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熱吃什麼菜好

  夏季天氣熱,許多人常常沒有胃口,不妨多吃點清淡不油膩的蔬菜。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天氣熱吃這些菜

  雪貝綠影

  新鮮山藥能給人體提供大量的黏液蛋白,這是一種多糖蛋白質的混合物,它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可以保護胃壁,預防胃潰瘍和胃炎 ; 其消化酶還能促進蛋白質和澱粉的分解。

  【用料】扇貝、芥蘭、山藥 80 克、黨蔘 15 克。

  【製法】將黨蔘洗淨,加水煎煮,提取黨蔘濃縮汁 10 毫升。山藥、芥蘭切丁,扇貝切粒,此三味焯水,過油,加黨蔘汁、鹽、味精等調料煸炒,裝入焯過水的扇貝殼中。

  【功效】健脾養胃,補腎益精。

  【應用】正常人的滋補保健,適用於脾胃虛弱、胃納不佳、腹脹便溏及精血不足、腰膝痠軟、體倦乏力、頭暈眼花等症的食療。

  但要注意:許多貝類是發物,有宿疾者應慎食 ; 另外貝類性多寒涼,故脾胃虛寒者不宜多吃。

  冬瓜筍乾蝦仁湯

  冬瓜性平,冬瓜皮是一味利水、除熱的良藥。在食材中,冬瓜皮一般不食用,但吃冬瓜效果也很不錯。用冬瓜燒湯,能健脾、利水、消腫。

  【用料】冬瓜、筍乾、蝦仁。

  【製法】將筍乾、蝦仁先加水煎煮,等煮沸後加冬瓜,整個湯煮好只需 6 — 7 分鐘即可。

  【功效】健脾、利水、消腫。

  【應用】適合於所有人群。

  益氣養陰茶

  西洋參性涼味甘,具有補氣養陰、清火除煩、養胃生津的效果,是夏季進補的常用之品。

  【用料】西洋參、麥冬、菊花、決明子、枸杞。

  【功效】補氣養陰、潤肺生津、清肝明目。適於神疲乏力、乾咳少痰、心煩口渴、大便乾結、舌紅少津者飲用。

  泥鰍山藥蘿蔔湯

  泥鰍的脂肪含量低、膽固醇更低,更含有一種抵抗血管老化的重要物質,再加上山藥健脾,蘿蔔利溼,不失為夏季進補的一道美味佳餚。

  【用料】泥鰍 250 克,山藥 50 克,蘿蔔 1 個。

  【製法】將泥鰍去內臟洗淨後,鍋內放少許植物油煮熟。隨後放山藥、蘿蔔、生薑片和 1200 毫升水,先用旺火煮沸,再用小火悶 30 分鐘左右,加精鹽、味精即可。

  【功效】益氣健脾,和胃利溼。

  【應用】適用於心腦血管疾病、肝炎以及體弱多病者。兒童多吃有助於生長。

  天熱犯困的解決方法

  缺鹽缺鈣犯困

  汗液中含有較多的氯化鈉,出汗多應該補充食鹽和補充鈣。據醫學專家研究,平時,每天出的汗液中丟失鈣僅15毫克,但夏季高溫環境下勞作的人員,每小時汗液中丟失鈣在100毫克以上,這個量幾乎佔總鈣排量的30%,很容易導致低鈣血癥,表現為病人手足抽筋,肌肉抽搐,長期鈣缺乏會導致成人患軟骨病,易骨折,以及經常腰背和腿部疼痛。為了防止出汗後低血鈣,應該多吃含鈣的牛奶、乳製品、魚類、海產品及綠葉蔬菜等食物。

  營養學家建議:早晨喝一杯鹽開水,保持體內酸鹼平衡和滲透壓相對穩定,每天還應補充適量B族維生素和鈣,這樣可減少體內組織蛋白的消耗,有益於人體健康。故在夏日應多吃一些富含上述營養成分的食物,如西瓜、番茄、豆類及蝦皮等。

  缺鉀容易頭暈

  夏季,人易暈,這是因為缺少鉀。出汗時,鉀離子隨汗液排出體外,由此造成的低血鉀,會引起人體倦怠無力、頭昏頭痛、食慾不振等。

  營養學家建議:熱天防止缺鉀最有效的方法是多吃含鉀食物,如草莓、杏、荔枝、香蕉、桃等,蔬菜中的大蔥、芹菜、毛豆等也富含鉀。茶葉中亦含有較多的鉀,熱天多飲茶,既可消暑,又能補鉀,一舉兩得。

  缺蛋白質易疲乏

  在高溫環境下,人體內蛋白質代謝加快,能量消耗增多,易疲乏,因此蛋白質的攝入必須酌量增加。

  營養學家建議:每日攝入120克優質蛋白質食物,如魚類、雞肉、蛋、奶和豆製品等,以滿足盛夏機體代謝的需求。

  吃點酸不暴飲

  夏季出汗多,需適當吃酸味食物,如番茄、檸檬、草莓、葡萄、山楂、獼猴桃之類,它們的酸味能斂汗止瀉祛溼,可預防流汗過多而耗氣傷陰,又能生津解渴,健胃消食。最好在菜餚中加點醋,醋酸還可殺菌消毒防止胃腸道疾病發生。

  營養學家建議:持續高溫下及時補充水分很重要。飲水可維持人體充足血容量、降低血黏度、排洩毒物、減輕心臟和腎臟負擔。但也不能暴飲,暴飲不僅稀釋胃液,降低胃酸殺菌能力,而且一下子水分吸收太多,會增加心臟負擔,對於健康不利。一般早晨起床後先飲一杯涼開水,白天多喝些茶水和淡鹽水,一天需求量6-8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