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後怎麼做會傷胃如何養胃

  生活後很多人都想要養胃,但是你知道一些平常的飯後習慣卻是傷胃的原因嗎?下面小編整理了,一起來了解吧。

  飯後傷胃的習慣

  1、飯後忌飲水

  飯後馬上飲水會稀釋胃液,使胃中的食物沒有來得及消化就進入了小腸,削弱了胃液的消化能力,容易引發胃腸道疾病。如果飯後喝的是汽水那對身體就更為不宜了,汽水產生的二氧化碳容易增加胃內壓,導致急性胃擴張。

  2、飯後忌吃冷飲

  冷熱的強烈變化會使胃部血管突然收縮,長此以往就會導致胃的消化機能失調,甚至造成消化不良或其他疾患。飯後立即吃冷飲,對消化道產生一個很強的冷刺激,會引起消化道強烈的蠕動,這樣就可能引起腹痛腹瀉。

  3、飯後忌洗澡

  民間有句俗話叫“飽洗澡餓剃頭”,這也是一種不正確的生活習慣。飯後洗澡,體表血流量就會增加,胃腸道的血流量便會相應減少,從而使腸胃的消化功能減弱,引起消化不良。

  4、飯後忌鬆褲帶

  很多人吃飯過量後感覺撐得慌,常常放鬆皮帶扣,這樣雖然肚子舒服了,但是會造成腹腔內壓的下降,逼迫胃部下垂。長此以往,就會患上真的胃下垂。

  5、飯後忌散步

  飯後散步會因為運動量的增加,影響消化道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尤其是老年人,心臟功能減退、血管硬化,餐後散步多會出現血壓下降等現象。

  6、飯後忌劇烈運動

  飯後立即進行劇烈活動,如打球、跑步、從事重體力勞動等,會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於健康不利。因為劇烈運動或勞動時四肢肌肉需要有較多的血液供應,胃腸道的血液供應就會相對減少。消化吸收必然會受到影響。

  另外,飯後胃裡食物較多,重量也較大,如果運動或勞動過度,容易造成腹痛、胃下垂等病變。故運動或勞動應安排在飯後1小時之後為宜。

  7、飯後忌游泳

  飯後如果馬上游泳,則面板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加,消化道的血液供應就要減少,消化能力就會減弱。游泳時的全身運動,也促使各運動器官血流量增加,會進一步削弱胃腸的消化活動。

  另外,游泳時人體浸沒在水裡,一方面由於水的壓力影響了胃的蠕動,妨礙食物與胃液的充分混和;另一方面,腹部血管受到冷水刺激會引起收縮,導致胃部血供不足,容易產生胃痙攣,發生嘔吐或消化不良。所以,飯後休息半小時後再去游泳。

  8、飯後忌馬上睡覺

  飯後人容易感到疲倦,甚至昏昏欲睡,如果飯後馬上睡覺,則胃腸道的蠕動減慢,消化液分泌減少,食物就不能得以充分消化。再者,食物停滯在胃裡,還會促使大腦興奮性提高,使人不易入睡,即使是睡著了也會發生咬牙、說夢話、做惡夢等“胃不和則臥不安”的現象,因此,飯後要等一段時間睡覺。

  9、飯後忌立即大便

  許多人有飯後立即大便的習慣,這對人體健康十分不利,若在胃內裝滿未消化的食物時排解大便,腹內壓力會驟然加大,胃酸、消化酶有可能返流至食道,久之可形成返流性食道潰瘍。飯後馬上大便還可促使幽門平滑肌功能紊亂、膽汁反流,導致胃黏膜充血、水腫、發炎。故有飯後立即排便習慣的人應逐漸改正過來。

  10、飯後忌吸菸

  飯後一支菸,快活似神仙,但是,飯後抽菸比平時抽十支菸的中毒量還大。飯後吸菸會促使膽汁分泌增多,以引起膽汁性胃炎,還能使胰蛋白酶的分泌受到抑制,妨礙食物的消化。

  此外,飲酒後抽菸或邊飲酒邊抽菸也會給人體帶來諸多危害,因菸鹼會溶於酒精,煙會隨著酒精迅速進入血液,使血液中的菸鹼濃度比不飲酒的濃度更高,給人身體帶來更大的危害。

  11、飯後忌吃水果

  人們習慣在飯後食用水果,認為這樣有利於清口,可以幫助胃腸蠕動,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生活習慣,飯後馬上吃水果會影響消化功能。因為,當食物進入胃部後,需要消化1~2個小時才能緩緩排除,飯後馬上吃水果,水果會被之前吃進的食物阻擋,而不能正常地消化。食物在胃內如果停留時間過長,就會引起腹脹、腹瀉或便祕等症狀。天長日久,將導致消化功能紊亂。

  12、飯後忌喝茶

  有些人喜歡飯後馬上喝茶水的習慣。認為這樣,既可以清洗口腔,又能幫助消化。其實,飯後馬上喝茶,大量的水進入正在消化食物的胃中,就沖淡了胃分泌的消化液,從而影響了胃對食物的消化。茶葉中含有大量單寧酸,飯後喝濃茶,會使剛剛吃進的還沒消化的蛋白質同單寧酸結合在一起形成沉澱物,影響蛋白質的吸收;茶葉中的物質還會妨礙鐵元素的吸收,長期養成飯後喝濃茶的壞習慣,容易引發缺鐵性貧血。

  傷胃食物有哪些

  1、巧克力

  大量食用巧克力不但會帶來多餘的熱量,而且遭受胃食管反流病折磨的人,都經歷過食用巧克力後帶來的難受刺激。這是因為巧克力會引起下食道括約肌的放鬆,使得胃酸迴流,刺激食道及咽部。

  2、油炸食品

  像炸雞塊、炸薯條之類的油炸食物不可避免是富含油脂和高脂肪的,而這兩種物質堆積在胃裡就會造成疾病。油脂在高溫下會產生一種叫"丙烯酸"的物質,這種物質很難消化。

  3、生洋蔥

  洋蔥、大蒜、韭菜裡面充滿了多種營養元素,它們對健康大有裨益,比如保護心臟,但是它們也會導致腸胃不適,比如脹氣、腹部絞痛等。但是通過烹飪似乎可以使引起腸胃不適的營養混合物不起壞的作用。

  4、冰激凌

  像冰激凌、冰棍、冰冷飲料等生冷食物如果吃得過多,就會影響腸胃功能的正常運轉,造成食物很難消化,容易損傷脾胃。吃的時候雖然美味無窮,但之後卻會導致食慾下降,也會刺激脾胃,形成腹脹、腹痛的惡性迴圈。

  5、豆類

  豆類在引起消化不良方面可謂聲名狼藉。豆類所含的低聚糖如水蘇糖和棉子糖,被腸道細菌發酵,能分解產生一些氣體,進而引起打嗝、腸鳴、腹脹、腹痛等症狀。其中要注意嚴重消化性潰瘍病人不要食用豆製品,因為豆製品中嘌呤含量高,有促進胃液分泌的作用。

  6、柑橘汁

  酸性飲料能夠刺激食道,使感覺神經受到刺激,刺激的部位就會變得紅腫。如果你早晨起來後,第一件事就是喝下一大杯柑橘汁,就會提高胃腸內的酸性。如果此時你喝的是含有高濃度果糖的甜檸檬水,那就更要注意了,因為攝入過量的糖會造成腹瀉。

  7種食物最養胃

  1、山藥

  隨著天氣漸冷,有些脾胃虛寒的人常常出現食少腹脹、大便稀溏、肢體倦怠等症狀。經常熬山藥粥喝,能有效緩解胃部不適。

  2、紅薯

  性平,味甘,補脾益氣。《綱目拾遺》中記載其“補中,暖胃,肥五臟。”天寒食用,正氣養胃,化食去積,兼可清腸減肥。

  3、捲心菜

  有健脾養胃、緩急止痛、解毒消腫、清熱利水的作用,可用於內熱引起的胸悶、口渴、咽痛、小便不通、耳目不聰、睡眠不佳、關節不利和腹腔隱痛等症。其含有的維生素C等成分具有止痛及促進潰瘍癒合的作用。捲心菜與薏仁、陳皮、蜂蜜同煨可用於治療胃脘脹痛、上腹脹滿及胃、十二指腸潰瘍,與赤小豆、冬瓜、冰糖煨熟可消腫利水。大便溏洩及脾胃虛弱者不宜多吃。

  4、菠菜

  味甘性涼,能潤燥養肝,益腸胃,通便祕。《食療本草》中稱其“利五臟,通腸胃,解酒毒。”菠菜可促進胃和胰腺分泌,增食慾,助消化;豐富的纖維素還能幫助腸道蠕動,有利排便。不過,菠菜草酸含量高,妨礙鈣質吸收,應避免與豆腐、紫菜等高鈣食物同吃,或在烹煮前輕汆,除去草酸。

  5、桂圓

  李時珍曾說過:“食品以荔枝為美,滋益則龍眼為良”。和荔枝性屬溼熱不同,桂圓能入藥,有壯陽益氣、溫胃補脾等多種功效。

  6、胡蘿蔔

  性味甘平,中醫學認為它“下氣補中,利脾膈,潤腸胃,安五臟,有健食之效”。豐富的胡蘿蔔素可轉化成維生素A,能明目養神,增強抵抗力,防治呼吸道疾病。胡蘿蔔素屬脂溶性,和肉一起燉最合適,味道也更好。

  7、南瓜

  《本草綱目》中記載:“南瓜性溫,味甘,入脾、胃經”,能補中益氣、消炎殺菌、止痛。其所含的豐富果膠,可“吸附”細菌和有毒物質,包括重金屬、鉛等,起到排毒作用。同時,果膠可保護胃部免受刺激,減少潰瘍。可用南瓜煮粥或湯,滋養腸胃。