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有什麼功效作用以及營養價值

  苜蓿是豆科植物,苜蓿的功效和作用也是蠻多的哦。為此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一些苜蓿的價值功效以及食用方法等,希望對大家有用哦。

  苜蓿的基本介紹

  為豆科植物紫苜蓿或南苜蓿的全草。紫苜蓿分佈很廣,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栽培;南苜蓿分佈於我國中、南部,長江下游有栽培。夏、秋季採收,洗淨鮮用,或晒乾用。

  多年生草本植物,似三葉草,耐乾旱,耐冷熱,產量高而質優,又能改良土壤,因而為人所知。廣泛栽培,主要用制乾草、青貯飼料或用作牧草。苜蓿以“牧草之王”著稱,不僅產量高,而且草質優良,各種畜禽均喜食。

  苜蓿的營養價值

  1.苜蓿中含有大量的鐵元素,因而可作為治療貧血的輔助食品,苜蓿中所含的B族維生素成分,可治療惡性貧血;此外,苜蓿還含具有止血作用的維生素K,民間常用來治療胃病或痔瘡出血,有些驗方用它來治胃或痔、腸出血。

  2.苜蓿中含苜蓿素和苜蓿酚等物質,有止咳平喘的作用,對支氣管炎有一定療效。

  3.苜蓿中含有粗纖維,可促進大腸蠕動,有助於大便及毒素的排洩,防治大便祕結和腸癌。

  4.苜蓿中所含的苜蓿素能抑制腸道收縮,增加血中甲狀腺素的含量,可防止腎上腺素的氧度抗癌作用。

  苜蓿的功效與作用

  味甘、淡,性微寒。能清胃熱,利尿除溼。用於胃熱煩悶,不欲飲食;溼熱所致的小便不利,石淋,或溼熱發黃。

  1.防出血

  一切出血癥候,如鼻血、齦血、吐血、咯血、便血、子宮出血、肛門出血。新藥每用維他命K,認為是有凝結血管功能的療法。其實維他命K在食品中,含量最豐富的,就是苜蓿。

  由苜蓿來作為預防出血症候,實驗的結果認為收效很高,對各種小出血,和肺胃及十二指腸出血,都能獲得預防的效果。

  2.清內熱

  苜蓿是清涼性的蔬菜,進食之後,確能消除內火,尤其在燥烈季節,用以佐膳,功效顯著,更勝於西洋菜。

  苜蓿經油炒後,乘熱進食,味極鮮潔。冷卻後,進食其味亦佳,其汁有清沁心脾之感,在燥烈季節,如果覺得脣乾舌燥,用以佐膳,是維護健康的上品菜餚。

  苜蓿的食用方法

  苜蓿的吃法,當然以新鮮為最佳,而且味亦雋美,因為新鮮的苜蓿,四季皆有,即使在寒冷季節,亦有出產,不過由於氣候和土地的關係,有時產品極嫩,有時極老,患者不妨常用此佐膳,可以防止出血。用鹽漬制的「醃金花菜」,功效相等。

  1.將苜蓿揀去老梗黃葉洗淨後,用旺火重油炒食味極鮮嫩。

  2.上海菜館有生煸草頭供應,是摘除莖梗,完全用苜蓿葉炒成的,所以特別鮮嫩,售價稍昂。

  3.苜蓿冷吃,別有風味,草頭的汁液,比其他蔬菜更清涼可口。

  涼食苜蓿:北方,如山東各地,於農歷二月上旬摘其葉莖的前三四節,清水沖洗乾淨後,開水焯熟,再入涼水浸泡十餘分鐘以增其鮮,而後可雙手輕搓去除部分汁液。備小蔥花、薑絲,熱油澆過後加食鹽、涼拌醋及蒜泥等調味品,調勻入味後既可食用。味鮮美,爽口清脾,是家庭餐桌上很好的一道小菜兒,用來下酒亦出其佳效。

  注意:因屬滲利之品,故不宜久食多食。

  常吃苜蓿芽的好處和注意事項

  常吃苜蓿芽可以有效防止動脈硬化,但有時候也要注意它的一些副作用,特別是對於其中一部分人來說。

  苜蓿是豆科植物,它的種子也是豆科植物裡最小的,苜蓿有強韌的生命力,根可深及土壤以下三公尺處,吸收土壤裡的礦物質及其他養分,還可做為牧草。而苜蓿芽,則是苜蓿的嫩芽,是生機飲食及瘦身者的最愛,苜蓿芽可以打汁、做成生菜沙拉,或取代生菜,夾入三明治裡,嫩葉亦可食用。

  苜蓿芽跟綠豆芽、黃豆芽一樣,都屬於芽菜類的蔬菜,它的熱量低,還含有不少纖維質,對想控制體重的人,吃苜蓿芽不必擔心發胖。每100公克苜蓿芽,熱量只有21大卡,蛋白質則有3.7公克,在蔬菜界裡,苜蓿芽的蛋白質含量算是相當高的。

  不過,不管蛋白質含量如何,人類最主要的蛋白質來源還是蛋豆魚肉類,吃蔬菜的主要目的之一,其實是為了攝取它的膳食纖維,膳食纖維有助降低總膽固醇及壞膽固醇。研究還發現,苜蓿芽有助於動脈粥樣硬化預防及改善。

  在B群部分,雖然含量較高的是穀類食物,但在經常食用的蔬菜裡,苜蓿芽的B群含量堪稱名列前茅,只比蘆筍、南瓜及茭白筍略遜一籌。其他礦物質及維生素方面,不管是維生素A、C,或是鈣、鎂、磷、鐵及鋅,雖然單項表現上並未特別突出,但整體而言,營養密度不錯,該有的營養素幾乎都具備。

  雖然苜蓿芽是很健康的食物,因鉀含量高,高血壓患者食用有助血壓控制,低鈉、高鉀食物還能用來預防高血壓;但鉀代謝異常的腎臟病患卻要留意,須避免食用涼拌苜蓿芽,或將苜蓿芽燙熟後再食用。

  另外,因發芽類蔬菜的普林含量相對高,不只急性痛風患者、尿酸高的人要忌口,就算尿酸控制在正常值範圍內,也不建議吃。這幾年精力湯盛行,苜蓿芽往往是主力食材之一,痛風患者也要問清楚後再喝,以免雪上加霜。

  生的苜蓿芽若未洗淨,可能含有致病菌,孩童、老年人,以及免疫力較差的患者,像是癌症、糖尿病、尿毒症、肝硬化患者,還是熟食較安全,最好不要生吃苜蓿芽。

  曾經有紅斑性狼瘡患者食用苜蓿芽後病情惡化,停止食用後症狀就獲得改善,但個案數不多。也有動物試驗發現,苜蓿芽會讓紅斑性狼瘡病情惡化,雖然不能據此完全類推到人類身上,但因能選擇食物很多,在有疑慮情況下,紅斑性狼瘡患者沒必要冒險吃有疑慮的食物,但健康人食用則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