閬中古城的風水文化
風水是漢民族歷史悠久的一門玄術。也稱青烏、青囊,較為學術性的說法叫做堪輿。風就是元氣和場能,水就是流動和變化。風水本為相地之術,即臨場校察地理的方法,也叫地相、古稱堪輿術,是一種研究環境與宇宙規律的哲學。認為人既然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也是人的一部分,那麼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是再平常不過的了。相傳風水的創始人是九天玄女,比較完善的風水學問起源於戰國時代。風水的核心思想是人與大自然的和諧,早期的風水主要關乎宮殿、住宅、村落、墓地的選址、座向、建設等方法及原則,原意是選擇合適的地方的一門學問。天師後裔、風水大師張金華雲:信風水不一定起作用,但不信可能起反作用。
風水理論是我國古代有關居住環境構成,包括城市及其它建築選址、規劃和設計的一種傳統理論,它自成體系,其觀念和基本模式廣泛而深刻地影響了我國曆代各種建築活動,可以說,我國所有的古城和歷史建築都不難找到風水理論的遺貌。西漢至唐,閬中一直是中國古天文和風水學的主要研究之地,天文學家、風水大師相繼輩出,並吸引同行到此研究天文、風水,如漢代天文學家落下閎,唐朝著名天文學家、風水大師袁天罡、李淳風等,他們對閬中古城營建的各個環節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中國古代人們對城址的選擇十分慎重,認為它是未來事業興旺與否的關鍵,關係到族人和國家的前途與命運,必須作為頭等大事,集中全族人的智慧,須最高領導者作出決定。《詩經》中《大雅·公劉》篇就記述了周朝祖先公劉,約在公元前15世紀,率領族人遷居陝西旬邑縣,選址建城的經過。
大意是:公劉登山察看地形,見山崗之南百泉流過,平坦可居。在這片平原上,北有高大的山阻擋北方寒流,南面遠處朝山,有險可據。東西兩側耳山蜿蜒起伏,山環水繞,水土完好,可避水災,御乾旱,防戰亂。適宜耕作,憑險防守,是建都立邑的好地方。於是公劉就決定遷族人於此,為周族的繁榮昌盛奠定基礎。
這是古人運用風水學說選址建城的早期記載。隨著時代的發展,風水學說與建築理論的關係越來越密切,並增加許多神祕的色彩。例如把山形比作龍脈,把水勢比作血脈,進而形成包括“龍、砂、穴、水、向”擇址理論等在內的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其實這些神祕色彩是出於人們對大自然的敬畏與尊崇,而在客觀上,它對於保持水土,保護環境,促進生態平衡產生了很多積極意義。
在風水觀念的影響下,無論是北京、南京等大處落墨的邦國都鄙,還是平民百姓聚居的村落宅院都對選址表示出極大的關注。從傳統風水學說來看,閬中古城城址同樣是一個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
正如古書對其地名之來歷所述,閬中古城山圍四面,水繞三方,山水均呈蟠龍蜿蜒之勢,活靈活現,騰挪欲飛,的確不同凡響。按風水學的專業眼光,閬中古城的地理器局,天然並且完美地齊備了“龍、穴、砂、水、向”的所謂“地理五訣”。說得更具體一點,源自“華夏祖脈”崑崙山的大巴山餘脈蟠龍山系為閬中之“來龍”,其由嘉陵江水一路歡騰護送而來,於城北形成天然屏障,是為靠山;洶湧的嘉陵江在城北玉臺山沙溪場“入水口”之後數條支流匯聚,狀若“九龍朝聖”,然後在西、南的錦屏山、黃華山、白塔山和大像山等布秀呈奇的“砂山”的衛護之下,偎城抱廓,繞古城三面,從蟠龍山東側“出水口”,形成一個巨大的“U”型環帶,天然形成了“麗水成垣”和“金城環抱”的風水絕勝之地。
閬中古城之“正穴”是選在“來龍”蟠龍山的結脈處,此處現為閬中中學操場東北面,是為城市風水的中心。此處後接“來龍”,前照“案山”***錦屏山位於嘉陵江南岸,與城對景,為閬中“案山”***,左、中、右三面砂山環拱護衛,“朝山”***黃華山等***更是毓秀鍾靈,蒼翠層疊。整個區域器局巨集闊氣象非凡,堪稱世間難逢難遇的風水寶地,令歷朝歷代的風水勘輿家們無不心蕩神馳,流連忘返。
袁、李二人作為一代風水學宗師,對唐代以後閬中古城的風水格局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唐以後的閬中古城完全按照袁、李二人所形成的完整成熟的風水理論進行設計,基本上已具備了今天的格局,使之與自然山川更加有機地融為一體。
- 閬中古城的風水文化
- 志願者植樹節活動總結優秀範文
- 播音自備稿件散文抒情_播音主持抒情散文
- 慈溪市大學生創業扶持政策
- 母親生日短文章
- 不即不離的對對子
- 百家姓孫氏圖騰是怎麼樣子的
- 赴外地考察學習心得體會總結
- 畢業登記表中自我鑑定
- 愚人節手抄報圖片內容大全簡單又漂亮
- 烏雞燉湯的家常做法
- 學習雷鋒心得體會結尾範文3篇
- 最美的月亮記敘文閱讀原文附答案
- 愛情小說經典句子
- 高中議論文萬能名人名言素材整理
- 伊索寓言全部故事精選
- 以感恩社會為題的作文4篇
- 新娘致新郎的一封信範文
- 王紅英期貨視訊講座
- 舒婷愛情語錄經典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