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子的功效與副作用有哪些

  經常吃栗子的好處很多,這是因為栗子含有豐富的糖、澱粉、蛋白質等營養素,香糯可口,是一種高階營養食品。吃栗子的好處雖然多,但是吃栗子卻有一些禁忌,需要對其有一定的瞭解。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栗子的功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栗子的功效和作用

  ①《別錄》:“主益氣,厚腸胃,補腎氣,令人忍飢。”

  ②《千金·食治》:“生食之,甚治腰腳不遂。”

  ③《唐本草》:“嚼生者塗病上,療筋骨斷碎、疼痛、腫瘀。”

  ④《食性本草》:“理筋骨風痛。”

  ⑤《日華子本草》:“生食破冷痃癖,日生吃七個。生嚼罯惡刺,並敷瘰癧腫毒痛。”

  ⑥《本草圖經》:“慄房當心一子謂之慄楔,活血尤效,今衡山合活血丹用之。果中慄最有益。治腰腳宜生食之,仍略暴幹,去其水氣,惟患風水氣不宜食,以其味鹹故也。”

  ⑦《滇南本草》:“治山嵐嶂氣,瘧疾,或水瀉不止,或紅白痢疾。用火煅為末。每服三錢薑湯下。生吃止吐血、衄血、便血,一切血癥俱可用。”

  ⑧《滇南本草圖說》:“治反胃。”

  ⑨《綱目》:“有人內寒,暴洩如注,令食煨慄二、三十枚頓愈。腎主大便,慄能通腎,於此可驗。《經驗方》治腎虛腰腳無力,以袋盛生慄懸幹,每旦吃十餘顆,次吃豬腎粥助之,久必強健。蓋風乾之慄,勝於日曝,而火煨油炒,勝於煮蒸,仍須細嚼,連液吞嚥,則有益,若頓食至飽,反致傷脾矣。”

  ⑩《玉楸藥解》:“栗子,補中助氣,充虛益餒,培土實脾,諸物莫逮。但多食則氣滯難消,少啖則氣達易克耳。”

  栗子的副作用

  栗子“生極難化,熟易滯氣”,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者不宜多食。

  新鮮栗子容易變質黴爛,吃了發黴栗子會中毒,因此變質的栗子不能吃。

  脾胃虛弱消化不好或患有風溼病的人不宜食用。

  栗子的食用方法

  紅燒栗子雞

  材料:

  雞500克、鮮栗子250克、食鹽、醬油、味精、料酒、澱粉、白砂糖、高湯各適量。

  做法:

  ***1***在栗子身上劃一刀。鍋中水沸後,放入栗子,煮兩三分鐘放入涼水中,剝去外殼和內皮備用。

  ***2***雞腿斬大件,蔥切段、薑切片備用。

  ***3***鍋中油熱後,放入蔥、姜,放入雞肉,炒至發白,烹入料酒。

  ***4***放入醬油,白砂糖、鹽、五香粉、翻炒均勻。

  ***5***倒入適量雞湯或是清水,放入栗子,蓋上蓋煮二十分鐘。

  ***6***撒少許雞精,大火收汁即可。

  水煮栗子

  材料:

  鮮栗子500克、水1鍋。

  做法:

  ***1***準備好一盤自己精心挑選過的新鮮栗子,用刀輕輕的在栗子的錐部割一刀、兩刀、三刀,劃的刀口不同,栗子煮熟裂開的形狀也不同。

  ***2***放入末過栗子面比較多的水,煮約20分鐘,就可用撈出食用了。水一定要保持栗子煮熟了還是末過栗子面的,要不不保證容易剝開,或者紋理不一定裂的漂亮。

  烏雞栗子滋補湯

  材料:

  烏骨雞1只、栗子***鮮***200克、棗***幹***15顆、枸杞子適量、食鹽適量、姜1小塊。

  做法:

  ***1***將烏雞縱向從背部一切為二,入冷水中,水開後撈出。

  ***2***砂鍋中入半鍋熱水,放入焯過的烏雞,加入薑片,大火燒開轉小火燉制。

  ***3***溫水浸泡一會兒紅棗和枸杞。

  ***4***烏雞燉半小時後加入板栗。

  ***5***燉半小時後加入紅棗和枸杞,再燉半小時左右,最後加入鹽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