元,以備看病繳費。那位課長請他到家裡做客,生怕他不去,說過後還再讓一位叫鬆崎的同事來邀請,第二天,兩個人一起開車接他。第二年元旦那一天,部長和課長又都分別請他吃飯。

  魏可鎂的訪問時間是一年,到結束前的一個月,課長特地徵求他的意見:是否能留下來繼續工作一段時間?如果願意,他就馬上去辦理延長手續。他讓魏可鎂考慮一下。

  魏可鎂不是沒有考慮,更不是不會考慮。如果留下繼續工作一年、二年……這裡實驗條件好,待遇也優厚,小車很快就會有,小別墅也很快就會有。但他想念妻子和女兒,而更重要的是,他有許多新催化劑的構想,他急著回去立項,建立新的研究課題。那些新構想的催化劑,都是中國的土地上極為需要的。 魏可鎂決定按期回國,日本人感到很惋惜。臨回國前,那位課長,還有一位主任研究官,親自開車陪他,到離筑波城六百多公里的京都參觀遊覽三天。登機的那一天,研究室裡的三位先生親自送到機場,依依惜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