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玉米的時間要多久

  街邊玉米不健康,自己動手煮玉米最安全美味,那麼煮玉米需要多長時間呢?接下來小編帶大家瞭解一下吧。

  煮玉米的時間

  1、把玉米從冷凍室拿出後,不需要解凍,直接剝掉最外面的厚皮,留最裡面的2層薄皮。然後用清水衝乾淨,放入鍋中,再倒入冷水,沒過玉米的表面。帶著薄衣煮,可以儲存下一種獨特的穀物清香,並且更容易煮熟。

  2、煮玉米最好是提前浸泡20—30分鐘,再開用大火煮熟。這樣可以有效地保留玉米本身的維生素,吃起來更香甜、有嚼勁。不同玉米的烹煮時間會有差異。水開後,甜玉米***明黃色的***和老玉米需要繼續煮8分鐘,黏玉米***白色的***煮得久一些,至少10分鐘,不要過分強調煮開花。煮熟之後把玉米夾出來,放到漏網裡瀝乾水分。因為長時間浸泡在水中,玉米的味道會變淡,口感也會下降。

  3、煮黏玉米和老玉米的時候,可以在水開後,往裡面加少許鹽,再接著煮。這樣能提升玉米的口感,吃起來會有絲絲甜味。如果想吃到更有營養的煮玉米,可以在燒煮時,往水裡放一點小蘇打***食用鹼***。因為玉米富含營養素煙酸,但是一般情況下這個成分較難被人體分解、吸收。加了小蘇打後,玉米中的煙酸可以充分地釋放出來,營養價值就更高了。

  4、還有一種就是用高壓鍋煮玉米。一般要在高壓鍋開了***安全閥冒氣***以後3-5分鐘即可煮爛。

  需提醒的是,煮玉米時要帶著皮。很多人買玉米時把皮剝下來,將玉米鬚子剝乾淨,但其實並不科學,煮玉米時最好帶皮。因為外層的皮能保護玉米內水分不易蒸發,從而保持其口感。帶玉米皮和玉米鬚子煮的湯被稱為“龍鬚湯”,適合糖尿病、高血壓患者飲用。

  玉米的用途

  1、直接食用。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糧之一,現今全世界約有三分之一人口以玉米作為主要食糧,其中亞洲人的食物組成中玉米佔50%,多者達90%以上,非洲佔25%,拉丁美洲佔40%。玉米的蛋白質含量高於大米,脂肪含量高於麵粉、大米和小米,含熱量高於麵粉、大米及高粱,但缺點是顆粒大、食味差、粘性校在生活水平較低地區,玉米是重要的食糧。在城市及較發達地區,玉米是調劑口味不可缺少的食品。隨著玉米加工工業的發展,玉米的食用品質不斷改善,新的玉米食品如玉米片、玉米麵、玉米渣、特製玉米粉、速食玉米等隨之產生,並可進一步製成麵條、麵包、餅乾等。玉米還可加工成為玉米蛋白、玉米油、味精、醬油、白酒等,這些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上很受歡迎。

  2、飼料用途。玉米是飼料之王。據報道,100千克玉米的飼用價值相當於135千克燕麥,120千克高粱或150千克秈米。以玉米為主要成分的飼料,每2~3千克即可換回1千克肉食,玉米的副產品秸稈也可製成青貯飼料。世界上大約65-70%的玉米都用作飼料,發達國家高達80%,是畜牧業賴以發展的重要基矗

  3、工業加工用途。玉米子粒是重要的工業原料,初加工和深加工可生產二、三百種產品。初加工產品和副產品可作為基礎原料進一步加工利用,在食品、化工、發酵、醫藥、紡織、造紙等工業生產中製造種類繁多的產品,穗軸可生產糠醛。另外,玉米秸稈和穗軸可以培養生產食用菌,苞葉可編織提籃、地毯、坐毯等手工藝品,行銷國內外。

  玉米的分類

  1.按子拉形態與結構分類 根據子粒有無稃殼、子粒形狀及胚乳性質,可將玉米分成9個型別。

  ***1***硬粒型:又稱燧石型,適應性強,耐瘠、早熟。果穗多呈錐型,子粒頂部呈圓形,由於胚乳外周是角質澱粉。故子粒外表透明,外皮具光澤,且堅硬,多為黃色。食味品

  質優良,產量較低。、

  ***2***馬齒型:植株高大,耐肥水,產量高,成熟較遲。果穗呈筒形,子粒長大扁平,子粒的兩側為角質澱粉,中央和頂部為粉質澱粉,成熟時頂部粉質澱粉失水乾燥較快,子粒頂端凹陷呈馬齒狀,故而得名。凹陷的程度取決於澱粉含量。食味品質不如硬粒型。

  ***3***粉質型:又名軟粒型,果穗及子粒形狀與硬粒型相似,但胚乳全由粉質澱粉組成,子粒乳白色,無光澤,是製造澱粉和釀造的優良原料。

  ***4***甜質型:又稱甜玉米,植株矮小,果穗小。胚乳中含有較多的糖分及水分,成熟時因水分蒸散而種子皺縮,多為角質胚乳,堅硬呈半透明狀,多做蔬菜或制罐頭。

  ***5***甜粉型:子粒上部為甜質型角質胚乳,下部為粉質胚乳,世界上較為罕見。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