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疲勞是什麼原因

  有的人白天睡了,晚上躺下也很快就睡了。但是無論一天睡幾小時總覺得睡眠不夠。上班上課都很容易疲勞、打瞌睡。那麼,呢?下面就由小編告訴大家易疲勞的原因吧!

  ?

  長期過度勞累、飲食生活不規律、工作壓力和心理壓力過大等精神環境因素造成的神經、內分泌、免疫、消化、迴圈、運動等系統的功能紊亂。對人體的筋肉、關節、官竅、心神等會造成很大的損害,中醫雲:“虛勞則必有所損”。從中醫的角度,臟腑五勞是導致容易疲勞的重要的原因。

  肝勞:主要由於情志不暢、肝氣損傷等引起。中醫典籍雲:“肝勞者,面目幹黑,口苦,精神不守,恐畏不能獨臥,目視不明。”也就是說臨床症狀以口苦、視物不明、胸脅悶痛、筋脈弛緩等為主。

  心勞:過度耗傷心氣血引起。孟河學派著名醫家費伯雄將心勞概括為:“心煩神倦,口燥咽乾”。此特徵反映了心勞的實質是有虛火,臨床症狀常見:心神不寧、疲倦、口燥、咽乾、及口舌生瘡、心悸、胸悶等。

  脾勞:脾胃之氣損傷所致。俗語云:不飢強食則脾勞。症狀有食谷不化、心腹痞滿、嘔吐吞酸、面色痿黃;甚者心腹滿悶、大便洩瀉、手足發冷、骨節痠疼、日漸消瘦。

  肺勞:由肺氣損傷所致。主要症狀有咳嗽、胸滿、背痛、怕冷、面容瘦削無華、皮毛枯槁等。也稱“肺癆”。

  腎勞:因勞損傷腎所致。主要症狀為腰痛,小便不利或有餘瀝;男性有小腹滿急、遺精、白濁、陰囊溼癢等。

  “五勞”是中醫之術語,是分別對五種勞損的概括,包括:臟腑五勞、病因五勞、情志內傷五勞。一些我們習以為常的小毛病,諸如感冒、腰痠背痛、失眠等都會使我們感覺疲勞,他們同時還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前兆,因此當你有疲勞感時,一定要“追根溯源”,弄清楚究竟是哪個部位不舒服了,以便對症下藥,消除疲勞,維護健康。

  疏通經絡和補充氣血來對抗容易疲勞的方法。人的生命依賴於氣血的維持,而經絡是氣血執行的通道。中醫無論是臟腑勞、病因勞還是情志內傷之勞都會損耗人體氣血,“勞”是人體經絡氣血不足的重要表現,也是身體病變的預警訊號。經絡氣血不足,則百病叢生。“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要消除“勞”對身體的危害,就要從調理“經絡氣血”的源頭開始。通過辯證分型,調理十二經脈,激發人體經氣、氣血,增強自我修復功能,恢復身體的平衡。

  容易疲勞需要引起警惕,人是不可能一輩子都處於“亞健康”狀態的,如果不加控制,你早晚會和心肌梗死、癌症等重症“碰面”。所以說,如果你總是感到疲勞,千萬別用“慢性疲勞綜合徵”或者“亞健康”來敷衍自己,一定要搞清疲勞的根本原因,以免疾病到來時措手不及。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