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花褐斑病怎麼防治

  櫻花在種植的時候,你知道櫻花的種植的蟲害疾病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櫻花褐斑病防治,希望對你有幫助。

  櫻花褐斑病防治

  櫻花褐斑病又稱櫻花褐斑穿孔病,該病是櫻花葉部的一種重要病害。日本等國早有報道。我國各地區櫻花上發生普遍,南京、太原、天津、上海、成都、西安、蘇州、濟南、長沙、連雲港、武漢、臺灣等省市均有發生,其中武漢、成都、天津等市發病嚴重。染病櫻花葉片穿孔,不僅影響觀賞,而且植株提前落葉,影響其生長髮育。該病還侵害櫻桃、梅花、桃等核果類觀賞樹木。

  症狀:褐斑病主要危害櫻花葉片,有時也侵染嫩梢。發病初期,感病葉面出現針尖大小的斑點,斑點紫褐色,逐漸擴大形成圓形或近圓形斑。病斑褐色至灰白色,病斑邊緣紫褐色,直徑可達5mm。發病後期病斑上產生灰褐色零狀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最後病斑中部乾枯脫落,呈穿孔狀,穿孔邊緣整齊。發病嚴重時,葉片佈滿穿孔,引起落葉。

  病原:病原為核果尾孢菌***CercosporacircumscissaSacc.***,隸屬半知菌亞門、絲孢綱、絲孢目、尾孢屬真菌。有性型為櫻桃球殼菌***MycosphaerellacerasellaAderh.***,隸屬子囊菌亞門、腔菌綱、座囊菌目、球腔菌屬真菌。但在我國有性型罕見。

  發病規律:病原菌在感病植株枝梢病部以菌絲體越冬,或者以子囊殼在病落葉上越冬。第二年春季,產生分生孢子,孢子借風雨傳播,自氣孔侵入寄主。該病通常自樹冠下部先發病,逐漸向樹冠上部擴充套件。大風、多雨的年份發病嚴重;植株栽植過密,病害容易發生;土壤瘠薄,病害發生嚴重;夏季乾旱,樹勢衰弱發病也重。日本櫻花和日本晚癭等樹種抗病性弱,發病重。

  防治:①減少侵染來源:冬季結合修枝,清除枯枝落葉,剪除有病枝條,集中銷燬。②加強管理,增施有機肥及磷、鉀肥,及時灌水,尤其是乾旱季節,以提高植株抗病力,控制病害的發生。適地適樹,避免在風口處栽植櫻花。③藥劑防治:櫻花發芽前噴灑1:1:160的波爾多液,或波美2-3度的石硫合劑預防侵染。發病期噴灑65%代森鋅可溼性粉劑500-800倍液,或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液。每隔10-15天噴1次,噴2-3次。

  防治櫻花病蟲害

  1、櫻花病蟲有桑白盾蚧,各類刺蛾,蘋掌舟蛾等。

  桑白盾蚧主要分佈在櫻花栽培區,發生普遍,個別田塊上相當嚴重。危害已造成葉片基本脫落,蟲口數量極度高密,近看遠看一片雪白。據推測桑白盾蚧初孵若蟲期應在8月底―9月初左右。初孵若蟲期是開展噴霧防治最好時期。各種植戶應聯防聯治,把蟲口基數控制在允許經濟水平之下。

  防治方法:若蟲期噴灑速介克1000―1500倍液、速撲殺1500―2000倍液或蚧蟎靈150―200倍液。蟲口密度比較大的,隔7-10天再噴一次,且農藥交替進行,防止蚧蟲產生抗藥性。另外,應對蟲口密度特別大的櫻桃樹進行適當修剪,並集中進行燒燬處理,防止蟲情進一步擴散。

  2、蘋掌舟蛾主要分佈在櫻花栽培區,發生普遍個別田塊危害嚴重,全部葉片吃光,只剩光脫枝條。目前蟲態參差不齊,有的幼蟲蟲齡已進入5齡***第一代***,有的幼蟲蟲齡趨在初孵期均在1―2齡之間***第二代***。目前是噴霧防治的最隹時期,各農戶應抓緊時間開展防治工作。控制害蟲危害。

  防治藥劑:在幼蟲發生嚴重期噴施殺滅菊脂乳劑800一1000倍液或其它菊酸類農藥;

  櫻花有繁殖方法

  櫻花以嫁接繁殖為主,播種、扦插也可。嫁接一般選用櫻桃、山櫻桃實生苗作砧木,以優良品種櫻花作接穗。主要採用切接,芽接則很少採用。

  切接在3月進行。選生長健壯的1年生櫻花枝條作接穗,剪成長8釐米左右的小段,每段帶2-3個飽滿的芽。用嫁接刀在接穗下端削出2個大小不一的對稱斜面。一邊斜面長2釐米,削去1/3木質部;另一邊斜面長1釐米左右,略削去一點木質部,形成楔形狀,削麵要光滑,這樣有利於成活,將選好的砧木在距地10釐米高處剪斷,然後在砧木截面北側選與接穗直徑相合的位置,用切接刀順木質部與皮層之間,稍帶木質部自上向下切開一道縫,深約3釐米,隨即把接穗斜面長的一邊靠裡,插入砧木切口內,對齊形成層***至少要對準一邊的形成層***。然後用塑料帶把介面綁緊,用溼土將其圍起保護。待接穗成活後去除保護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