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社會關係社會關係的困境
社會關係是人們在共同的物質和精神活動過程中所結成的相互關係的總稱,即人與人之間的一切關係。那麼你對社會關係瞭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什麼是社會關係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社會關係的涵義
從關係的雙方來講,社會關係包括個人之間的關係、個人與群體之間的關係、個人與國家之間的關係;一般還包括群體與群體之間的關係、群體與國家之間的關係。這裡群體的範疇,小到民間組織,大到國家政黨。這裡的國家在實質上是一方領土之社會,即個人與國家之間的關係就是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而個人與世界的關係就是個人與全社會之間的關係。
從關係的領域來看,社會關係的涉及面眾多,主要的關係有經濟關係、政治關係、法律關係。經濟關係即生產關係。此外,宗教、軍事等也是社會關係體現的重要領域。
社會關係的分類
隨著人類改造自然、改造社會的實踐活動日益深入和擴充套件,歷史地形成了複雜多樣的、多種層次的社會關係。馬克思主義哲學科學地揭示了各種社會關係之間的從屬關係,據此將社會關係分為物質關係和思想關係兩種基本的類別。物質關係是人們在生產活動中形成的、不依人們的意識和意志為轉移的必然聯絡,思想關係是通過人們的意識形成的關係,它是物質關係的反映***見物質的社會關係和思想的社會關係***。對社會關係還可以從其他一些角度進行分類:①從社會關係的主體和範圍,可以劃分為個人之間的關係,群體、階級、民族內部及相互之間的關係,國內和國際關係等;②從社會關係的不同領域,可以劃分為經濟關係、政治關係、法律關係、倫理道德關係、宗教關係等等;③從社會關係包含的矛盾性質,可以把社會關係劃分為對抗性關係和非對抗性關係。對抗性關係是涉及雙方利益根本對立、往往要靠強制手段來維繫或解決的矛盾關係,通常指剝削階級與被剝削階級之間的關係、敵我之間的關係。非對抗性關係是涉及雙方根本利益一致,可以通過批評、說服、調整的方法去解決的矛盾關係,通常指人民內部的關係。
社會關係的系統
一定社會歷史階段的各種社會關係,構成社會關係系統,即社會形態。在這種系統中,諸種社會關係不是雜亂無章的堆積,而是具有一定的秩序與規律的有機整體。其中生產關係構成經濟基礎,反映經濟基礎的要求和特點的各種思想關係是上層建築。不同的社會關係之間,存在著從屬、包含、相互滲透和相互制約的關係,它們各自居於一定的地位,分別起著不同的作用。物質關係決定思想關係,思想關係又反作用於物質關係。社會關係整體系統決定和制約著作為這一系統構成部分的各個社會關係,各個社會關係也對整體系統起著一定的影響作用,特別是佔據主要地位的社會關係對整體系統的性質和發展、對其他社會關係的發展起著決定性的影響作用。一般說來,經濟關係的性質決定著整個社會關係系統以及其他個別社會關係的性質。在剝削階級佔據統治地位的社會中,對抗性的社會關係居於主要地位,社會關係系統的性質就是對抗性的。在社會主義社會中,人民內部的非對抗性的社會關係居於主要地位,社會關係系統的性質就是非對抗性的。
無論個別社會關係或社會關係系統,都是具體的歷史的,是隨著歷史條件的變化而演變的。其演變的規律大致是:生產力的發展直接促使物質關係發生變化,進而要求種種思想關係相應地發生變化,從而導致社會關係系統的根本變化。人類歷史已經多次發生社會關係系統的質的變化,這就是由原始的非對抗性的系統演變為對抗性的系統,即由原始社會演變為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20世紀以來,又先後在一些國家演變為社會主義的非對抗性的系統。
社會關係的困境
在社會關係研究中,關注社會關係遭遇到的困境,是一個新的命題。唐震在《接受與選擇》中首次揭示了這一問題的實質。他認為,社會關係是兩個高階的能動自然之間的關係,鑑於這種關係對個體的終極作用,它很快地進入到個體指向佇列的頭排,成為個體選擇物件時的第一指向。個體的社會關係的一端——另一個個體,由於他是從他的前物件關係發展而來的、在他目前的物件世界中存有的最高階的物件,因而,我與之交往,就是與最高階的物件交往,這種交往的結果是我的物件關係中的最優結果。
由於這種傾向性,個體的選擇就出現了跳躍性——他往往希望跳過與原始自然、人化自然的物件關係,直接地與他人建立物件關係。按照個體物件關係的歷史,個體的發展源於物件的轉變和物件關係的歷史,個體是隨著物件的演變而成長起來的。換句話說,當物件停滯時,物件關係也是停滯的;當一方沒有經歷過前物件的接受過程時,這樣的個體與另一個體之間就不是“門當戶對”的,他們在物件性的歷史上的差距就是存在的,其間出現相互依附現象就是可能的。只有兩個同時經歷了相當水平的物件關係的個體之間才有可能是對等的、可以相互並進和發展的關係,那種在前物件缺位狀態下形成的個體之間的關係對雙方只有抑制,從而缺少發展的機制。這就是人類社會關係演變中所遇到的困境。
個體的物件關係正因為它是物件關係,物件——能否結成物件——是個體建立物件關係的重要前提。由於那個作為物件的個體在純粹的意義上來自於原始自然和人化自然,你不知道他以前的原始自然和人化自然,也就不知道他是什麼樣子,他作為物件的屬性也就是一個未知數。因此,與最高階的能動自然建立物件關係就只是個體的一種潛在的指向。要使潛在的指向轉化為現實的指向,個體必須經歷一個複雜的漸變過程。即他自身首先必須完成與原始自然的關係的轉換,使他自身的原始自然充實起來,不致因為處在虛空狀態而使原始的指向出現迷茫、慌亂甚至野蠻的特徵;其次他必須完成與人化自然的關係的轉換,他發覺人化自然,體驗人化自然,運用人化自然,在與人化自然的變換過程中,他掌握了人類凝結在人化自然中的已經被人的實踐所證實的前衛的思想意識,掌握了通向自然的最好的工具,掌握了人類最優秀的文明成果。通過這個轉化,他已經是脫離了低階的自然狀態的個體,是總和了原始自然和人化自然的高階的能動的自然物。只有在這個時候,他才能真正地與其他個體建立人與人之間的物件關係,即社會關係。如果不能經歷這些轉化,個體之間就會出現巨大的差異:一方是還不成熟的、還沒有具備能動性的自然物,一方是已經成熟的、具有能動性的高階自然,兩者之間的交往結果就必然出現一方是未發展起來的人,另一方則是已經發展成熟了的人,結果是:一方成了另一方的附屬物。個體的發展要麼出現人性的變異,要麼停滯下來。
這就是說,在漸進地、拾級而上的物件關係的展開過程中,個體本身的人性的成長才是可能的、正常的;而在超越物件發展階段的物件關係所得到的社會交往中,個體之間的關係有可能是扭曲的、非人的關係。然而,在個體的能體會到的“個體面臨的物件越高階、其對個體的作用也就越大”的原則的驅使下,許多個體在選擇物件時是“直奔主題”的——他們希望撇開低階物件,直接與能動的自然建立關係。由於這一點,由於個體自身並未在前物件關係上發展起來並獲得積累,他與這一能動自然建立的關係,就把物件關係的水平拉回到低階的層次。這樣一來,這一物件關係——社會關係——的發展就是緩慢的。
社會關係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