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息肉的原因

  腸息肉很常見,多為單發或者多發。那麼,有什麼?下面就由小編告訴大家吧!

  

  1、飲食因素:飲食因素與大腸息肉及大腸癌的形成有一定關係,這已經反覆多次的動物實驗及人群流行病學調查所證實。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在飲食中脂肪成份越來越多,而蔬菜纖維類成份減少,包括肉類進食增加***特別是豬肉、牛肉、羊肉等紅肉類***導致大腸息肉、癌腫的發病也越來越多,這與脂肪刺激肝臟排泌更多的膽汁進入腸道,在細菌的作用下分化成有害的膽酸成份,刺激大腸產生息肉有關,進一步惡變成癌腫。

  2、遺傳因素:息肉形成與遺傳因素也有關係,在遺傳機會上沒有性別的差異。

  3、炎症刺激:結腸黏膜長期被炎症刺激,可導致腸黏膜的息肉生成。

     4、糞便、異物刺激和機械性損傷:使細胞出現異常增生,形成息肉。

  腸息肉久拖危害極多

  1、易癌變。許多單發性息肉患者,初期不重視,很有可能向多發性息肉轉變,而多發性息肉癌變的機率極高!

  2、腸套疊。有時較大息肉還可以引起腸套疊,以至造成腸梗阻而出現腹痛。

  3、脫垂:息肉較大或數量較多時,由於重力的關係牽拉腸粘膜,使其逐漸與肌層分離而向下脫垂。病人排便動作牽拉及腸蠕動刺激,可使蒂基周圍的粘膜層鬆弛,可併發直腸脫垂。因此腸息肉不宜久拖,及時發現,還需及時到正規專業醫院作檢查治療,確定是否具有癌變的可能,此外養成良好的習慣、加強體育鍛煉等能夠有效的預防腸息肉的發生。

  偏方治療腸息肉

  1、香蕉蒸冰糖

  香蕉2根,冰糖適量。香蕉去皮和冰糖一起放入大碗,加少許開水,上籠蒸1小時即成。可清肺潤腸。

  2、苦蔘煮雞蛋

  苦蔘60克,雞蛋3個,紅糖60克。苦蔘水煎取汁,加入雞蛋、紅糖同煮,待熟後去雞蛋殼,連湯一次飲服,每日1次,連續5—7天。

  這些治療方法,往往只是從飲食上進行改善,對於腸息肉並沒有從病理上入手,對於腸息肉的治療沒有絲毫的效果,且長期的引用這些偏方,極易錯過腸息肉的最佳治療期,誘發息肉發生癌變,所以對於腸息肉小偏方萬不可取,還需及時發現及時到正規專業醫院進行檢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