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息肉的原因

  膽息肉,即膽息肉,膽息肉樣病變是泛指膽囊壁向腔內呈息肉狀生長的所有非結石性病變總稱。那麼,是什麼?下面就由小編告訴大家吧!

  

  1、膽汁分泌過多。膽息肉的病因可能是因為膽汁分泌多,當膽囊過度濃縮膽汁的時候,膽囊就容易被膽汁腐蝕損壞,出現炎症,也就是膽囊炎,久而久之使得膽囊壁不能癒合,從而形成膽息肉。

  2、飲食不規律。飲食與膽息肉的產生存在巨大的關係,因為,膽囊中的膽汁有消化食物的作用,患者如果飲食沒有規律,尤其是不吃早餐,則膽囊分泌的膽汁得不到利用,導致膽汁在膽囊中滯留時間過長,從而刺激膽囊形成膽息肉或使原來的膽息肉增大或增多。

  3、社會環境因素。現代社會生活及工作壓力較大,經常使人們情緒出現較大的波動,容易被激怒,情緒抑鬱等;還有強大的工作壓力,使得部分經常熬夜、生活不規律的人也都容易患上膽息肉。

  膽息肉的型別

  在臨床上,一般可根據膽息肉的性質:將其分為以下幾種型別:

  ***一***膽固醇息肉:此種類型的息肉最為多見,但它卻不是真正的息肉.而是膽汁中膽固醇的結晶集結在一起所形成的桑葚狀改變,其直徑大小多為1釐米以下。

  ***二***增生性息肉:此種類型的息肉僅次於膽固醇息肉,多見於中年婦女,60%的患者會伴有膽囊結石。它是膽囊的一種增生性改變.其直徑大小多為0.2—0.5釐米。

  ***三***炎症性息肉:此種類型的息肉是在慢性膽囊炎或膽結石的基礎上形成的.其直徑大小多為1釐米以下。

  ***四***腺瘤性息肉:此種類型的息肉屬於真性息肉,可合併慢性膽囊炎和膽結石.多見於老年人,其直徑大小多為0.2—2釐米。在臨床上,腺瘤性息肉可發生出血、壞死性改變,有的甚至還會演變為乳頭狀腺癌。

  ***五***淋巴性息肉:此種類型的息肉比較少見,多有淋巴組織增生的改變,其直徑大小多為0.1—0.3釐米。

  膽息肉40%的患者均無明顯症狀,其隱散性較強,不被人們發現,只有在B超體檢時才發現,並向右肩及右後背部放射,常有腹瀉、噁心、嘔吐、厭油等消化不良症狀,極少數患者有發熱、黃疸,主要體徵為右上腹區壓痛,較明顯,對人體影響主要表現在消化系統異常,肝功能異常,並有8-15%患者癌變。

  膽息肉的飲食

  1.要講究飲食衛生,生吃瓜果菜類一定要洗淨,以防吃入蛔蟲卵。

  2.要多吃含有維生素A的食物,如綠色蔬菜、胡蘿蔔、西紅柿、小白菜、菠菜、韭菜、玉米、蘿蔔等。多吃水果,如橘子、蘋果、香蕉等。

  3.要強調飯菜用植物油烹調,以燉、燴、蒸為主。

  4.要吃些瘦肉、雞、魚***除鰻魚外***和豆類製品等蛋白質食物,但要注意適當,不宜過量。營養並適當限制飲食中脂肪和膽固醇的含量。

  以上都是膽囊息肉患者飲食應注意的,患者應注意合理的飲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輔助治療,有利於病情的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