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的食療價值和食用菌的概述

  食用菌是一種可以供我們享用的菌種,食用菌包含了數百種種形態各異、味道不同的食物。下面是小編給你介紹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食用菌的食療價值

  食用菌既有豐富的營養,又有獨特的醫療價值,是身兼均衡營養和食療雙重功能的理想食品,是一種中性的保健食品,適合各類亞健康人服用。亞健康是指人體無器質性病變的一些功能性變,介於健康與疾病之間的“第三養狀態”。

  從亞健康狀態既可以向好的方面轉化恢復成健康狀況,也可以向壞的方面轉化而進一步發展為各種疾病,這是一種從量變到質變的準備階段。有關專家列出了亞健康的24種症狀:渾身無力、容易疲倦、頭腦不清爽、思想渙散、頭痛、面部疼痛、眼睛疲勞、視力下降、鼻塞眩暈、起立時眼前發黑、耳鳴、咽喉有異物感、胃悶不適、頸肩僵硬、睡眠不良、晨起不爽、手足發涼、手掌發粘、便祕、心悸、手足麻木感、容易暈車、坐立不安、心煩意亂。處於亞健康狀態占人群近70%。亞健康不但影響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而且發展下去將最終導致病的發生。

  現代人類三大生命殺手—心腦血管病、癌症、糖尿病無一例外地都經歷了亞健康這個發展階段。只要常服用由多種食用菌配製而成的保健食品,則上述各種症狀幾乎可以完全被消除,使亞健康回歸健康。

  食用菌對人體有效的成份很多,如靈芝就有100多種有效成份,這是事實,但並不等於這100種多種成份的含量都達到了有效水平,其中不少成份含量是極少的只能說是有,不能說有效。對比來看,在食用菌中最突出的功效成份是真菌多糖。這種多糖不是一般食物中的多糖***在體內能被分解成單糖而轉化成能量***,而是由許多單糖連線而成的一種活性高分子化合物,無甜味,在人體內不能被分解轉化成能量。與蛋白質或脂類結合。以糖蛋白或糖脂的形成廣泛存在於細胞膜上,組成細胞膜表面的受體***細胞膜是半透明的膜,表面有很多受體,受體的功能是把細胞外邊的營養、藥物等移進細胞內,把細胞內廢物移出細胞外***,對細胞起免疫作用。衰老和疾病會使受體脫落、減少、降低細胞活性。如能及時補充多糖,馬上就能補充細胞膜上受體的不足,使受傷的細胞得到及時的修復,達到保持細胞健康,延長細胞壽命,從而實現人體健康的目的。

  食用菌的概述

  古今中外,眾多地域眾多人群都將食用菌作為特殊食品,古羅馬人將食用菌列為“上帝的食品”,只有節日才食用,古希臘人認為食用菌能提高武士的戰鬥力,中國人也將“山珍”的美譽歸於了食用菌的一種——猴頭。中醫還將多種食用菌列入了中藥,如明代李時珍列入《本草綱目》的木耳、銀耳、榆耳、側耳、茯苓、馬勃等。世界很多地區的居民多年來都有采食野生食用菌的習慣。近代科學研究分析也證實了食用菌作為美味佳餚當之無愧,食用菌不但味美,而且營養豐富,並極具保健食療功能。

  食用菌是人類膳食所需礦物質的很好的來源。其最大量的礦物質是鉀,佔總灰分的45%左右,其次是磷、硫、鈉、鈣,還有人體必需的銅、鐵、鋅等。平菇含銅量居食用菌之首,每百克幹菇含銅量達60毫克,是豬肉的100多倍,麵粉的40多倍,大米的90多倍。

  食用菌和藥有什麼不同

  一、藥物治療有中藥和西藥,各具特色

  1、西醫治療:針對性強,見效快。但是治標不治本。

  我們可以從西醫的治療過程來闡述,西醫的治療過程是抑制、控制、替代。

  A、所謂抑制:就是頭痛吃止痛片,失眠吃***,就是用藥物來麻痺神經。

  B、所謂控制:就是用降壓藥控制血壓,用降糖藥來控制血糖等。

  C、所謂替代:就是用胃藥來替代胃消化功能,用抗生素、消炎殺菌藥來替代機體的殺菌功能,用胰島素來替代胰腺分泌。

  久而久之,身體對藥就產生依賴性,機體功能就逐漸下降,“用進廢退”就是這個道理。

  2、對於慢性病治療結果

  A、藥源性疾病:有些藥物同時還會帶來另外的疾病——藥源性疾病,也就是引發與治療目的無關的疾病***如治頭疼傷胃,治胃又傷肝,治肝又傷腎,治類風溼時,可能會引發股骨頭壞死等***,病是越治越多,身體越來越差導致惡性迴圈。

  B、產生依賴:就是替代療法導致的。

  C、產生耐藥性:一種藥物服用過久了,就會失效,再服用多少都不起作用了,這就是耐藥了,要更換新的藥,遺憾的是新的藥吃時間長了,再次產生耐藥性,最後導致無藥可吃。

  由此可見,西醫是治標而非治本,面對現代文明病已經遇到了難以突破的瓶頸。

  二、 中醫治療:以辯證論治,從整體觀出發,使陰陽恢復平衡,機體保持健康狀態,提高機體的免疫活力,以抵抗入侵的病魔,這就是扶正的妙處。

  中藥既少副作用,也不產生抗藥性。但中藥治療也有其不足:

  ① 幾千年來用高溫提取中藥的方法,破壞了大量的有效成分,使用當中只有量化標準而無質量標準。

  ② 中藥治病要圍繞著圈子才能產生作用,起效慢。

  ③ 慢性病患者難以堅持長期服用湯藥,使用不便。

  所以人們期盼一種東西,既有西醫針對性強,見效快的特點,又有中醫治本的功效,同時又具備食品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