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安全手抄報題目

  食品安全是關係到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我國在基本解決食品數量安全的同時,食品質量安全日益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讓學生做食品安全手抄報,增強學生食品安全意識。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飲食安全手抄報的圖片

  飲食安全手抄報圖一

  飲食安全手抄報圖二

  飲食安全手抄報圖三

  飲食安全手抄報的資料

  食品安全大事件

  事件回放:

  2011年3月15日 央視3·15特別節目曝光,雙匯宣稱“十八道檢驗、十八個放心”,但豬肉不檢測“瘦肉精”。河南孟州等地新增“瘦肉精”養殖的有毒生豬,順利賣到雙彙集團旗下公司。而該公司採購部業務主管承認,他們廠的確在收購新增“瘦肉精”養殖的所謂“加精”豬。遭曝光後,因流入含有“瘦肉精”生豬的濟源雙匯食品有限公司已經被停產整頓,緊急召回涉案的肉製品和冷鮮肉,估計全部直接和間接損失將會超過100億元,甚至可能接近200億元。相關涉案人員也收到了法律的制裁。該公司採購部業務主管承認,他們廠的確在收購新增“瘦肉精”養殖的所謂“加精”豬。“瘦肉精”屬於腎上腺類神經興奮劑。把“瘦肉精”新增到飼料中,可以增加動物的瘦肉量。

  瘦肉精產銷利益鏈:

  生產商:成本每公斤1000元,售價為每公斤1200元左右。經銷商:購進瘦肉精後,以每公斤2200元左右賣給飼料加工商。加工商:每噸豬飼料中加入20克左右瘦肉精,一個加工廠一個月可生產1噸這樣的飼料。

  “瘦肉精”危害:

  國內外的相關科學研究表明,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肉會對人體產生危害,瘦肉精的主要新增成分鹽酸克倫特羅屬於非蛋白質激素,耐熱,使用後會在豬體組織中形成殘留,尤其是在豬的肝臟等內臟器官殘留較高,食用後直接危害人體健康。其主要危害是:出現肌肉振顫、心慌、戰慄、頭疼、噁心、嘔吐等症狀,特別是對高血壓、心臟病、甲亢和前列腺肥大等疾病患者危害更大,嚴重的可導致死亡。

  人類食用含“瘦肉精”的豬肝0.25kg以上者,常見有噁心、頭暈、四肢無力、手顫等中毒症狀。含“瘦肉精”的食品對心臟病、高血壓患者、老年人的危害更大。

  食品安全知識宣傳資料

  八種常見的飲食衛生誤區如下:

  1.好熱鬧喜聚餐:每當節假日,人們大多喜歡三三兩兩到餐館“撮一頓”,或是親朋好友在家聚餐,又熱鬧又便於交流感情。這樣做不利於健康,不符合飲食衛生,特別是當前這一非常時期,最好實行分餐制。分餐的做法是對別人和自己生命健康的負責和尊重。

  2.用白紙包食物:有些人喜歡用白紙包食品,因為白紙看上去好像乾乾淨淨的。可事實上,白紙在生產過程中,會加用許多漂白劑及帶有腐蝕作用的化工原料,紙漿雖然經過沖洗過濾,仍含有不少化學成分,會汙染食物。至於用報紙來包食品,則更不可取,因為印刷報紙時,會用許多油墨或其他有毒物質,對人體危害極大。

  3.用酒消毒碗筷:一些人常用白酒來擦拭碗筷,以為這樣可以達到消毒的目的。殊不知,醫學上用於消毒的酒精度數為 75°,而一般白酒的酒精含量多在 56°以下,並且白酒畢竟不同於醫用酒精。所以,用白酒擦拭碗筷,根本達不到消毒的目的。

  4.抹布清洗不及時:實驗顯示,在家裡使用一週後的全新抹布,滋生的細菌數會讓你大吃一驚;如果在餐館或大排檔,情況會更差。因此,在用抹布擦飯桌之前,應當先充分清洗。抹布每隔三四天應該用開水煮沸消毒一下,以避免因抹布使用不當而給健康帶來危害。

  5.用衛生紙擦拭餐具:化驗證明,許多衛生紙***尤其是非正規廠家生產的衛生紙***消毒狀況並不好,這些衛生紙因消毒不徹底而含有大量細菌;即使消毒較好,衛生紙也會在擺放的過程中被汙染。因此,用普通的衛生紙擦拭碗筷或水果,不但不能將食物擦拭乾淨,反而會在擦拭的過程中,給食品帶來更多的汙染機會。

  6.用毛巾擦乾餐具或水果:人們往往認為自來水是生水、不衛生,因此在用自來水沖洗過餐具或水果之後,常常再用毛巾擦乾。這樣做看似衛生細心,實則反之。須知,乾毛巾上常常會存活著許多病菌。目前,我國城市自來水大都經過嚴格的消毒處理,所以說用洗潔劑和自來水徹底沖洗過的食品基本上是潔淨的,可以放心食用,無須再用乾毛巾擦拭。

  7.將變質食物煮沸後再吃:有些家庭主婦比較節儉,有時將輕微變質的食物經高溫煮過後再吃,以為這樣就可以徹底消滅細菌。醫學實驗證明,細菌在進入人體之前分泌的毒素,是非常耐高溫的,不易被破壞分解。因此,這種用加熱方法處理剩餘食物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8.把水果爛掉的部分剜掉再吃:有些人吃水果時,習慣把水果爛掉的部分削了再吃,以為這樣就比較衛生了。然而,微生物學專家認為:即使把水果上面已爛掉的部分削去,剩餘的部分也已通過果汁傳入了細菌的代謝物,甚至還有微生物開始繁殖,其中的黴菌可導致人體細胞突變而致癌。因此,水果只要是已經爛了一部分,就不宜吃,還是扔掉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