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的研發戰略管理推動世界油田技術服務公司發展壯大
一、油田技術服務公司日益成為石油上游技術研發的主體力量
在石油工業發展的早期,多數石油公司的勘探生產業務和工程技術服務業務是混合經營的。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西方石油工業進行了重大變革,根據社會化大生產的需要,國際石油巨頭調整了科技戰略和科研體系,縮小了研究規模,趨向藉助外部研究力量,把能產生技術突破的基礎性研究轉移到大學院校,而將一些長期研究專案以技術合作或合同研究機構的方式交給服務公司和研發組織。這樣,大而全的石油公司分離成油公司(也稱油氣勘探開發公司或E & P公司)及油田技術服務公司。油公司主要從事油田開發作業,油田技術服務公司則在工程和技術領域為其提供服務。
伴隨著長期的技術研發積累,油田技術服務公司日益成為石油勘探開發行業技術研發的主體力量(見圖1)。它們既要以應用為主線,分層次組織科研開發,又要重視投資長期研發專案,佔領技術制高點。因此,制定技術發展戰略,不斷完善研發管理,加強科技研發投入,成為技術服務公司立於不敗之地的重要戰略措施。自20世紀五六十年代以來,經過不斷的兼併、聯合、收購等活動,國際石油技術服務市場逐漸形成了斯倫貝謝、哈里伯頓、貝克休斯“三巨頭”和BJ Services、Smith、Weatherford等幾家專業門類比較齊全、能夠為油公司提供全方位服務的實力強大的大中型綜合性油田技術服務公司。
油田技術服務公司通過不斷的技術進步,先後在20世紀50-60年代和90年代,為世界石油勘探開發帶來了兩次生產力的大飛躍。其中,90年代中期三維地震勘探技術的應用,使得地震勘探技術在資料採集、處理、解釋上取得突破性發展,勘探井成功率從1992年以前的平均25%左右,提高到平均 35%左右;鑽井及相關工藝技術的長足進步,大大降低了石油勘探開發成本;測井技術的創新,更是大大提高了油田的商業價值。油田技術服務公司對新技術的開發應用為大幅度降低油氣勘探開發和生產成本作出了重大貢獻(見圖2)。
目前石油上游工業正處在由三維向四維油藏特徵和模擬分析發展的第三次生產力大飛躍階段,也就是在整個石油勘探開發過程中,通過大規模應用資訊網路技術,實現資料採集、處理、解釋的一體化,並使用人工智慧技術和神經網路技術,大幅度提高勘探開發的總效益。世界油田技術服務公司無不認識到資訊網路技術是提升公司競爭能力的重要手段,所以要充分發揮資訊網路技術在油田勘探開發中的倍增作用、催化作用和加速作用。世界油田技術服務公司通過科技研發,要應對四個方面的挑戰,即降本增效,尋找替代儲量,提高產能和採收率,以及保護環境。它們正以市場為導向,以短期實用性研究為主,並與油公司、研發機構二者之間構成多種合作形式,來推動石油科技的進步。
二、不斷完善的戰略管理促進油田技術服務公司發展壯大
斯倫貝謝、貝克休斯、哈里伯頓、BJ Services、Smith、Weatherford等國外大中型油田技術服務公司之所以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髮展壯大,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它們先進的經營理念和不斷完善的技術發展戰略。
1. 在技術發展方向上注重科學部署,敏捷決策
油田技術服務公司雖然從油公司分離,但其研發仍緊密圍繞油公司的生產來進行,油公司的勘探、開發及生產要求就是油田技術服務公司的技術發展方向,也是油田技術服務公司的研發投入方向。與此同時,各油田技術服務公司更多地注重在自己核心技術上的的延伸發展,以期達到長期主導市場的目的。
企業技術創新的核心在於如何適應市場需求,開發先進技術,並及時把新技術工程化、商業化,繼而去佔領市場、擴大市場,提高投資回報率。因而,油田技術服務公司特別重視科研與生產的密切結合。
2001年以來,油田技術服務市場增長較快,其中壓力泵、連續油管作業、隨鑽隨測等在2001-2005年市場平均增長率達到25%以上;定向井、人工升舉、電纜測井等技術服務市場的平均增長率也達到21%左右;地球物理勘探服務的平均增長率為15%。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斯倫貝謝、貝克休斯、哈里伯頓“三巨頭”的規模不斷擴大,市場佔有率不斷提高(見表1)。
2. 建立適應市場的高效的研發管理體系
有了明確的技術發展方向,還需要建立起公司內部有效的研發管理體系來不斷激勵技術創新,以維護公司在市場上的競爭地位。世界著名的大中型油田技術服務公司都有各自嚴格的研發管理體系。
貝克休斯公司為了確保其在石油工具、完井、泥漿、電纜測井、鑽頭等8個專業領域的技術領先優勢,明確了以主管各事業部的高階副總裁直接負責技術管理的構架,如圖3所示。
哈里伯頓公司在東、西半球分別分佈了14個和12個集生產、研發為一體的運營中心,其科研課題基本都是根據現場需要而立項的。運營中心的技術人員經常要深入現場收集資料、瞭解情況,運營中心還派專門人員到現場直接從事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工作。哈里伯頓的科研人員大多具有現場工作的實踐經驗,這就為科研與生產的密切結合提供了很好的保證。
同樣,斯倫貝謝公司也有一套科研、設計、應用一體化的執行機制。其測井分部的研發中心負責研究新的測井方法,研製出原理樣機後交給工程設計部,由工程設計部設計製造成工程樣機交給測井隊試用,由測井隊把試用中發現的問題和建議反饋給工程設計部,工程設計部再把資訊反饋給測井研發中心,如此反覆,直至機型定型,最終進入批量生產。截至2004年底,斯倫貝謝在全球共擁有6年科研基地、8個製造中心、17個產品開發中心。
3. 高度重視研發投入
新技術的研發以及工程化和商業化都需要鉅額的資金投入,並存在很大的開發風險,因此,只有大中型油田技術服務公司才具備強大的研發能力。下面我們通過企業技術競爭力的四個主要指標——專利數量、研發投入、研發強度(研發投入/銷售額)和研發人員數量來比較幾大油田技術服務公司的研發投入情況。
(1)擁有專利的數量(見圖4)
通常每家油田技術服務公司每年都有大批的科研成果在申請專利。斯倫貝謝在2004年的公司報告中這樣描述:2004年全年公司共收到2000份新點子,選擇其中700個進行考察,300個在當年可以進入研發階段。油田服務公司在任何時間都有大批的專案分別處於概念研究、可行性研究、研發試驗或商業化應用等不同階段,獲取專利正是這些技術成果商業化的最好途徑。
(2)研發投入和研發強度
2001-2005年六大油田服務公司的研發投入及研發強度見表2。
20世紀90年代以來,西方大石油公司的科技投入呈下降趨勢,但各大石油服務公司的科技投入無論絕對值還是相對值(強度)都在上升。可以看到,斯倫貝謝、哈里伯頓、貝克休斯“三巨頭”及Weatherford公司每年的研發投入都在上億美元,佔年銷售收入的比例也比較穩定。而Smith、BJ Services兩家公司的研發費用是按年銷售收入的1.8%~2%來提取的。我們也注意到這樣一個規律:在本輪行業週期性上升的情況下(如2005年),雖然大部分油田技術服務公司都大幅提高了研發的絕對支出,但強度有所下降;而在行業處於週期性低谷時(如2002年),油田技術服務公司的研發強度反而有所增加,這是油公司低成本高效率的傳導效應所導致的。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斯倫貝謝公司,它為了保持公司在技術上的領先地位,一貫堅持把提高技術水平作為重要的戰略問題,併為此投入大量的資金。斯倫貝謝公司的測井技術之所以能在幾十年中始終保持全球領先地位,與其一貫高度重視技術的研發是分不開的。早在1948年,該公司就在美國裡奇菲爾德建立了世界科研力量最強的測井研究基地,堅持開展基礎研究,注重知識創新。多年來,它的技術投入強度一直保持在5%左右的水平。
(3)龐大的研發人員隊伍
油田技術服務公司匯聚了石油上游工業中絕大部分的技術人才。六大油田技術服務公司的從業人員均在萬人以上,其中主要為技術人員。由於資料的缺乏,筆者不能提供這六大油田技術服務公司研發人員的準確資料,但可以肯定的是,在這些公司發展壯大的背後,有一支龐大的研發隊伍作支撐。為了不斷激勵技術人員的創新動力,每家公司都為技術人員設計了年金、退休金計劃,以及股票期權計劃等。此外,各公司的長期培訓計劃也為技術更新夯實了基礎。
4. 靈活多樣的技術引進方式
世界油田技術服務公司不僅靠自主研發有智慧財產權的技術來開拓市場,而且還藉助外部的技術資源,或與他人合作投資開發新技術,或買下別人的專利技術使用權,並很快把這些技術成果物化到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中,為企業創造效益。它們的技術引進方式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併購
從世界油田技術服務公司的成長曆程來看,其發展壯大的最重要的一環就是不斷地兼併重組。通過併購,一方面可以擴大市場份額,另一方面可以獲得先進技術和人才。
Smith公司2005年產值達56億美元,從該公司的網頁上可以看到其主管併購事宜的業務發展部目前所關注的技術併購標的。此外,該公司網站還例舉了1993-2003年公司收購的47項資產。該公司2005年的公司年報披露,該公司近兩年又連續收購了12家公司資產,涉及金額1.3億美元。
2005年,Weatherford完成收購大型陸地鑽井公司Precision Energy Services and Precision Drilling International(PDI),總交易金額涉及現金9.4億美元和5200萬股的公司股票。Weatherford此次收購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是以2.8億美元購買PDI的隨鑽隨測技術(LWD/MWD)研發中心。
(2)以開放式的科研協作來進行重大技術開發
近年來,隨著專項石油科學技術的精細化,以及勘探開發技術複雜程度的加深,科技攻關面臨的物件更加複雜,投資需求大,涉及的專業和學科更加多樣,要求科技成果的綜合性越來越強。世界油田技術服務公司除自行開發外,還採用合作研究、聯合攻關的方式來規避投資風險。其合作方式包括與政府研究機構的合作、與油公司的合作以及與獨立實驗室和大學的合作等。合作的內容更多地轉向研究週期較長、耗資巨大、風險較高的專案,合作各方實行利益共享和風險共擔的原則。合作研究已經成為公司間戰略聯盟的一個重要方面。
例如,哈里伯頓公司採用了組建多學科綜合協作研究小組的方法,集中有關專業領域的專家,通過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實現資訊共享,把分散的力量和技術結合在一起。通過組建多學科研究小組,解決了勘探開發工作中的一些重大技術難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時,哈里伯頓公司的研究中心還加強與其他科研機構以及大學的合作研究。目前該公司與20多所大學以及美國能源部等機構建立了合作關係。與大學進行的合作研究,既保證了該公司的科研機構可以及時、充分地瞭解前沿科技的發展動向,還使大學成為公司人才和技術思想的源頭。
5. 嚴密的技術保護措施
作為以提供技術為主的油田服務商,擁有技術和知識資產優勢在油田技術服務公司中佔有壓倒一切的地位,因此,對技術的保護也納入了油田技術服務公司的日常管理。
首先是對擁有的智慧財產權的保護。隨著油田技術服務公司每一項新技術的出爐,新技術的專利申請也提上了日程,因此,這些公司在海外設立研發機構時首先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東道國的智慧財產權保護狀況。截至2005年底,Weatherford公司除了在美國本土的專利數量達到821項,正在申請的專利數量達到515項外,還同時在世界各子公司所在國擁有1209項專利,並立案申請1500項,專利保護期一般為3~20年。Weatherford 公司2005年的財務報告顯示,該公司專利資產淨值約為8400萬美元,2004年為8100萬美元。
其次是制定一整套技術鎖定策略。隨著全球化經營步伐的加大,為了維持在核心技術上的壟斷地位,油田技術服務公司往往從最初的技術封鎖、技術壟斷,逐步發展到制定一套系統的技術鎖定策略,也就是在新產品的基礎理論、戰略規劃、研究開發、產品構思、工藝設計、製造流程、管理技術、品質控制、物流配送、營銷網路、售後服務等全過程中設計多項難解的障礙,使公司能以最適宜的成本,獲取其技術壟斷的最大收益。技術鎖定是油田技術服務公司採用的一種高階的防止技術產品效益外溢的方式,最終目的是加強客戶對公司技術的依賴性。跨國經營的油田技術服務公司通常將新技術首先轉移給子公司,而把較陳舊的技術轉移給當地公司或合資公司。設立獨立的研發機構也是油田技術服務公司防止技術擴散的戰略之一,這在更大程度上減少了公司先進技術的溢位效應。
三、我國油田技術服務企業應解決的主要問題
基於以上研究,本人粗淺地調研了目前國內油田技術服務現狀,有下面一些認識。
1)我國尚不存在一個完整的、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油田技術服務行業。目前稍具規模的專業服務公司,如中海油田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中油測井公司、東方物探公司、塔里木油田服務公司等,都隸屬三大石油公司,主要服務物件大部分以各自的地域(油田)為限。由於現存的行政隸屬關係,形成了自我發展,缺乏技術競爭及有效交流的格局。
2)行業的侷限性,使得國內油田技術發展不均衡。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原副總經濟師張位平在2006中國石油和石化裝備產業發展論壇上這樣描述:“比起陸上石油開採裝置高達90%的國產化率,目前我國還缺乏當家的海上石油開採裝置,因此,絕大部分海上開採裝置依賴進口。”此外,雖然我國的石油科技領域50多年來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成就,但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整體上仍然有不小的差距,特別是在某些前沿技術領域的差距更大。在國外,油田技術服務已實現了數字化、整合化、智慧化、視覺化和實時化,微孔井開採技術、膨脹管鑽完井技術、實時油藏經營管理、數字化油田等已成為主流技術,而國內仍停留在蒸氣吞吐、水力活塞泵等人工舉升技術階段;開發地震技術在國外已經成熟應用十多年,而我們才剛開始進行小範圍的採集試驗;在高階測井裝置等方面,我們還是空白,這造成了我國在某些關鍵技術、核心技術方面受制於人的不利局面。
3)從單個公司內部的技術開發來看多以引進國外,技術為主,缺乏自主創新。外國公司使用“專利圈地”策略,既不斷抬高我們引進技術的成本,又不斷擠壓我們自主開發的空間。同時,我國企業內部的研發管理體系也相對落後;技術開發缺乏規劃,預見性不強;開發過程尚需規範;缺乏智慧財產權的自我保護意識;特別是研發投入不夠,並缺乏配套的研發人才激勵機制。這些都制約著我國企業自主創新的步伐。
4)對比與國外油田技術服務公司的巨大差距,我國油田技術服務公司應把發展自主技術、追求技術突破作為技術發展的關鍵,把加大研發投入、優化研發管理體系作為首要解決的問題。此外,打破現存行政隸屬關係造成的地域壟斷,加強國內企業的技術競爭與交流,是國內油田技術服務企業發展壯大的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看中外石油科技發展. 2006-6-22,石油化工裝置信 息網站.
[2] 自主創新是石油工業發展的強動力——訪中國石油股份公司總地質 師、勘探開發研究院院長賈承造[N].石油商報,2004-11-15.
[3] 康大臣.再論中國石油科技自主創新——以石油關鍵技術突破為例[J]. 國際石油經濟,2006***4***.
[4] 傅誠德.21世紀中國石油工業面臨的嚴峻挑戰和科技創新[R].21世紀 中國石油發展戰略——中國石油論壇報告文集***第一輯***.北京:石油工 業出版社,2000年.
[5] 2004年國外石油科技十大進展[N].石油商報,2005-01-11.
[6] 張建偉.21世紀的石油科技進步[J].世界石油工業,2000(9).
[7] 柳卸林.技術軌道和自主創新[J].中國科技論壇,1997(2).
[8] 董書禮.跨國公司在華設立研發機構與我國產業技術進步[J].中國科技 論壇,2004***2***.
[9] 周寄中,蔡文東,黃寧燕.提升企業技術競爭力的四項指標[J].科技管理 研究,2005(10).
- 高效的研發戰略管理推動世界油田技術服務公司發展壯大
- 關於生命意義的英語素材作文
- 最新中醫學知識競賽試題及答案
- 冬季長跑運動有哪些基本知識
- 非主流經典火星文的說說
- 雞眼是怎麼形成的中醫解釋原因
- 大學老師轉正申請書範文精選
-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甲襞微迴圈改變的臨床研究
- 傷感小三的個性簽名
- 小升初英語專題訓練試卷及答案
- 大班家園聯絡手冊老師評語
- 傷感兄弟說說大全
-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鑽石公司
- 秋海棠的花語
- 動漫經典感人句子
- 廣東人過春節期間有哪些習俗
- 多吃什麼對肝好
- 標準創業準備計劃書手藝飾品
- 屬馬人出生年份時間
- 有關修養的作文素材六篇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