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散結構理論在企業的運用方面

  你知道耗散結構理論是什麼嗎?耗散結構是在遠離平衡區的非線性系統中所產生的一種穩定化的自組織結構。下面,小編來為你介紹耗散結構理論的運用和啟示。

  耗散結構理論的含義

  耗散結構的概念是相對於平衡結構的概念提出來的,它提出一個遠離平衡態的開放系統,在外界條件發生變化達到一定閾值時,量變可能引起質變,系統通過不斷地與外界交換能量與物質,就可能從原來的無序狀態轉變為一種時間、空間或功能的有序狀態。耗散結構理論成功地引用到某些系統。

  一座城市可看作一個耗散結構,每天輸入食品、燃料、日用品等,同時輸出產品和垃圾,它才能生存下去,它要保持穩定有序狀態,否則將處於混亂。現代經濟系統也是一個非平衡的開放系統,系統內部各部門的聯絡是非線形的,存在著有規律的經濟波動和無規律的隨機擾動,因此也是一個耗散結構。

  20世紀70年代,比利時物理學家普利高津提出了耗散結構學說,這也是一種系統理論。耗散結構的概念是相對於平衡結構的概念提出來的。長期以來,人們只研究平衡系統的有序穩定結構,並認為倘若系統原先是處於一種混亂無序的非平衡狀態時,是不能在非平衡狀態下呈現出一種穩定有序結構的。普利高津等人提出:一個遠離平衡的開放系統,在外界條件變化達到某一特定閾值時,量變可能引起質變,系統通過不斷與外界交換能量與物質,就可能從原來的無序狀態轉變為一種時間、空間或功能的有序狀態,這種遠離平衡態的、穩定的、有序的結構稱之為“耗散結構”。這種學說回答了開放系統如何從無序走向有序的問題。?

  耗散結構理論的運用方面

  耗散結構理論主要討論了系統在與外界環境交換物質和能量的過程中從混沌向有序轉化的機理、條件和規律。它深入淺出地揭示出世界上一切事物的本質,也包括企業管理。對於現代企業組織來講,最基本的過程就是"投入——產出",一方面是原材料的購進,能源的持續輸入,另一方面通過加工後形成產品,在市場儘快地銷售以使資金很快地回收。無論是輸入還是輸出,一旦停下來,企業內部所有秩序或結構都將會瓦解。顯然,企業的一切基礎都是依賴於這個開放的輸入輸出過程。這就是一個典型的耗散系統。

  將耗散結構理論引入企業管理學中,我們得到了管理耗散和管理耗散結構的概念。所謂管理耗散是指當一個遠離平衡態的複雜企業組織不斷地與環境進行物質、能量和資訊的交換,在內部各單元之間的相互作用下,負熵增加,使組織有序度的增加大於自身無序度的增加,形成新的有序結構和產生新的能量的過程。而管理耗散結構就是管理耗散過程中形成的自組織和自適應企業組織系統。企業管理的實質是一個負熵的過程。

  任何企業管理系統部是開放系統,內部的控制都要以與環境的輸入輸出為條件,必須不斷與外部環境進行物質、能量、資訊的交換,表現為人才、物質、資金、裝置、產品等與外部環境的交流。只有當這個交流處於平衡狀態時,才能保持其管理結構的不斷改善和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即負熵值的持續增加。否則,系統將不能執行,致使系統的內部人力、物力、財力調配發生困難,系統熵值增加。

  1、熵的產生

  企業中的正熵流生成於企業的內部矛盾之中;這些矛盾衝突不斷地產生正熵,並促成正熵的持續增加。正熵是企業不穩定的源泉,正熵的不斷增加必然導致企業管理效益的降低。在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中,生成正熵的因素有:

  拉幫結派,形成不利於企業管理的非正式組織;

  組織鬆散,企業處於無管理或半無管理狀態;

  管理者恣意行使管理權,或凌駕於制度與被管理者之上,造成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巨大鴻溝,企業內部不是協作而是抵制;

  企業員工之間相互猜疑,彼此提防,互不溝通;

  各謀私利,只顧個人,不要集體;

  工作拖拉,刻意誤工等等。

  2、負熵的產生

  企業的負熵是為了抵消正熵帶來的不穩定性,從而維持企業管理的秩序與企業本身的存在。在一個實踐的企業之中,正熵的生成在某種程度上帶有自發性與主動性特徵,甚至於可以認為,在企業之中,正熵的產生是企業運轉的一個必然結果:只要存在有企業的經營管理,就一定會產生不利於維持企業經營管理秩序的正熵。但企業負熵的產生卻並不如此。企業要想生成用於抵消正熵並以此來強化企業管理的有序度的負熵,則必須依賴於人為因素的強制作用。

  也就是說,企業只有藉助於從外界人為地施加動力,才有可能在企業內部形成負熵流;或者企業被動地從外部引入負熵流。因此,負熵帶有明顯的強制施加性。在這一點上,負熵與正熵有著顯著的差異。論文認為,企業負熵的產生必須藉助於適當的管理制度與強有力的制度執行的保障體系。

  耗散結構理論在企業之中的啟示

  ***1***.強化企業管理。實行全員負責制與崗位責任制相結合的管理制度,明確員工的職責與許可權,禁止越權與爭權;

  ***2***.引導與幫助員工形成與企業整體有相同利益要求、共同行為準則和價值標準,關注並協助企業完成管理目標的非正式組織。避免非正式組織與企業整體發生利益衝突,弱化非正式組織的不利影響,鼓勵與企業整體協同一致的非正式組織的存在與發展,及時發現並拆散不利於企業發展的非正式組織;

  ***3***.強調溝通的重要性。要求各層次的管理者採用適當的溝通方法、合適的溝通渠道定期與員工進行情感溝通、政策溝通、目標與計劃溝通等等,讓員工知道他應該知道、有權知道的與企業有關的所有資訊,以提高員工對企業關注的程度與積極性,並融洽員工與各管理者之間的關係,從而避免產生不利於企業經營管理的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矛盾與衝突;

  ***4***.營造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一種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不僅可以減少企業內正熵的生成,而且更能產生用以抵消企業正熵增加的負熵流。良好的企業文化將能在企業內部形成一股強大的凝聚力,這股凝聚力它一方面會增強員工之間的團結合作意識,減少不必要的矛盾衝突,從而減少內耗,減少正熵的增加;另一方面,在企業出現正熵的增加時,由於凝聚力的作用,群體將會自動生成相應的負熵流,以抵消正熵的增加,從而繼續維持企業的存在與穩定。

  在一個企業之中,管理的任務在於儘可能避免正熵的增加,消除一切可能導致企業正熵增加的不利因素;當企業出現正熵的增加時,管理者的工作便是採用適當的方法在企業內部生成或從企業外部引入負熵流,以維持企業這一耗散結構的穩定。這就是企業管理的耗散結構原理。論文認為,這一耗散結構原理在未來企業的管理中必將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對這一原理的運用,必將有利於我國企業、尤其是處於不利境況的國有企業走出生產經營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