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怎樣合理用藥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高血糖則是由於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損,或兩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時長期存在的高血糖,導致各種組織,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的慢性損害、功能障礙。

  糖尿病用藥要謹慎,?一下小編為大家推薦一下。

  1、糖尿病用藥應當個體化

  糖尿病的病因和發病機制複雜,糖尿病病種不下50多種,其中90%的患者屬2型糖尿病。不同個體的2型糖尿病又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在個體發生糖尿病以後的不同階段也有不同的狀況,伴有的其他疾病或併發症的情況也不一樣,因此,治療應科學、規範、個體化。患者一定要去正規醫院找專業醫師就診,並遵循醫囑用藥。

  2、早期用藥務求“達標”

  上世紀美、英兩國分別有兩項里程碑式的大型研究,實驗對新發2型糖尿病患者給予強化達標治療,結果,強化治療組不僅各種慢性併發症的發生機率明顯低於常規治療組,而且在此後多年的後續隨訪觀察中,早期強化達標的“記憶效應”仍持續存在,各種慢性併發症依然明顯低於常規治療組。現已取得共識,早期強化達標有助於保護及逆轉殘存胰島細胞的功能,逆轉高血糖對胰島及各臟器血管的毒性作用。因此治療糖尿病,早期合理用藥非常關鍵。

  3、聯合用藥事半功倍

  2型糖尿病的發病機理主要有胰島功能缺陷和胰島素抵抗兩種情況,聯合用藥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並可減少單一用藥量大產生的不良反應及繼發性失效。

  專業醫師可根據患者的病情進行分析判斷,用2~3種不同作用機理的口服降糖藥物聯合用藥,但不提倡同類藥物中的兩種聯合選用。

  4、2型糖尿病也應積極使用胰島素

  2型糖尿病過去被稱為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但如今已經不再運用這個名稱,以免誤導患者。因為任何口服降糖藥有效的前提是患者的胰島必須尚有部分功能,重症及久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B細胞大多已經“凋亡”衰竭,任何口服降糖藥必然“力不從心”,甚至有弊無益。所以,凡是對口服降糖藥物聯合運用不能達標者,主張加用甚至改用胰島素治療。近年來,有許多專家達成共識:對於新發2型糖尿病患者,若HbAlc>9%,即應立即使用胰島素強化治療,這樣有助於修復殘存的胰島功能。

  5、患者切莫自行用藥

  有些糖尿病患者習慣根據自身感覺來判斷血糖控制的好壞,或自行斷藥,或盲目加量,或換別的藥服用,服藥無規律。這些都是錯誤的做法。擅自停藥會造成高血糖捲土重來,甚至病情惡化。

  另外,每種口服降糖藥各有其作用特點,有些中、長效的降糖藥對不能按時進食的工種***如駕駛員、高空作業者等***及老年人有引發低血糖的風險。宜選用“按需釋放***胰島素***”,“隨食而動”的胰島素促分泌劑。因此,奉勸糖尿病患者切莫自行換藥。

  6、穩定血糖不能掛一漏萬

  糖尿病患者血糖得到控制,也並不意味著可以高枕無憂了。糖尿病除了高血糖外,不少患者還伴有其他代謝紊亂,如高血壓、血脂紊亂、肥胖等多種代謝紊亂,即所謂“代謝綜合徵”。近年來,有權威專家提出了“糖胖病”、“糖脂病”、“糖心病”的說法,其要旨就是提醒人們2型糖尿病並不僅僅是高血糖的問題,而是伴隨多種代謝性疾病的綜合徵。最新發布的一項《有效控制糖尿病全球共識》建議,血糖、血壓與血脂等都應同時進行積極的綜合治療,才能真正減少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