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走路不穩的原因

  上了年紀的老人走路經常不穩,一般認為是老人平衡力下降引起的。事實上,除了平衡力之外,走路不穩還要警惕以下三個方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缺乏維生素B12。缺乏維生素B12不僅會引起貧血,更會引起脊柱變形等脊髓疾病,從而出現雙下肢無力、走路不穩等症狀。不少老年人常由於不恰當的飲食習慣而導 致維生素B12缺乏,比如飲食過於清淡,或者不吃葷腥,喜歡素食等。維生素B12的主要來源是肝、魚、牛奶,老年朋友可以多攝入,另外也可以通過維生素 B12的片劑補充。

  缺鉀。低血鉀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四肢痠軟無力,下肢最明顯。 豆類、蔬菜、水果吃得少,夏天大量出汗都容易導致缺鉀,建議老年朋友少吃過甜、過鹹的東西,平時的飲用水不要喝純淨水,以保證水中礦物質的補充。

  腦梗塞。很多人認為腦梗塞就會出現偏癱、手腳不靈活,其實,走路不穩、經常頭暈也是腦梗的前期症狀,所以平時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患者,出現走路不穩的現象,最好能去神經內科就診檢查,及早發現及早診斷才能及早治療。

  老人走路不穩的建議

  一,應用抗血小板聚集藥物,拜阿司匹林和波立維

  二,應用抗動脈硬化藥物,如立普妥;

  三,可應用改善迴圈的藥物;

  四,積極的康復訓練。經過積極治療,應該大部分能恢復,留點後遺症也是可能的,尤其是麻木。

  老人走路不穩的保健

  1.乾洗腿:

  用雙手緊抱一側大腿,稍用力從大腿向下按摩,一直到足踝,然後再從踝部按摩至大腿根,用同樣的方法按摩另一條腿,重複10-20遍。這樣可使關節靈活、腿肌與步行能力增強,預防下肢靜脈曲張、水腫及肌肉萎縮等。

  2.揉腿肚:

  用兩手掌夾住腿肚,旋轉揉動,每側揉動20-30次為一節,共做六節。此法能疏通血脈,增強腿的力量。

  3.甩小腿:

  一個手扶著一個可以支撐的地方,牆或者樹幹都可以,然後慢慢向前面甩動小腿,注意腳尖一定要在向前的同時往上翹起來,再向後面的方向甩動,一前一後為一次,這樣大概每次做一百次左右就好。此法可預防下肢萎縮、軟弱無力或麻木、小腿抽筋等症。

  4.揉雙膝:

  兩足平行併攏,屈膝微下蹲,雙手放在膝蓋上,順時針方向揉動數十次,然後逆時針方向揉動數十次,此法能疏通血脈,治下肢無力、膝關節疼痛。

  5.扳足趾:

  端坐,兩腿伸直,低頭,身體向前彎,用雙手扳足趾20-30次。此法能強腰腿、增腳力。

  6.搓腳心:

  雙手掌搓熱,然後用手掌搓腳心,各100次。此法具有降虛火、舒肝明目之功效,可以防治高血壓、暈眩、耳鳴、失眠等症。

  7.暖雙足:

  暖足就是要經常保持雙足溫暖,每晚用熱水泡腳,能使全身血脈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